缩略图

丰子恺“童心说”美育思想对算法推荐下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启示

作者

欧桂连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作者简介]欧桂连(1992—),女,广西梧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美学。

摘要:算法推荐技术是一种推荐机制,一可为目标用户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但此清晰与便捷的媒体服务也成为影响大学审美素养的新变量,使未成型的审美观偏离了正确轨道,出现审美创新意识缺失、审美标准丧失、审美选择单一等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审美素养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美育的先驱者之一,“童心说”是丰子恺先生美育思想的核心,他对美育的独特理解对算法推荐下大学生审美素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丰子恺;童心说;算法推荐;大学生;审美素养

一、丰子恺“童心说”美育思想的内涵

丰子恺先生从自身艺术实践、儿童世界中启发思想灵感,并结合传统的美学思想形成自己的美育思想,“童心说”是丰子恺先生美育思想的核心。“童心”的内涵为,其一要有一颗无物不及的爱心,即同情心;其二看待事物要有一个非功利的态度,即绝缘心;其三要有艺术的眼光,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美,即艺术心。

丰子恺先生所谓的“童心”是从世外而来、不经过世间造作的心,要培养他们具有一颗纯洁无疵、天真烂漫的真心。不仅儿童如此,成人亦是,要不为物所诱,要一直培养童心,涵养自我趣味,看待事物不从利害角度出发。综上丰子恺先生的“童心”说可从“真”“善”“美”这三个方面践行,在其艺术实践中他强调“真善生美,美生艺术。故艺术必具足真善美,而真善必须受美的调节”,可知真善美三者是和谐的统一体。

真:丰子恺先生所强调的“真”是哲学上的本真和艺术上的“真”,超越表象和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要实现自由和天真,要摆脱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要时刻保持一颗专注、纯粹、无功利的心,即绝缘心;善:丰子恺先生所认为的“善”是道德层面的善,指出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的前提就是先要做一个好人,强调人格和人性关怀的重要性。他在《教师日记》中曾提到艺术心也是广大的同情心,“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他反对人与物相互之间的相互欺瞒与不真诚,故他赞美儿童对待万事万物那颗真切自然的心,认为纯真的善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丰子恺先生对“美”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指出“美”具有自然、趣味和和谐的特征,其中自然的美是最为丰富、真实与朴质的;还有仅是有趣味的事物也为美;和谐的、融洽的事物也为美。

三、算法推荐下大学生审美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美创新意识缺失

审美创新意识是“在审美活动中自觉追求新发现、新创造的意识、观念、精神”。当用户在使用各大媒介平台时,在算法推荐技术的影响下会根据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内容推荐,从而不断重复浏览用户所喜欢的内容,中断了主动汲取多元信息的渠道,导致了自我信息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介平台的主力军,若长期汲取单一信息,容易导致他们的思维变得固化和有偏见,在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时懒于思考,不再进行丰富多彩的思维活动,最终导致审美创新意识缺失。

(二)审美标准丧失

审美标准是“人在审美实践中将审美经验上升为审美观点、理想、情趣,以主观判断的形式所反映出来的对事物的审美尺度和态度”。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算法推荐技术通过测算刻意把一些泛娱乐化、碎片化的内容推送给大学生,吸引他们长时间地观看,从而缺失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使他们无限沉迷在算法推荐技术为他们特意定制的短暂快感的“投喂”当中,特别当在面对严肃的社会话题时也以娱乐化的话语进行,重视自我情绪的满足,长期下去会使他们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漠视公共价值,丧失了审美标准的合理性。

(三)审美选择单一

审美选择是“审美主动性、倾向性和审美创造集中性、鲜明性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审美的深广度和审美创造的效果”。虽说算法推荐技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超载的问题,但其个性化、定制化的推荐封闭了大学生们的信息环境,引起“过滤泡”现象。“过滤泡”现象即不断推测用户的兴趣爱好,然后借此建构基本信息、可能想要的内容和下一步的操作,为每一位使用者建构了一个个性的信息世界——“过滤泡”,改变着个体用户的信息体验和认知习惯。大学生是受算法推荐影响的主力军,算法推荐的“过滤泡”让大学生长期处于被孤立和隔绝的信息环境中,且不易被察觉,外面世界的其他信息很难渗透进去加以干预,使他们的审美选择更多时候是强制而来,导致他们审美选择的单一化。

三、丰子恺“童心说”美育思想对算法推荐下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启示

(一)引导大学生回归童心

丰子恺先生在他的美育思想中提到“世界的大人们都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指出大人们也仍然要拥有一颗超凡脱俗的赤子之心,保护童心能够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算法推荐影响下,大学生们陷入了特定的信息圈层,把自我局限在封闭的认知空间,导致思维和视野狭小,长期下去,将缺失审美创新意识。故大学生们若要想不断追求新意识和观念,就要跳出被算法推荐技术控制下的固定信息束缚,找回自己的童心,要时刻保持一颗专注、纯粹、无功利的心,多多发现和挖掘生活中和自然之美,使自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环境中,拥有更多的审美选择,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维、积累新知识,从而具有自由探索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丰子恺先生指出我们人需要滋润仁爱和善良,同时还要去除自私恶毒,保护同情心。人文关怀要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意义和主体性,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心人的精神生活,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大学生在算法推荐技术的影响下,当在面对一些社会性问题时,有时为了自身情绪的满足选择闭目塞听,陷入自我的信息圈层中,不顾公共价值,丢失了审美标准的合理性。故大学生要放下个人情绪,跳出算法技术根据你的行为表现推测的信息,用审美的眼光、真实的内心感受、平等的态度看待人与物,保护同情心,培养人文关怀的人格品质,陶冶情操,塑造审美人格,使有看待问题的批判性,有正确的审美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 韩府.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丰子恺散文主题初探[J].大同高专学报,1996,10(3):39-46.

[2] 丰子恺.美与同情[G]//丰子恺文集(第2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582.

[3]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99.

[4]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97.

[5]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68.

[6] 丰子恺.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97.

[7] 姜琳.丰子恺人生论美学与大学生人格养成[J].艺术评鉴,2021.(01):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