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校校门诊部护理管理中的困境与出路
韩冬梅 伍梅
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门诊部,广东东莞 523808
摘要:高校校门诊部是对高校所有员工和师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和传染病,改善校园环境的一种辅助性教育组织。与当地的医疗单位不同,校门诊部是以基础医疗、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为基础的三大医疗功能为基础的医疗单位,它对保证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教学计划的成功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医工作实践的分析,对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做了简要概括,并就如何加强高校的校医工作提出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高校;校门诊部;护理管理;困境;出路
引言
高校的校门诊部与当地的健康教育单位有很大的区别,它的服务目标是高校的所有教师和学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这一特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诊疗护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然而,就当前高校校医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已成为制约高校医疗质量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的医疗设备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高校医疗的护理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高校门诊部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如何提高高校的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健全高校的管理制度,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1高校校门诊部护理管理中的困境
1.1组织机构涣散,缺少强有力的制度规范
校门诊部护理管理工作方式比较滞后,缺乏相关的机构体系。普通高校和高校的护士还处于“经验管理”的传统状态,对制度化、标准化、知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缺乏了解,受制于传统的护理理论和实践,造成了大量的护士缺乏危机意识和高品质的服务观念,从而造成了整体的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低下。就目前的护理管理体制而言,还停留在传统的“主任-护士长-护士”三级的管理体制上,缺少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监控和奖励,因此,要想使护理管理工作的品质得到更好地保证,就必须朝着标准化的组织管理模式转变。
1.2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内涵认识不足,缺少专门培训
现在,护理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了身体上的医疗,还包括了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和情绪上的照顾,这就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护士队伍总体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心理学专业知识欠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能力不足。此外,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导致整个护士的综合素质较低。以上所述的结论,一部分是由于缺乏专业训练所致。由于目前在高校的护士组织中,缺乏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缺乏对护士的知识训练,并且,有关的护士的自学意志和能力都不强,这也使得高校的护士护理水平无法达到预期。所以,综合性的生理护理和心理辅导两个层面的护理知识,除了来自实践工作之外,也依赖于专业训练。
1.3医护人员配置不足
目前,高校医疗卫生管理人员配置严重短缺。护士的配备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护士的数量非常少。面对数万名学生和老师,护士只有几个。所以,为了减少工作的负担,大部分的高校都会采取外包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人手短缺。然而,外部护士普遍存在着工作经历较少、对工作没有归属感等问题,从而造成了工作上的“不胜任”。另外,在职医务人员的年龄较大,安排工作不合理,特别是新生入学体检和毕业体检等大量工作。除此之外,由于人手不足,很多护士也要承担起相关的责任,比如健康宣传,档案整理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不畅,没有集体协作的意识,造成了信息的传输效果不佳。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教学工作的效率低下,从而制约了高校医疗质量的提高。
2高校校门诊部护理管理的出路
2.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校医护理管理机构
采用PDCA循环管理机制,建立以主任、护士长、护士为主要领导的“三层”的质量与护理管理控制系统,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工作流程进行。要依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在护理安全性的基础上,对护理管理有关规定和规程进行持续改进,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医疗卫生质量标准的护理程序,增强护士的护理技能和风险意识。
2.2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认识,定期进行理论与素质培训
强化护士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彻底改变护士的思维方式,抛弃陈旧的传统观念,用新的护士理念去对待患者。训练内容包括:基本知识训练,包括护理诊断,规范护理管理工作计划,实施评估,病历书写,护理记录等。质量训练主要是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态度的训练,来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岗位的热爱。针对不同层次护士的职称构成,开展不同层次的专科培养,提高护士的基本理论和业务能力。此外,要鼓励在职护士进行自我提高,通过“长期进修与短期进修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自己的事业发展,持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新时期,学校门诊部的护士要严格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伦理准则,最大限度地协助患者改进治疗状况,培养一种为患者考虑的责任感,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让护士们能够约束自己的主观意识,给予患者同样的尊敬和关怀,对于患者和患者的各种问题都要做好细致地回答,正确回答患者的指责,正确地解决患者和患者之间的矛盾。
2.3加大对校医疗经费,人力,器材的投入比例
当前,高校对校门诊部的投资比重不足,人力、物力都赶不上护士的需要,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针对少数几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进行诊治。在校医的人资、物力和资金上,要不断地进行仪器和医疗设施的升级,为校医的护理提供更好的硬件保障,使高校的整体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实行医保制度,让全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高校医务人员要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健康教育,实行“费用控制”,独立办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等职能。
结语
高校在总体层次上存在着医疗配置的不足,而护理服务的质量则与当地的医院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对校医组织的投资不足,造成了校医在人才配置和设备采购方面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高校要根据以上现状,认清当前存在的高校医生存在的问题,在人力资源方面扩大工作岗位,引入医疗仪器和设备,使高校护理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琳.浅谈高校校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公关世界,2020(12)
[2] 赵高娃. 当前高校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困境与问题研究[J].公关世界,2021(22)
[3] 刘士勇;王蕴慧.高校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与处置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