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周桂兰 李坤业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对门诊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2022年度门诊所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患者,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和风险管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在提供不同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门诊管理工作阶段,融入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引言
在医院中,护理风险问题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门诊护理中,护理风险问题会对患者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健康影响。与医院内部的其他科室不同,门诊部所面临的病种和药品都较为复杂,患者众多,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开展日常阶段,药物外渗、输液错误等情况,都会威胁患者的健康,造成医患纠纷问题。门诊在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护理形式,无法及时识别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增加了护理问题出现的可能。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合理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满足患者基本需求。本文主要基于实际的患者资料对门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展开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某医院2022年度门诊所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为23-65岁(33.23±3.4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21例,年龄为22-68岁(35.46±2.53)岁。通过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可知,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用于研究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对照组的门诊患者提供常规管理服务,按照既定流程完成患者的接诊工作,进行相应健康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相应的门诊治疗规则,帮助患者解决疾病问题。
1.2.2研究组
为研究组门诊患者提供风险管理服务,需要分别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成立风险护理小组。风险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指导护士的日常工作,并配合相应的监督和指导,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情况,制定患者情况相吻合的管理策略。同时配合相应的人员培训,在门诊中,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科室内的全员参与,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自身护理人员向科室人员讲解相关护理重难点,掌握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情况以及主要诱因,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具备极高的预见性,灵活应对各种不良事件,同时也降低了风险问题出现的可能。
第二,完善医院门诊制度。首先,同门诊实际的工作情况相结合,完成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明确具体人员的工作职责,护士人员在发现风险后需要及时上报组长,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实际的风险情况,制定科学的规避和应对措施。其次,配合门诊护士的定期医疗法律知识授课,提升护士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的警惕性,根据护士的学历、资质等,制定具有差异化的授课内容,促进技能水平的提升,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最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全面性护理服务理念的学习,帮助护理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配合科学的情绪疏导,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升患者的信息心,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控制医疗风险的发生。
第三,提供热情专业的服务。护理人员需要端正态度,耐心为出诊患者提供就诊指导,解答患者的疑问,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开设健康知识课堂,在医院的大厅、门诊候诊室等区域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提供给候诊患者参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正确认识疾病的影响和治疗的重要性。
第四,营造健康、舒适的门诊环境。在门诊部醒目的区域放置就诊流程和就诊指示牌,全方位的引导患者,避免出现就诊混乱等情况。同时针对危重患者,必要的情况需当全程跟踪,遇到病情突变及时送至急诊科室抢救治疗。
第五,成立质控小组,进行科学的人员奖惩。同门诊科室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展开全方位的监管,配合定期的评估。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奖惩,对于工作失误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将护理过程中风险问题出现的可能降到最低。
1.3观察指标
对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患者相关数据的分析比对研究主要是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表示计数资料用率,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进行体现。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在提供不同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提供不同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进行不同患者诊疗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也不尽相同,在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死亡问题,为此,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全面落实风险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成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小组,针对所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护理办法,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定期的学习工作,提升实践工作水平。其次,完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明确管理组长、组员的风险护理责任,严格落实人员工作,确保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查找到具体责任护士,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再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敏锐度和法律意识,能够提高警觉,时刻关注护理风险问题,同时配合定期的护理人员培训课程,进行医疗法律知识的讲授,根据护理人员的特性化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能够端正态度投入提成工作当中,具有防止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重要作用。另外,护理人员通过掌握和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并应用到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当中,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最终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通过维护患关系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出现。最后,营造良好的门诊就医环境,在大厅放置相关疾病的额预防资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配合科学的就诊过程指导,保证了门诊患者就诊和等待的有序性。配合相关制度体系的落实,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提升,能够按部就班地规范化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为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控制了门诊护理阶段风险事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开展门诊管理工作阶段,融入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清秋,方良玉,俞琦,等.门诊分诊安全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10):789-791.
[2]艾蓉,王桔红,梁洁.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门诊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护理学报,2018,25(17):40-45.
[3]卢丹,彭小兰,熊珊.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门诊高危患者就诊及胃肠状况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13(1):187-188.
[4]黄洁倩.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8,31(23):171-173.
[5]汪誉.门诊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与效果评定[J].饮食保健,2018,5(3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