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党的建设为核心推动井工煤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

马志军

642223198909064712 830000

摘要

本研究针对当前井工煤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发展困境展开深入分析。随着煤炭行业改革深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员工需求,工作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党的建设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演变过程,深入探讨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以党的建设为核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政治引领,将理论学习与员工实际需求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工作实效;构建长效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管理全过程。此举有助于凝聚员工思想共识,提升政治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为井工煤矿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 党的建设 井工煤矿 思想政治工作 高质量发展 创新方法

第一章井工煤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1.1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程

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伴随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历程不断演变。计划经济时期,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通过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和先进典型树立等方式激发矿工的生产积极性。这一阶段,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管理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政工干部”队伍体系,在提升矿工安全意识、促进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迎来重要转折。国有煤矿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下岗分流、产业结构调整等挑战,思想政治工作从单纯的政治灌输转向关注职工实际需求。在国有煤矿企业改革实践中,党建工作成为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支撑,通过开展针对性思想引导,帮助职工理解改革政策,缓解转型阵痛。与此同时,党组织积极参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理念。在煤炭行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党建工作通过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养,助力企业转型发展,为煤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进入新时代,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特征。数字化技术应用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国有煤矿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稳定职工队伍、坚定职工信念、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如何更好适应新形势、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

1.2井工煤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井工煤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煤矿企业生产方式日益现代化,但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却未能同步更新,导致工作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足,未能深入把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员工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教育内容普遍化、标准化,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和认同。

工作方法单一刻板,许多煤矿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说教式宣传层面,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未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煤企党建思政工作未能适应现代化生产节奏的新特点,特别是未充分考虑井下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化问题尤为突出,对于井下三班倒的工作特点缺乏针对性安排,导致部分员工无法全面参与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思想引领作用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实际脱节成为制约工作实效的关键因素。部分煤矿企业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核心工作割裂开来,未能有机融入日常管理和生产流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对新时代员工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把握不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回归党建引领本质,创新工作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切身利益紧密结合,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党的建设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2.1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

党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含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等多个维度,构成了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体系。政治建设位居首位,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确保党的政治方向与政治立场的正确性;思想建设则注重理论武装,培养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组织建设着眼于优化党的组织结构与制度设计;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则分别从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角度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一多维度建设体系在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根本性引领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动力。

井工煤矿特殊的生产环境与安全风险,更加凸显了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党组织建设带动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危险的地下作业环境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与责任感。这种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模式,既传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适应了新时代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推动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2.2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构成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二者在理论基础、工作目标和实践路径上紧密关联。党的建设通过政治引领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方向指引,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开展。在井工煤矿这一特殊行业环境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后盾,使思想政治工作获得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建立党建考核与安全生产指标联动机制是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这一机制将党建工作质量与安全生产绩效相挂钩,使党建工作从”软指标”转变为”硬约束”,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管理全过程。通过构建党建引领、思想铸魂、文化聚力的工作格局,井工煤矿企业能够将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第三章以党的建设为核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井工煤矿企业面临安全生产与思想政治工作双重挑战,政治引领成为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通过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煤矿企业能够在员工思想中构建起坚实防线,使每位职工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井工煤矿环境特殊,传统思政工作方式往往难以触及一线员工,需要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思想教育模式。

井工煤矿企业还可通过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员工行动指南。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会、理论研讨会,邀请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员工理解党的方针政策。针对不同岗位员工特点,分层分类开展理论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入脑入心,为煤矿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3.2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实效

井工煤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传统单一的说教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煤矿员工的精神需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改变过去”就思想政治谈思想政治”的局限,将其融入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

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提供了新途径。井工煤矿企业可通过开发虚拟现实(VR)事故模拟教育系统,将党性教育与安全操作培训进行场景化融合,让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既接受安全技能训练,又感受党组织关怀,增强政治认同。这种”互联网+党建”模式在煤矿安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象化,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员工实际需求。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还需构建精准化工作机制。井工煤矿可建立员工思想动态分析系统,根据不同岗位、年龄段员工的思想特点,量身定制教育内容;可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与”微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既关注员工个体需求,又凝聚集体共识;同时通过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估反馈机制,动态调整工作策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实际深度融合,真正成为推动井工煤矿安全高效发展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01]孙文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煤矿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J].经营管理者

[02]郭璇.新时期煤企党建思政工作的新特点[J].才智

[03]刘立东.借助党建思政工作优势促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探索[J].新丝路: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