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散式风电工程电力系统接入优化设计研究

作者

黄元勇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为了缓解我国电能资源紧张现状,我国建设了大量分散式风电工程,在对其进行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其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要针对电力系统接入内容进行分析,做好相应优化工作,提高设计合理性。下面,以‌分散式风电工程特点作为切入点,阐述了电力系统接入原则与要求,最终对接入配电网方案优化分析内容进行了总结,希望文中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散式风电工程;接入原则;电力系统;接入要求

目前,风力发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设计、开发、使用上都体现了不错的应用价值,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定挑战,尤其是在并网运行期间,要做好相应设计工作,提高整体设计合理性,保证‌分散式风电工程运行能够保持稳定。

1 ‌分散式风电工程特点

通过对大量‌分散式风电工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体规模较小,短期就能够完成建设工作,可以通过灵活方式进行开发,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在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地区。

(2)通常都会建设在负荷中心位置,通过这一方式进行布置,能够减少“弃风”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需要进行远距离方式输送电能,避免消耗大量电能。

(3)在不影响电网运行稳定,确保安全基础上,接入不受总容量约束,而且可以采取多点方式进行接入,为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支持[1]。

(4)采取分散式风电,能够使电网在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得到处理,而且在实际管理期间,可以采取区域性方式进行策划,做好相应布局工作,而且每一个子项目在实际管理中,都能够利用独立方式进行,推进整个项目顺利进行。

(5)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协调整个项目,做好相应控制工作,保证‌分散式风电工程建设进度,以及竣工后质量都能够达到预期[2]。

2 电力系统接入原则与要求

2.1 接入原则

‌分散式风电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其对电运行情况造成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要全面分析电网整体情况,确定接入距离,适当规范接入电网点、电压等级等各项内容,提高接入电网合理性。‌分散式风电接入,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

(1)分层性

针对容量不同的‌分散式风电接入,要将其与不同电压网络进行连接,做好相应控制工作,确保整个电网在投入使用后,运行能够保持灵活、稳定,优化电场与电网之间的连接情况,科学发挥各配电网电压等级,提高电能传输效率,避免浪费大量电能。

(2)分散性

工作人员在进行‌分散式风电工程设计时,需要全面分析‌分散式风电接入电网接纳能力,一旦受周围环境影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也不会破坏上级电网,避免电网无法正常运行,对周围人生活、用电造成不良影响[3]。

(3)适用性

在电力系统中接入大容量‌分散式风电时,若现有配电网最高电压无法满足送电、用电要求,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际处理问题时,要朝着更高电压方向发展,而且要确保整体发展合理性,实际研究与发展应当全面结合电网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确保接入的合理性。

2.2 接入要求

(1)在电网中接入分散式风电时,工作人员要合理评估配电网负荷分布、网架结构等各项内容,而且为了确保分散式风电接入合理,电网运行能够保持安全,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以下内容校核:第一,校核变压器容量、接入配电线路车载量等各项内容,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与处理,避免分散式风电受周围环境影响发生停电,导致电网用电负荷加大,致使配电线路,或者设置的变压器在实际期间,出现过载情况,无法正常应用[4]。第二,针对采用的并网方式进行校核,具体接入电网时,最好采用单点方式进行,而且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在确定接入容量时,要严格依据制定好的技术标准进行,避免实际接入时,出现违规情况。第三,校核配电台区间接线情况,不得在配电台区间构建低压侧联络,避免台区间用电负荷、电源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转供、串供等各种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2)制定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方案过程时,为了确保最终制定方案的合理性,要全面分析发电,以及电网整体运行情况,做好相互协调工作,保证制定的方案与要求相符。为了保证原电力系统运行稳定,不会出现安全事故,接入分散式风电,不得影响原电网运行,也不得影响用户正常用电,确保当地电网运行稳定、安全[5]。针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来说,整体设计必须符合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以及各种反事故措施的具体规定,而且每一项技术条件都要与制定的规程相符,避免出现违规现象。

(3)分散式风电要具有低压穿越能力,与电网的电气连接点安装应当可闭锁,而且要具有显著断开设备和断开点,要有断开故障电流能力,实际操作时,应当可以采取远程,或者就地方式进行,保证具体操作的合理性。

3 接入配电网方案优化分析

3.1 不同电压接入分析

3.1.1 10kV接入

如果机器设备在实际应用期间,载流和额定电压与要求不符,具体接入时要采取集中方式进行,依据风力发电位置、周围布置的电网模式等各种内容,采取以下模式进行接入:

(1)接入10kV开关专线,合理连接各种设备,不得出现虚接等不良情况。

(2)采用π接或T接电网10kV线路,一般来说,这两种接入方案在具体应用时,体积相对较小,而且在接入点并未配置开关柜,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该项工作时,要提高对分散式风电接入时,常见故障的保护,做好相应控制工作,以免出现电侧短路问题,发生停电现象[6]。

3.1.2 35kV接入

35kV在接入时,连接方案与状态与10kV连接都十分相似,具体连接时,采用的单机版容量最好在6-20MW,而且要进行无功补偿。对于35kV变压器来说,中心线利用消弧线圈接地,或者不接地装置,具体接入时,采取的方案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方案一:利用两台绕组电阻变压器。对于35kV系统来说,在进行接地时,要利用带电阻接地装置,同时要将无功补偿设备与母线槽进行连接,具体连接必须牢固,不得出现松动情况,以免对后续供电产生不良影响。

(2)方案二:平衡绕组主变压器三绕组电阻变压器。连接主变压器35kV侧中性线时,具体连接作业,应当将电阻连接在35kV 母线上。

(3)方案三:三绕组主变压器。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方案一应用最常见,通过对这一方案进行应用,可以将接地装置与布置在站内的变压器连接在一起,这也就能够节约一台高压开关柜,减少装置,降低成本。采取方案二,能够减少接线控制回路和接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损失量,从而使平衡绕组能够得到优化。在实际连接期间,若利用35kV单母线,主变器撤回运行后,中线电阻也会撤回运行。方案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具有方案二的特点,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接入主变低压侧,一方面能够降低工程建设整体投资,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运行成本[7]。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网中接入分布式风电,会加大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因此,在一体化设计中,要将分布式风电、提高电能质量等各项内容都作为整个设计工作的要点。开展分散式风电并网设计工作,工作人员要适当优化设计方案,明确电力系统接入方式,做好相应优化工作,尽量降低能源消耗量,实现建设成本最低化,确保供电可靠,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稳定电能。

参考文献:

[1]李刚,张潞,张晋,等.新能源风电和光伏工程中的储能技术应用[J].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4, 5 (05): 87-90.

[2]张雄.大型风电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23): 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