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魏卫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痔疮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结合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实验组(n=25),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痔疮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睡眠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痔疮患者的效果确切。
关键词:痔疮;手术;疼痛;中西医结合护理;睡眠质量
前言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常见痔疮类型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中西医结合护理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调整患者的气血状况、优化患者生活习惯[1],从根本上预防痔疮的复发,能最大化地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提高患者舒适度、实现患者恢复效果的最大化。文章就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开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痔疮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结合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实验组(n=25),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3-82岁,平均(53.72±1.23)岁;实验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24-85岁,平均(53.65±1.24)岁。本次研究选择的样本痔疮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痔疮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知晓研究内容,表示同意;自主意识佳,可参与量表评测;研究获批;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痔疮患者开展常规护理,需保持手术创面的清洁卫生,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排便,避免便秘、腹泻,排便后应彻底清洁肛门区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面对恢复过程。实验组痔疮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如下:
饮食调整:痔疮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以增加粪便体积,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用力和刺激。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及过硬或过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痔疮症状。保持水分充足,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的水或其他液体,帮助纤维素发挥作用,防止便秘和干结。
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煎煮后进行坐浴,每日一次。通过皮肤或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发挥作用,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具体操作为将煎煮后的药汁温度降至适宜范围,利用药气进行熏蒸,然后再将肛门浸入药汁中进行坐浴。熏洗后,用干净的棉毛巾将肛门周围擦干,如有需要,可涂抹或塞入外用药物。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常用的针灸穴位有长强穴、承山穴等。针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确保安全和效果。
推拿按摩:对肛门周围穴位和肌肉进行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痔疮症状。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肛门部位的紧张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按摩时力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可由专业按摩师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肛周清洁:便后应及时清洁肛门,避免粪便残留导致感染。可使用温水或中药洗液进行清洁,保持肛门部位干爽通风。避免使用过硬或过干的卫生纸或毛巾,以免刺激或损伤肛门皮肤。
生活习惯调整:痔疮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立,适当进行活动,以促进全身气血流通。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用力排便。如有便秘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理。同时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1.4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痔疮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优良率得出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为处理数据资料,研究选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定性数据结合计算百分比(n%)来展示,进行检验。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则使用均值加减标准差(±s)来表示,进行t检验。在统计结果中,若P值低于0.05则判定其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表1可见,实验组痔疮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可见,实验组痔疮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者的睡眠质量优良率比较
表3可见,实验组痔疮患者的睡眠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据权威调查发现,我国人群中肛肠疾病总的发病率为59.1%,其中痔疮的发病率达到了51.56%,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2]。这意味着在普通人群中约有一半以上患有痔疮。这一比例相当高,足以证明痔疮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肛肠疾病,民间所说的“十人九痔”并非空穴来风。痔疮的常见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饮食不当、久坐、长期便秘、静脉回流受阻、炎症以及怀孕等均可诱发疾病。饮食不当,如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等,可刺激扩张肛周皮肤和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引发痔疮;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阻碍肛门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分支迂曲扩张充血,进而形成痔疮;长期便秘或腹泻会使大便在直肠中滞留,增加直肠和肛门静脉的压力和摩擦,也是痔疮的常见诱因;腹腔压力增高、炎症以及怀孕后期胎儿对下腔静脉的压迫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痔疮的发生。痔疮的显著症状主要包括疼痛、出血、瘙痒和肛门脱出。疼痛常由痔疮局部受到感染刺激引起,出血则是因为痔疮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的血管破裂。瘙痒多由于痔疮分泌物等刺激导致肛门周围潮湿所致。肛门脱出则多见于痔疮面积偏大的患者,特别是内痔患者,在用力排便时可能使内痔脱出到肛门外。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痔疮患者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婷,刘秀娟,高扬.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愈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5):159-161.
[2] 尚莹.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痔疮术后护理的效果影响[J]. 饮食保健,2021(1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