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刘子祎

120115200408030128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本文以驻保高校为例,通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方案。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本文以驻保高校为例,通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方案。该方案旨在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该方案也将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时代意义

(一)理论意义

“精准就业”是劳动经济学领域里“人职匹配理论”内涵的进一步延伸。“人职匹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他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员选拔能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匹配协调。人职匹配是指人和岗位的对应关系,每个岗位对求职者的素质都有各方面的要求。人职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岗”“岗得其人”的原则,根据不同人的个性和素质将其安排到各自合适的岗位。精准就业服务能够为企业和个人间建立精确对接,使招聘岗位的“供”与求职者的“需”之间达到最优契合度和利益最大化,以实现人才资源和岗位资源的优化配置。“精准就业服务”这一理念很好地契合了人职匹配理论的要求,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精准就业服务中的“精准”,是要与社会发展大背景、国家宏观政策、区域现状及发展水平、毕业生所学专业及就业要求相适应。放在就业服务中,可包括精准工作方向、精准意向采集、精准就业指导、精准信息对接、精准困难帮扶、精准就业管理等。精准就业服务借助时代特征成为了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航标,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北省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完善对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认知和构建。

(二)实践意义

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是能够为市场岗位需求的精细化提供精准化的人才供给。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也越来越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化和专门化的特点。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能够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结合保定各高校特色、专业实际、全国各地市场需求及就业现状等实际,与市场实现精准化的供需对接。

二是能够满足驻保高校学生求职目标的多元化、要求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分析驻保各高校毕业生求职发展的需求比例等数据,根据各高校不同专业学生所要求不同的工作岗位,适时适当地提供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开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更利于实现更快更高质量就业。

三是能够在就业招聘信息繁杂化的趋势中实现高效化的人岗匹配。根据企业招聘需求在候选人中进行智能匹配,发现高匹配的符合职业招聘模型的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提升驻保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重要意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目标不明确、专业不对口、流向不合理、信息不对等、稳定性下降等问题。

二、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对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在福建、广西等地调研时多次强调,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中央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将就业列为“六稳”和“六保”工作之首。2016年3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提出“精准就业”的工作理念,要求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为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航标。大学生就业意味着高素质的人才可以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中,可以增强中国的工作者的技术与素质内涵,为社会主义经济增添活力与创新力。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一方面,能够使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走向美好人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河北省的经济、政治等方面注入新鲜活力,进一步促进河北省的和谐发展,增加社会的精神力量。

(二)“慢就业”现象逐步常态化

近几年,“慢就业”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显现,有从个别现象发展到普遍现象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之一是大学生长期忙于学业,社会经历较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经历挫折,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有些大学生即便面临毕业,但仍未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内心迷茫,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求职不积极。还有一些大学生害怕找到工作后个人自由受限,对于求职十分懈怠。还有许多希望提升学历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首战效果不理想后,选择进行二战三战,形成了多数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现象。

(三)驻保高校应届毕业生收集求职信息存在问题

驻保高校应届毕业生在选择就职岗位的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收集并分析信息这一环节直接影响着选择职业的成功与失败。在一般情况下,就业信息的收集有三个渠道。第一是毕业生自己去查询、获取信息。第二是高校的就业指导。第三是企业召开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就业信息的分析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在查询相关资料后根据自身判断进行分析,或者借助于就业指导机构和老师的建议。但要满足精准就业的需求,就业信息收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缺乏精细化的就业指导。虽然驻保高校和就业单位也会召开联合就业咨询会、招聘会等,但是大多是针对全部学生的就业指导,缺少针对某一类毕业生的精细化的指导。如果能够对毕业生的个人特质与就职单位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并加以匹配,那么将实现人才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从而避免人才资源浪费或是就业者能力不够从而影响单位发展之类的问题。第二,驻保高校应届毕业生接触到的就业信息真假混杂,不够全面。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需要毕业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搜集岗位招聘信息。但是每个人获取资源的方式不一样,查询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很容易出现部分毕业生漏查、错查信息的现象。如果毕业生不与他人进行就业信息交流,将会很难发现自己遗漏了某些重要的就业信息或者是得到了一些错误的信息。因此,在河北省高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中搭建一个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发布河北省高校毕业生须知的官方重要信息,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匮乏,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三、构建驻保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路径

(一)就业指导与辅导

就业指导与辅导是构建驻保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的辅导,可以帮助毕业生明确就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就业结果。首先,就业指导应该以个性化需求为基础,为每位毕业生量身定制就业规划。通过职业测评和个人面谈,了解毕业生的兴趣、优势和职业意向,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提供就业市场信息和就业形势分析,让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就业岗位和行业。其次,就业辅导应该注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技巧讲座,帮助毕业生掌握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此外,还可以组织模拟面试和职业素质培养活动,帮助毕业生熟悉面试流程,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职业形象。最后,就业指导与辅导需要建立起与企业和社会资源的紧密联系。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习和就业推荐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与社会资源对接,建立校友网络和行业交流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资源。

(二)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

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是构建驻保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和提升,可以帮助毕业生掌握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实现更好的就业结果。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和行业的毕业生,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当前行业的技术要求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实践操作的训练以及行业认证的考核。通过培训,毕业生可以提升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素养,增加就业时的竞争力。其次,还应注重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除了专业知识,毕业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软技能。因此,可以开设就业技巧讲座,培养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同时,还可以组织模拟面试和演讲比赛,让毕业生熟悉面试流程,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使毕业生更加适应职场需求,增加就业的成功率。

(三)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除了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构建驻保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另一个重要路径是建设就业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搭建一个全面、及时、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选择,提升其就业成功率。首先,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应该整合各类就业信息资源。包括招聘信息、企业招聘需求、行业就业趋势、创业创新项目等。通过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并将其整合到平台上。毕业生可以通过平台浏览和搜索相关就业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岗位情况,从而更好地做出就业选择。其次,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根据毕业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职业意向,平台可以通过智能匹配算法,向其推荐适合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这样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匹配度,减少信息的筛选成本,提升就业效果。

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更加凸显其重要性。以驻保高校为例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该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岗位需求的精细化,为企业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通过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校毕业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凤, 刘艳梅.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9, 5(18): 36-38.

[2] 王宁, 张伟.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 10(3): 50-55.

[3] 张丽娟.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与策略[J]. 中国人才资源开发, 2020, 1(4): 52-56.

[4] 李文静, 王洪杰. 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高等教育管理论坛, 2017, 6(5): 37-40.

[5] 刘春玲. 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 3(12): 51-54.

注:2025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立项编号:2023119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