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路径与效果评估探讨
刘楠
湖北新产业技师学院,湖北省咸宁市,437100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英语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平台。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教学中,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包括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时事热点进行讨论、开展主题式学习以及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等。同时,还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评估。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效果评估;综合素质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英语课程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更在于通过英语教学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尽管一些研究表明,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及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但相关研究仍显零散,缺乏系统性探讨和评估。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和效果评估方法,为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英语教材中的课文、词汇、语法等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在讲解词汇和语法时,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结合时事热点进行讨论
时事热点是反映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和价值观。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相关的课文时,引入当前的环境问题和环保政策,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在讲解社会问题相关的课文时,可以引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三)开展主题式学习
主题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主题式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英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例如,在讲解跨文化交流相关的课文时,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在讲解社会公益相关的课文时,设计一些社会公益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社会公益的意义和价值。
(四)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是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具体而言,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等;文化素质包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鉴赏能力等;专业素质包括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翻译能力等;综合素质则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设计
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英语课程中。例如,在讲解英语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在讲解英语语法和词汇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讲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共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
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英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例如,在讲解跨文化交流相关的课文时,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在讲解与社会问题相关的课文时,设计一些社会调研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设计
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
四、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效果评估
(一)思想道德素质评估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等。评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考察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
(二)文化素质评估
文化素质是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过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鉴赏能力等。评估学生的文化素质,可以通过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翻译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比赛、翻译比赛等活动,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鉴赏活动,考察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三)专业素质评估
专业素质是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基础目标之一。通过英语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翻译能力等。评估学生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能力测试、翻译测试等活动,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等活动,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综合素质评估
综合素质是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最终目标。通过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进行。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团队项目等活动,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领导力培训等活动,考察学生的领导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得出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有效路径包括挖掘教材思政元素、结合时事热点讨论、开展主题式学习及强化教师思政意识等,且效果评估应涵盖思想道德、文化、专业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展望未来,研究需深化理论探讨、创新融入路径并完善评估体系,以更坚实地支持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海荣.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 41 (01): 187-189.
[2] 廖世兰.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设计——以《综合英语》为例 [J]. 英语广场, 2024, (30): 82-85.
作者简介:刘楠(1974年1月),女,汉族,湖北嘉鱼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为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