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技防建设促进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发展
杨俊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无锡市 214151
摘要:技防建设能够全面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是校园建设工作重点内容被各类院校高度重视。本文对技防建设强化促进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发展的深入探讨,全面分析了校园技防体系与特点后,分析了技防建设强化校园安全防范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从设计、规划、工作责任、数字化建设四大维度制定强化促进校园安全防范能力的具体措施,为学校青少年学习、生活安全保障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技防建设 校园安全 设计目标 技防体系 数字化建设
随着校园改革与社会飞速发展,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越发得到国家领导与社会公众重视,为青少年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我国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物质条件得到全面提升背景下,校园安全始终受到各种安全风险因素的冲击,只有加强校园技防建设,形成科学、健全的技防体系,才可确保青少年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之中。
一、校园技防体系与特点
(一)校园技防体系
校园技防体系,主要由视频监控、防盗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紧急求助系统以及一卡通等一系列信息化技术组建而成。其中视频监控、防盗、门禁为三大主要系统。
1.视频监控
目前校园视频监控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面向校园安全防范的监控系统,即将视频监控设备布置于校园主要通道、公共场所、计算机中心、图书馆、围墙等各关键部位,以实现面向校园的安全监督。第二类为面向校园考场的监控系统,通常会于考场内布置若干个摄像机,用于对考试作弊、考场纪律进行监控。
2.防盗系统
防盗系统主要安装于校园重要资产管理区域,如财务室、计算机房、实验(训)室以及档案室、办公室等区域,避免校园区域内出现失窃案件。通常,防盗系统下包含红外探测器、控制设备,一旦有外来人员闯入校园将立刻触发报警系统。同时,防盗系统会联动于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关键场所画面的捕捉进行安全事件的监控与录像,校园值班警务人员可凭借防盗系统及时联络警务人员,并利用视频录像提供盗窃案件证据。
3.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为校园技防体系下第一道关卡,负责将校园内学生群体与校园外社会人员有效隔离,同时对每一名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信息等级,避免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对校园秩序、日常管理甚至安全造成破坏。目前,门禁系统主要安装于校园大门、宿舍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区域,可实现面向校园内部的统筹管理。
(二)校园技防体系特点
我国校园具有人员密集、人数众多、场地分散且校区面积大特点,因此校园机房体系普遍具有监控点多、监控范围广特点。校园管理单位通常会针对每栋宿舍楼走廊、楼梯部位、教学楼走廊灯布设一定数量摄像头,且为实现监控灵活性,会采取多种布线方式,同时应用高质量设备搭建专线专用网络,以在实现集中管理同时提高安全防控效率[1]。
二、基于技防建设强化校园安全防范能力的必要性
(一)社会进步、技术发展的必然
传统人防、物防仅适用于规模较小且采取封闭性管理的校园,对于学校提出的人力成本较低,且校园内价值昂贵的资产较少,无需采取较高智能化防护体系建设。但在社会发展推动下,校园环境已然产生根本性变化。目前,校园规模正处于不断扩大趋势,甚至部分学校将校园划分为多个校区,同时高职校多数为开放式校区,且校内往往承载着政府、国家重点实验研究项目,含有大量昂贵设备与器材。现代犯罪手法不断提升,传统的物防、人防已无法适应新环境对安全提出的要求。
(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校园正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人员结构方面除了教师与学生,增加大量校园职工以及身份难以确定的流动性人员。校园建筑方面,亦从简单的教学楼、体育馆、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发展为科研中心、超市、培训中心、实验中心等,对安全需求较高的场所不断增加。再次,近年来我国社会安全问题处于不断增多状态,特别是对于高职校而言,其开放性的特点致使校园内部人员具有高度复杂性,大量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等潜在危险因素对于校园安全将时刻产生着威胁,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更多接触校外人员,这些因素都将严重威胁校园安全,并对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提出更高水准的要求[2]。
三、基于技防建设的校园安全防范能力促进策略
技防建设,直接关乎着校园安全防范能力。通过技防建设强化促进校园防范能力,应在制定科学的设计目标基础上,对校园技防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在统筹规划同时明确技防建设阶段的工作责任,并充分运用科技发展优势,加强校园技防体系智能化建设水平,且加强面向安保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优化。
(一)制定科学设计目标
制定正确、科学的目标,才可确保体系建设的顺利性以及后期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现。校园内建立技防体系,应将目标制定与可对重点部位开展动态化、跟踪式管理,从而实现技防、人防、物防的有机融合,构建全新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为实现之一目标,首先校园需要制定健全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视频、防盗、门禁以及一卡通等系统。其次,校园安全管理单位应在整体技防体系设计目标下面向视频监控、防盗系统、门禁系统等子系统制定子设计目标,明确各系统在技防体系下承担的工作以及工作目标,通过多个系统的协作打造具有实时性、有效性、灵活性的安全防范体系。
(二)科学规划校园技防体系
基于技防建设强化促进校园安全防范能力阶段,科学的规划为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校园管理人员需要深度分析校园内建筑物数量、建筑物功能、人员的布局情况,明确校园内的重点要害部门、防范等级。该环节为构建安防体系基础要素,将对最终建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其次,管理人员需针对确定的要害部位、重点部位进行布防,划分涉密、重点、次重点三个等级,基于三个等级进行系统前端设备布置。再次是合理规划、建设信息处理中心,将其作为整个校园安防体系的核心内容,确保信息处理中心能够及时处理各种报警信息。该部分规划阶段,必须尽量减少信息传输距离,通常可将信息处理中心建设与校园正中心位置。最后是线路铺设规划,在完成重点部位布防,确认信息处理中心位置之后,开展传输线路布设阶段,若采用DTMF双音多频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应给予校园内的电话系统线路进行规划。若采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则需要规划全新线路。同时设备在选择方面,应采购高质量、多功能设备,确保校园安防体系可实现良好运转。
(三)统筹规划并明确工作责任
技防建设工作,涉及到校园内诸多部门、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各部门协同作业,统筹规划,明确具体工作责任。首先,校园管理者硬件技防建设工作作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将其纳入到校园发展整体规划之中,不论是新的大楼建设、旧楼改造或是管线铺设、缆沟开挖期间,均应充分考量是否为后续技防建设工作带来便捷与良好环境,基于校园的安全防范工作要求,统筹规划技防系统设备相关的管线。其次,技防建设作业期间,校园必须将保卫部门明确为技防建设工作主要职能部门。保卫处,同校园安全防范具有直接关系,故应承担直接责任,技防建设工作中必须强调保卫部门主体责任,结合校园治安工作要求,围绕保卫部门开展重点建设、工作安排,加强三台建设,即人防指挥台、技防指挥台、物防指挥台建设,促进监控、防盗、门禁系统三合一管理,并合理扩大前端的建设思路,实现技防建设期间的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标准。最后,针对校园监控点,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址,同时在安装设备阶段应要求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到场,确保技防建设阶段可良好解决各类技术问题,促进技防建设工作规范、良性开展,为后期技防系统应用效果作出有效的管理、技术保障[3]。
(四)加强校园技防体系智能化建设
除实现监控、防盗、门禁或是一卡通等系统建设,形成基础技防体系后,考虑到社会安全因素不断入侵校园内部,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具有复杂化发展特点,故在开展校园技防建设阶段应进一步促进技防体系数字化建设,以促进校内外机构协调、增强各部门协作水平为目标,围绕如下要点开展技防体系智能化建设。
1.系统数字化
站在校园安全防控发展需求而言,从模拟到数字系统的转变已然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将数字系统应用到安全防范领域,已经大幅度提升了我国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同以往单一的各项系统组合模式不同,数字化监控,主要应用IP网络环境,且应用方式多种多多样,作为基础功能的监控系统能够诞生出多种应用形式,这些应用形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监控效率,且能够大幅度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水平,良好迎合校园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员、建筑结构等维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2.监控网络化
社会进步背景下,大量犯罪、违法活动手段也在面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若想有效防范犯罪事件进入校园内部威胁校园安全,就必须建立网络化的监控系统。所谓网络化监控,第一在于需要充分运用机器视觉、神经网络等技术,使监控系统实现区域内人员行经跟踪、行为识别,并通过识别结果判定是否触发防盗报警系统。其次,监控网络化,要求校园监控系统应及时实现同警务系统、机构的协同,在地方政府联合下打造校园系统、警务系统统筹合一的视频监控网络,从而让警务人员在实现日常治安管理同时,可远程实现校园区域安全监控,便于在校园内发生安全事件期间及时出警化解安全危机,并将视频材料作为打击校园犯罪事件的有效分析依据,为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提供技术支持[4]。
3.加强安保人员培训与管理优化
安保人员为校园安全防范主体工作者。在校园积极推进技防建设智能化发展同时,还应面向现有技防体系,加强安保人员培训与管理优化。首先,针对安保人员开展系统化教育,确保其掌握相关设备、系统的应用方法,从而基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安保人员与技防体系高度匹配。其次,优化安保人员管理工作,合理提升人文关怀,吸引具备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安保人员进入岗位工作,并加强入职人员政审工作以及信息调查,高度重视安保人员思想意识、知识结构、个人素质。再次,定期面向安保人员开展不同系统、设备的检修、维护技术教学与培育,加强安保人员先进安保工作理念的灌输,使其与时俱进,积极树立面向师生的服务理念,并鼓励其在工作中发挥个人能动性与积极性,为安全防范奠定良好人力资源基础[5]。
新时期下,多元化的安全风险因素快速入侵校园内部,大量安全风险难以预测,且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校园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本文面向校园安全防范提出基于技防建设的强化促进措施,可对校园技防建设工作实践阶段提供一定程度指导与借鉴。与此同时,面对越发复杂的校园环境,若想全面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校园管理者应积极转变思想,确立全新的群防群治、服务调节、网络工作安防思路,基于理念的转变结合技术的支撑,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赵亚锋.基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思考——评《大学生安全防范与教育新论》[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06):2893.
[2]陈成鑫.基于风险评估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21(07):41-46.
[3]肖丽平.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下的大学生安全防范研究——评《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02):191-192.
[4]郑磊,鄢平牡,郭鹏.法治校园背景下高校安全事故的防范对策浅析[J].法制与社会,2021(05):161-162.
[5]李蓉.基于安全感视角的高校校园安全工作思考——评《大学生校园安全防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31(02):186.
作者简介:杨俊,男,1968.8,湖北省十堰市,汉,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