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文化意识的方法探究

作者

崔继娣

海南省洋浦中学 578101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探究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文化意识的方法,包括教师树立理念提升能力、引导学生先学后教、运用多种文化渗透策略及开展同主题阅读等,旨在提升学生语言学习效果与文化素养。

关键词:深度阅读;文化意识;同主题阅读

一、深度阅读的概念

复旦大学GDM实验室提出的“深度阅读”,基于知识图谱,集成知识源,具备多种分析能力,提供智能知识服务。本文的“深度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相对。传统教学以单词为基础,通过语法句法理解篇章,教学围绕生词和语法,阅读活动局限于文字辨认和字面释义。而深度阅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不仅构建语言知识,还能培养思维品质、增强文化意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二、文化意识的内涵

文化涵盖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习俗等多方面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学好一门语言需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所以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一直是教学重要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文化意识分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三方面,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是文化知识传授和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

三、在深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方法

(一)教师要树立“深度阅读”教学理念,提高文化教学的能力

理论层面,国家应组织培训,专家将新教学理念传达给基层一线教师,各教育主管部门广泛发动教师学习,尤其是边远乡村教师通过远程教育更新理念。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摆脱传统阅读教学理念束缚,才能意识到英语教学需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使阅读教学从浅层次深入到文化教学。实践层面,学校借鉴改革理念,先组织部分热情高、有精力的教师实践改革,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学情的基于深度阅读的文化教学模式,再通过公开课研讨学习和推广。最重要的是,一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理念,向书本、专家学习,将课标和教参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二)先学后教,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图式

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自身经历基础上重新建构知识的过程。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因背景知识、人生经历和学习能力不同,收获也不同。为让学生更好地与文章作者交流思想,阅读前应做好文化知识背景学习。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1 My name’s Gina. Section B 2b的阅读涉及西方姓名文化,与中国有很大差异,阅读前可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记录,阅读课上分享。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自己搜集和分享的信息印象更深刻。正如美国教育学家苏娜丹戴克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做,我就会完全理解。”所以应让学生先自学文化背景知识,丰富知识图式,调动自主学习能力,便于阅读教学深入开展。

(三)在语篇教学中利用多种文化渗透策略

处理语篇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文化渗透策略,帮助学生获取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1.文化对比:阅读教学中,将文本内容与本国文化对比,能直观呈现中西文化异同。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10 Section B reading“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文章体现了中西方生日文化异同,教材提供的表格可添加“same idea”项,引导学生找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点,发现不同食物背后人类对生命的美好愿景。完成表格后,教师可追问中国有无类似英国“分到有糖果蛋糕的小朋友是幸运的”习俗,如北方过年吃含硬币饺子代表幸运。通过对比,学生能意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存在差异,应持宽容态度尊重不同文化。

2.美句赏析:赏析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可增强跨文化意识。语言反映文化,通过赏析美句,学生能提高跨文化意识。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5 reading “Let’s save the Elephants”中,“We must save 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语义上体现保护动物和“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的共识,语言结构上体现英语后置定语与汉语前置定语的差异。还有“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与汉语“老马识途”异曲同工。大量美句赏析和积累能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体验文化。如教授人教版九年级Unit2 Reading“A Christmas Carol”前,让学生观看电影,获得直观体验,降低阅读难度,帮助理解圣诞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教授人教版八年级Unit 6 Reading “Hansel and Gretel”时,因文本是剧本,可让学生分组表演英语话剧,了解剧情,体验语言,增加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制作节日主题手抄报也是不错的文化体验活动。

(四)同主题阅读,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初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要达15万字,泛读是英语学习重要板块,泛读内容选择很关键。现在英语教学强调大单元设计的主题式教学,相同主题可作为选择泛读材料的重要标准。为贴合学生水平并提升文化意识,应选择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材料,如审核过的不同版本教材或权威杂志。如学习人教版七下Unit5 Reading“ Let’s save the elephants”后,确定主题“保护动物”,选择取材于加拿大故事绘本《One Story A Day》的“The Gentle Giant”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并制作思维导图。学习完七下unit6 Read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确定主题“中国传统节日”,选择外研版七上Module 10 Reading “Spring Festival”作为泛读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同主题泛读可从不同角度强化文化意识。

结语:通过上述方法,英语阅读教学向深层次延伸,学生跨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建立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但仍存在问题,如部分教材篇章主题意义和文化知识难确定,导致文化教育目标难以明确,因此教师和教材都需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景焕.教育心理学. [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