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经济下河北省智慧医药物流产业发展路径探悉

作者

王翠敏 干冀春 王子建 肖静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医药物流是连接医药企业和医药需求终端的桥梁,贯穿整个医药产业链。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网络中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部署下,在“两票制”、税制改革、一致性评价等医药行业创新性改革背景下,作为医药制造业大省,河北省医药物流产业也面临着系列机遇与挑战,通过建设智慧物流系统,完成高效、精准的医药物流作业,加快流通效率,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数字经济 智慧物流 医药物流 发展路径

一、河北省医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医药物流产业的销售规模

根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2022年8月公布的《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21)》,河北省区域销售总额7606724万元(14位),西药类销售占比70.50%,中成药类销售占比13.92%,中药材类销售占比2.66%;西药类销售总额5362613万元,区域销售比重2.89%(14位);中成药类销售总额1059132万元,区域销售比重2.83%(14位);中药材类销售总额202351万元,区域销售比重3.51%,全国排名第11位;医疗器材类区域销售总额705985万元,区域销售比重3.47%,全国排名第11位;入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名的企业有3家:石药集团河北中诚医药有限公司(30位),必康润祥医药河北有限公司(69位),张家口市华佗医药经营有限公司(94位);入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100位的企业有3家:河北华佗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18位)、河北神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49位)、廊坊市百和一笑堂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57位)。

2022年河北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0.8%,位居全省工业全行业前列,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迈上新台阶。此外,据河北省工信厅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到470家,同比增加4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3年5月,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根据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综合经济指标,发布了“2022年度河北省医药工业十强企业、河北省药品流通十强企业”榜单。医药工业十强企业分别为石药集团、华药集团、以岭药业、石四药、神威药业、常山生化药业、颈复康药业、冀衡药业、君临药业、天成药业;药品流通十强企业分别为:国药乐仁堂、华润河北医药、石药集团河北中诚医药、通用医药、神威大药房、新兴药房、必康润祥医药、华润河北益生医药、龙海新药、神农医药。

(二)生物医药、物流产业为河北省重点发展产业

2022年,河北省政府出台《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冀政办字〔2022〕7号),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要重点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医药、安国现代中药、沧州生物医药、邯郸生物提取和现代中药等产业基地,加快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级京津冀生物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研发制造基地。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2023年5月,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冀政办字〔2023〕74号),从“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应用、打造产业生态、聚集发展要素、强化组织保障”六个方面提出17条措施,加快生物制造企业聚集落地,促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后续出台系列政策包括《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冀政办字〔2023〕98号)《关于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冀政办字〔2023〕99号)《关于支持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冀政办字〔2023〕100号)等,为生物医药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河北省是中药种植和流通大省。在我国中药工业、大健康等产业的发展中,河北省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和质量保障基地。河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全省野生中药材种类为1470种, 2020 年的种植规模达到了 297.97 万亩。安国中药材市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材出口基地之一。据 2020年12月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布的信息,河北省“现有中药生产企业 279家,从业人员4.7万人,年产值约293亿元”。河北省的中药生产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是以岭药业和神威药业。

作为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素有“华北药都”之称,是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拥有5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达189家,产业基础雄厚。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制定系列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二、数字经济下河北省智慧医药物流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一)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要求匹配规模化物流企业

河北省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集中度高。根据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20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医药制造业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64.2%、21.4%,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47.56亿元,同比增长11.4%。规模以上医药企业数量从去2022年底的428家增长到2023年6月底的458家。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前10名(第7名),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25 位),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 33 位),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56 位),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位列( 78 位)。

随着城乡一体化,城镇和农村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逐渐完成,医药电商突破性发展,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终端需求大幅提升,市场规模庞大,医药物流费用规模呈现稳步持续上升的趋势,同时,订单碎片化、订单配送末端化、集中带量采购对医药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观河北省医药物流产业,中小企业居多,无法实现规模效益。2021年9月3日,《河北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十四五”规划》中,目前,全省581家药品批发企业、411家零售连锁总部、11765家单体药店加入追溯系统。根据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资料显示,2020年8月,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第三方医药冷链运输企业50强,仅石家庄市路路顺物流有限公司1家上榜(41位);在中国医药仓储50强中,仅必康润祥河北有限公司1家上榜(40)。

整体来看,河北省医药物流企业规模小、经营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居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与河北省医药生产行业雄厚的实力不相适应。

(二)快速多元的市场需求要求配备较高信息化水平

由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其在流通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质量的监测与信息的反馈,需为各方提供实时的产品跟踪、查询与追溯,信息化是快速响应客户的基本手段。《河北省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对药品现代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设备应当与药品物流规模相适应,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要求,配置仓储管理系统(WMS)仓储作业控制系统(WCS)、运输管理系统(TMS)、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符合GSP规定的仓库温湿度监测、库区视频监控等系统。目前,由于部分企业存在信息化技术水平低、智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温度,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不能满足市场即时反应、快速配送、高效服务的要求。

(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匹配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整体行业、产业政策、企业经营三大层面导致整个医药供应链行业面临着重大挑战和诉求,医药商品需求变化快速并且不确定性强,企业要高质量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获取与满足市场的能力、更强的供应链预测与响应能力、更强的成本与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外部协作能力。未来,医药供应链将呈现商流与物流分离趋势加速、业务终端化趋势加速、订单碎片化加速、供应链的储配体系重构等趋势,不断满足外延式发展的需要。

(四)快速成长发展的企业呼唤输送高质素专业人才

现代医药物流技术的应用对物流专业技术人员和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药流通企业需要既具备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又具有医药知识、熟悉冷链物流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全省70所高职院校中,多所院校均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数量虽多,但是聚焦“医药+物流”的却较少,这与快速成长的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不匹配,制约着产业发展。

三、数字经济下河北省智慧医药物流产业发展路径建议

(一)政策引领与行业规划并行,加快产业规模化的发展

集聚效应是产业重要的发展红利,医药物流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相关政府部门可根据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相关专项规划。同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重点,落实国家战略,增强开放活力,引进开放要素,借助京津与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搭建国内外市场,推动医药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借鉴美日先进国家经验,由政府牵头整合资源,形成以国药乐仁堂物流中心医药物流等为龙头的少数几家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专业化医药第三方企业配送为纽带的的城乡药品流通网络,有效促进药品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共进,提高医药物流智慧程度

未来医药物流建设发展的重点将聚焦信息技术升级、应急管理系统、供应链创新、“互联网+”等,不断创新医药物流降本增效、医药电商等模式。在“新基建”战略背景下,以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码并存、药品追溯体系,进一步普及使用车辆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运输调度系统,结合自动化立体库、“货到人”拣选系统、自动化输送系统、多层穿梭车、无人车、无人仓等“无接触式”先进技术,驱动医药物流管理走向智慧化、精细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打造和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技术化的智慧医药物流,推进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与升级。

(三)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协同,实现绿色医药物流发展

发展现代绿色智慧供应链。药品流通供应链向上下游不断延伸,在“互联网+药品流通”新业态的大力发展下,形成“线上+线下”互联网医药流通平台,推动各环节智能化应用,构建技术领先、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多元协同的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体系。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推动流通全链条节能减排。规范引导一批专业化、高水平、低成本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推动医药冷链物流规范发展,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

(四)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结合,满足相关企业用人需求

加快高校对医药物流、冷链物流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化工医药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学校、全国化工高职制药技术类和仪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校等,具有深厚的医药行业背景,通过与京东物流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在医药物流、冷链物流这一特殊细分领域进行了多年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可利用院校优势,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组织人社部医药商品储运员、医药商品购销员等专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提高药品流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行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21)》,商务部秩序司,http://sczxs.mofcom.gov.cn/

【2】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http://www.hbppa.org/

【3】河北省人民政府,http://www.hebei.gov.cn/

科研项目: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

项目名称:数字经济下河北省智慧医药物流产业发展路径探悉

项目编号:SZ202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