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全链条融入
杨月凡
昆山高新区娄汀苑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种植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责任感和探索精神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将种植资源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成为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从前期准备、过程融入到后期拓展延伸,系统阐述如何通过种植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资源;区域活动;全链条融入
引言
区域活动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在游戏化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种植活动作为一种贴近自然、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形式,也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种植资源的前期准备与融入
(一)资源收集与整理
资源收集是种植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园内寻找适合种植的植物种子、幼苗,如常见的蔬菜种子(西红柿、黄瓜、白菜等)、花卉种子(太阳花、牵牛花等)。同时,鼓励家长参与,从家庭中收集一些独特的植物资源,拓宽资源的多样性。收集完成后,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分类,贴上标签,注明植物名称、种植方法、生长周期等信息,方便幼儿了解和后续种植活动的开展。例如,将种子按照大小、形状分类,将幼苗按照喜阳、喜阴分类,这样的整理有助于幼儿初步建立对植物的分类概念。
(二)区域环境的创设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种植活动,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至关重要。在种植区,设置不同的种植区域,如盆栽区、地栽区,配备齐全的种植工具,如小铲子、小锄头、水壶等,并摆放一些关于植物生长的科普图片和绘本,营造浓厚的种植氛围。在美工区,提供各种与植物相关的材料,如干花、树叶、种子等,供幼儿进行手工创作;在阅读区,投放大量关于植物的故事书、科普读物,激发幼儿对植物知识的探索欲望。例如,在美工区,幼儿可以用干花制作书签,用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在阅读区,通过阅读《一粒种子的旅行》等绘本,了解种子传播的奥秘。
(三)幼儿经验的激活与引导
在开展种植活动前,了解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植物的认知程度,如是否见过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否知道常见植物的名称等。根据幼儿的经验基础,开展针对性的引导活动,如组织幼儿观看植物生长的视频,让他们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有初步的认识;邀请专业的园艺师来园进行讲座,向幼儿传授简单的种植知识和技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种植活动做好铺垫。
二、种植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过程融入
(一)种植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种植活动的开展是整个过程的核心环节。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种植,如指导幼儿如何挖坑、播种、浇水、施肥等。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例如,幼儿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植物每天的高度、叶子的数量和形状等。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幼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为什么种子不发芽、植物叶子发黄怎么办等,引导幼儿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种植资源的多领域应用
种植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能巧妙融入多领域,助力幼儿全面发展。在科学领域,幼儿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探究诸如植物向光性、水分对植物生长影响等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数学领域里,幼儿测量植物高度、统计果实数量,将抽象数字与实际种植结合,理解数量概念,锻炼运算能力。语言领域中,幼儿分享种植日记,讲述照顾植物的趣事,提高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艺术领域,幼儿以植物为灵感,用绘画展现植物生长过程,用黏土塑造植物形态,提升创造力与审美能力。比如,幼儿画下自己种植的向日葵从发芽到开花的不同阶段,或者用黏土捏出形态各异的蔬菜。种植资源的多领域应用,为幼儿搭建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桥梁。
(三)区域互动与合作
在种植活动开展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不同区域的幼儿携手合作。例如,美工区的幼儿凭借自己的创意,绘制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植物标识牌,为种植区的植物增添独特的 “身份标识”,再将这些饱含心意的标识牌送给种植区的小伙伴;而阅读区的幼儿则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种植区的植物编写有趣的小故事,像讲述一颗小种子如何克服困难努力生长的故事,然后在集体活动中大方分享。在日常的种植活动里,教师还应鼓励幼儿们相互交流自己的种植经验和观察心得。当遇到植物叶子发黄、生长缓慢等问题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这样的互动合作,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工协作,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还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
三、种植资源的后期拓展与延伸
(一)种植成果的展示与分享
当种植的植物成熟后,组织幼儿进行成果展示。在展示区,将幼儿种植的蔬菜、花卉等摆放整齐,并附上幼儿的种植记录和观察心得。同时,邀请家长、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让幼儿有机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种植成果,分享种植过程中的快乐和收获。例如,幼儿可以向参观者讲解自己种植的西红柿是如何从一颗种子长成红彤彤的果实的,展示自己的绘画记录和文字记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种植成果分享会的组织与实施
举办种植成果分享会是对种植活动的进一步升华。在分享会上,幼儿可以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感受劳动的喜悦。同时,组织幼儿进行文艺表演,如演唱与植物有关的歌曲、朗诵关于植物的诗歌等,还可以开展种植经验交流活动,邀请表现优秀的幼儿分享自己的种植技巧和心得。此外,将种植活动中的照片、视频制作成纪念册,发放给幼儿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例如,在品尝环节,幼儿们一起制作蔬菜沙拉,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感受劳动带来的甜蜜果实。
四、结语
种植资源的前期准备、过程融入和后期拓展,不仅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未来,应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助力幼儿在自然与游戏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小坛.“幼”见春天,悦享丰收——依托种植资源的幼儿园课程深度建构[J].教育界,2023,(26):110-112.
[2]吴亚萍.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简析幼儿园种植课程资源[J].智力,2023,(25):172-175.
[3]李晓云.利用幼儿园种植资源对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J].百科知识,2023,(0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