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花草资源在创意印染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沈晓红
吴江区盛泽实验幼儿园
摘要:陶行知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数育的瑰宝,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教育资产。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揭示了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要让幼儿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再将所学知识重新用于生活中去。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生活教育;创意印染
一、在生活中寻找——体验创意印染的乐趣
(一)创意印染出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餐后吃“火龙果”时,发现它是天然的染料,颜色鲜艳无比,于是结合季节、节日或特定主题,组织印染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在春天,孩子们可以制作花朵形状的印染作品;在中秋节,可以用月亮和兔子为元素进行印染创作。孩子们还可以观察不同材料在印染过程中的变化,如颜色混合、扩散等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二)创意印染渗透于幼儿的周围环境中
幼儿园里,我们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创意印染气息的环境。染艺坊中出来的各种布匹,大的、小的、花的、纯色的,有的被做成了幼儿的裙子、布包,有的被做成了娃娃家的窗帘和桌布 ,有的被做成了涂鸦区的横幅,还有的被做成了各种工艺品,如团扇、小花、布偶等。幼儿园的环境中处处传递着创意印染的审美理念和品味,这样的环境不仅能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创意印染开展于幼儿的区域活动中
区域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同伴、内容、方式和材料进行探索与学习。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春雨过后,孩子们在散步途中捡了不少又香又艳的落花。他们将这些落花投放到美工区,于是孩子们就开启了一场拓印之旅:先把这些落花放到白布上,根据自己的喜好排列,再封上一层透明胶,然后用小锤子轻轻敲打。当所有的花瓣都敲完以后,再撕掉透明胶带,一幅春意盎然的作品就完成了!
二、在生活中行动——积累印染活动的经验
幼儿在印染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和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尝试与探索、实践与反思中逐渐积累的。
在印染活动中,幼儿最初可能只是对材料和工具感到好奇,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熟悉和掌握各种印染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幼儿最初参与印染活动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和兴趣而参与。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他们会逐渐发现印染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不过这种兴趣和动机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和鼓励。教师在印染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还需要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实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在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幼儿能够更快地掌握印染技巧,积累更多的经验。
印染活动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因此,幼儿在印染活动中的经验积累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他们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法,探索新的创作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印染技能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染艺坊里有丰富的材料和宽阔的场地。幼儿可以将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布放进染缸,浸泡以后转移到漂洗池,然后利用抽水泵将池边的“井水”打到漂洗池中,穿上雨鞋的幼儿就在里面踩呀踩,直到布上多余的颜料洗干净,就可以把布拿出来挂到架子上晾晒了。
在染艺坊进行“煮染”是大家最喜欢活动之一。“煮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它是把天然染料和织物一起煮沸,让染料渗透到织物内部并染色,最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颜色和纹理。孩子们从食堂阿姨那里要来了一篮子红苋菜叶子,他们将叶子和白布放在一起煮。土灶头生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点了无数次火没点着的经验告诉我们,树枝可不能直接用来生火,捡一些枯树叶一点就着,之后再加干树枝才能成功。煮上30分钟左右,白布就被染红了。
在这样的染艺活动中,幼儿不会觉得是在学习,反而感觉自己在玩——玩水、玩火,他们在快乐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丰富了印染活动的经验。
三、在生活中创造——提升幼儿创造的能力
在“创”的方面,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让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为了在生活中运用这一理念,我们可以将“六大解放”作为一种方法或工具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具体来说:
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思考和想象。这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创意印染活动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模式,它来源于幼儿园染艺坊的生成活动,是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之上,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作为创意印染的实施者,他们带着勇于实践创新的热情和自信出发,将自己的已有经验当作根,以这经验为基础发生的知识当作枝,再将别人的知识接上去,一旦学会了灵活运用,就变成了自己新的知识和经验。
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能够亲手实践和操作。这要求我们在教育中注重实践环节,让幼儿亲自动手去尝试、去实践。创意印染活动中大都以动手操做为主,哪怕他们寻找到的花草资源不能印染出很好看的颜色、哪怕印染的步骤有所遗漏,导致最后失败了,那又能怎样呢?我们还是会让幼儿自己尝试、大胆动手,把发展的机会给予幼儿。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能够观察到更多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如大家在扎染的时候,发现最后的作品都不一样,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比对,找到了原因:与捆绑的方式有关系、与捆绑的松紧有关系、与白布的湿度有关系、与滴上去的染料量有关系。
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和交流。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比如在评价作品时,幼儿先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然后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名称、运用了哪些印染工艺和材料等,还可以请幼儿说说喜欢某件作品的原因,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有的幼儿说得很详细、很流畅,有的幼儿说得不太合理也算恰当,但是没关系,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与温馨的环境,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力求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
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我们争取把时间还给幼儿,他们可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着他们喜欢的印染活动:收集花草资源、提取天然染料、进行印染加工、作品展示......其中,一些简单的活动他们能独立完成,而一些工艺比较复杂步骤和环节,他们会自发组队,进行合作。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他们愿意全身心投入其中进行探究,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这样他们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些创新、多一些感悟。
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人与人在现实生活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小摩擦,解决这种摩擦是一种受教育;我园花草资源丰富,和幼儿一起观察花草变化、了解花草的长势、认清各种花草的名称特征,为幼儿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是受教育的一种。带着孩子们一起调查园内的花草资源,建立花草资源库,将幼儿园的“花草资源”与“创意印染”结合起来开展,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受教育。
我们反对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方式,强调儿童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和成长。利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去创造,更需要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追求真实、活泼的教育环境,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在做中学习,才能真正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参考文献:
[1]廖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J].神州印象, 2018.
[2]陈安伸.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21):2.
[3]侯轶菡.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