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美术生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探究

作者

骆湛丽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广东省惠州市 516100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语文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提升核心素养,也正逐渐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键途径。本文以《边城》整本书项目式阅读为案例,详细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美术生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并有效提升文学素养与艺术创造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项目式学习  高中美术生

高中美术生除了对美术有着浓厚兴趣、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外,在个性、自我意识与情感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美术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模式,逐渐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项目式学习起源于美国的教育实践,其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需要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通过实践活动和互动交流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则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劣势,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对于高中美术生而言,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具有独特的适用性。首先,美术生注重形象思维,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项目式学习能够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和创作空间,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其次,项目式学习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有助于培养美术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最后,项目式学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反映美术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在高中美术生的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落实。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呢?

基于高中美术生以及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的特点,笔者结合选择性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选读书目《边城》,来具体阐释整个教学过程。

一、项目准备

(一)确定项目目标

在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中,首先要依标教学。新课标提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应围绕设计多样化的阅读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情境、构建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展开。其次,结合教材建议。教材通常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综合素养。再者,要考量《边城》自身的特点。这部诗化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的风土人情,情节质朴而深刻,人物形象鲜活而独特,主题意蕴丰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还需关注美术生的学习需求。美术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在文学阅读中往往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去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将文学作品中的画面感与自己的美术创作相结合,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项目式阅读的过程也是团队协作的过程,美术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综合以上课标要求、教材建议、《边城》的特点以及美术生的学习需求,可以确定如下项目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细致分析人物形象,准确理解作品主题,夯实文学阅读基础。

2.借助《边城》的美学魅力,提升美术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更多文学元素。

3.通过项目式阅读的团队合作模式,培养美术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这些目标既契合文学阅读的一般规律,又突出了美术生的专业特色,能够有效促进他们在文学与美术领域的协同发展。

(二)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是项目式阅读的关键,它贯穿于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首先,项目主题的选择应以项目学习目标为依据,聚焦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美术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其次,项目主题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美术生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元素的探索热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内驱力。此外,还应考虑项目主题的可行性,确保主题既具有挑战性,又能使学生在现有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有所收获。

美术生通常对视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知能力。他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发现独特的美。然而,在阅读《边城》这样一部文学经典时,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将文学中的艺术元素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深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美术生的学习特点和《边城》的艺术特色,我们确定了“《边城》中的艺术世界”作为项目主题。这一主题旨在引导美术生从艺术角度解读《边城》,关注小说中的端午节、赛龙舟等人情风俗,湘西茶峒小镇清澈的小溪、蜿蜒的河流、月光、竹篁、鸟雀等自然景观,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构思的艺术特色。这一主题的选择,能够激发美术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为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平台。

(三)创设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是项目式学习中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探究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发问题,设置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项目实践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依据《边城》项目学习目标及项目主题,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任务:

学校即将举办一场“文学作品文化艺术节”,要求美术生班级制作一份《边城》艺术解读手册。这份《边城》艺术解读手册可以包含几个方面:1.小说情节插画:选取《边城》中的关键情节,绘制插画,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展现小说的情节发展。2.人物形象设计:设计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如翠翠、傩送等,通过服饰、姿态、表情等细节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3.艺术风格分析:分析《边城》的整体艺术风格,如田园牧歌式风格、湘西边城的地域特色等,并结合插画和人物设计进行说明。

《边城》是高二学生的选读书目,许多美术生在阅读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如何深入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如何在手册中全面展示《边城》的艺术魅力?通过这一情境任务的设计,能够将美术生的阅读与创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其文学素养和艺术创造力的双重提升。

二、项目实施

(一)整体梳理

学生分组阅读《边城》,每组负责梳理一部分情节并绘制情节流程图,可视化呈现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关键场景。如第一组梳理翠翠与祖父生活场景,第二组梳理翠翠与傩送初次相遇,第三组梳理天保与傩送竞争关系等,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小说情节结构,为后续分析打基础。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线索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人物关系如翠翠与祖父、翠翠与傩送、天保与傩送等,助力学生清晰理解情节发展脉络。

(二)细读圈画

在整体梳理《边城》情节的基础上,学生需细读关键章节与段落,聚焦人物、环境描写等艺术性语段,通过圈点批注的方式,标注精彩语句与艺术手法。如描写翠翠的“沉默”“害羞”“腼腆”等词汇,展现其性格及对爱情的懵懂期待;翠翠与傩送端午节相遇时,作者如何利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呈现两人微妙情感。学生可分组分享圈画成果,深入探讨作者细腻笔触下的人物内心与情感变化,以此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深入理解小说艺术特色,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三)资料助读

为深入理解《边城》的艺术特色,学生需查阅学术著作、评论文章等研究资料,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艺术解读,拓宽视野和思路,并撰写读后感记录阅读体验与思考。教师在此阶段提供推荐书目和文献资源,如《沈从文传》《中国现代文学史》等书籍及学术期刊论文。引导学生关注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背景与文学风格,通过资料了解其对湘西乡土文化的热爱及对人性、自然、社会的洞察,从而全面理解《边城》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文学研究兴趣。同时,组织文献分享会,让学生分享查阅资料并讨论其对理解《边城》的帮助。

(四)迁移运用

在掌握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艺术创作中。他们可以为“文学作品文化艺术节”设计海报、展板等宣传材料,将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这一环节不仅有助于美术生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还能促进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可将小说中的关键场景转化为插画作品,通过色彩、构图等视觉元素展现小说的情感和氛围;可以设计《边城》的插画、海报或展板,通过绘画、剪纸、拼贴等艺术形式展现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过程。

三、项目展示与评价

(一)展示交流

各小组完成《边城》艺术解读手册后,可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分享创作成果与思路,并接受其他小组提问、评论与建议,以相互学习借鉴,拓宽创作思路。教师提供展示指导,强调逻辑性与清晰度,确保观众理解创作意图。例如,在展示交流会上,学生可展示《边城》插画作品,分享色彩与构图如何展现小说情感与氛围,借此培养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多元评价

为了全面反映美术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本研究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他评。自评要求美术生反思创作成果,指出优缺点;他评由其他小组评价对方成果与贡献,教师评依据创作成果、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评价。评价注重过程性与表现性结合,关注成果及创作过程思考实践。教师提供评价标准与指导,设计评价表涵盖参与度、团队协作、创新实践、跨学科学习、作品质量、成果展示、报告反思等维度。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填写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以助学生了解学习成果不足,培养自我反思与批判性思维。

四、项目完善与总结

项目的完善与总结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还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各项目小组需结合成果评价量表,深入反思并完善小组的项目成果,同时总结自己在项目式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各小组成员也应对照过程性评价量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获取准确的自我认知。在肯定自身进步的同时,反思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总结新的阅读体验与感悟,以及新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做到由读《边城》这一本书,到自主构建起阅读这一类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于课标以及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开展适合高中美术生的整本书项目式阅读教学,并以《边城》为例进行实践。结果显示,该教学法显著提升了美术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创造力,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小说结构与特色,激发了阅读兴趣和创造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艺术创作。然而,研究样本和时间有限,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延长周期,以全面评估教学效果。此外,可探索项目式阅读在其他板块的应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形成更完善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