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杨琴琴
永登县苦水镇大路小学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基于整体视角设计完整教育引导方案的新型教育手段。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展开教学工作时,需要考虑相关课程的共性,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设计完整的教育引导方案。教师要让学生在多篇文本的对比分析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认知程度,构建完整的大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关键词:大单元视域;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构建完整的教育引导方案。它能够让学生在较长时段的学习中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深度理解相关单元知识的要点。同时在构建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理解知识内涵,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探究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希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够不断总结大单元教学的经验,有效调整教学的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整合大单元知识素材时,需要考虑这些知识内容的特点,要找到知识之间的共性,从而有效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然后教师再以目标为基础去设定大单元教学方案,学生才能够在目标的引领之下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从整体视角去掌握知识要点。教师在构建目标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综合情况,相关目标应对应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才能够在目标的引领下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这几篇文章整合在一起,继而展开大单元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根据这几篇文章的共性,将大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完成自主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学习这几篇文章当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故事情节,体会几篇文章中的精神内涵。明确了目标后,教师就可进一步展开大单元教学工作,让学生集中分析这几篇文章中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将故事内容复述,在系列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大单元知识要点,继而理解神话故事的叙述方式和精神内涵[1]。
二、构建合适的大单元情境
合适的大单元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到单元知识时更具代入感,可以体现出大单元课程的趣味性,学生们也能够深入单元情境,更好的去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内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古诗词知识、励志故事、现代诗歌,这些知识内容都与国家情怀相关,教师在找到知识共性之后,可以通过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心。教师可以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该单元的人文主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视频内容可以呈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风采,可以展现戍边战士保家卫国的气魄,可以展现革命战争年代,青年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也可以展现梅兰芳等有志之士的民族气节,这些视频内容汇集了无数英雄的美好精神面貌,能够让学生增加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含义的理解程度。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继而完成大单元知识的深度探究过程[2]。
三、布置任务和单元汇总
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任务为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经验。教师也要进行有效的大单元教学评价,教育汇总单元教学成果,方便教师后期调整教学方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例如,仍旧以上述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课程教学为例子,教师在构建了合适的大单元教学情境后,就可以布置系列学习任务,先引导学生们统一学习该单元当中几篇文章的基础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分析文章中的精神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组别的兴趣和倾向,选择《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这几篇文章进行学习,学生们需要从文章的大概内容,重要词汇、短语知识,精神内涵等角度展开分析和探究过程。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清单,让学生按照清单上的任务展开学习和交流,然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现小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小组汇报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让每个小组去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以此汇总单元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大单元教育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需要根据单元知识的特点构建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这种基于具体情境下的大单元教育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增加对大单元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最后通过展开大单元教学评价汇总学生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许纯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1):005-008.
[2]庞永东.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24(1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