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策略

作者

哈斯巴特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其贡献或者作用也日益突出。基于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探究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生活目标、改善学生自卑心理以及培养学生集体观念的具体策略,希望以下内容可以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其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扎实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心理发展;健康教育;实践总结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个性鲜明、追求独立,开始关注自身形象且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三大环境的影响,他们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具体来说,中职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个体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学生的某个心理问题会反复出现,并且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也不相同,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教育者,应当秉持勇于创新、不断突破的理念,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在正确认识学生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矛盾并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并引导学生改正不良心态,以此来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专业人才。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中职生正处于思维发展以及价值观完善的重要阶段,他们已经步入青春期,虽然不会再像儿童一样单纯的模仿他人,但是学校环境以及教师的行为还是会对他们产生一定影响。对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此来引导学生梳理积极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理想。

首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决策者,校长以及校委会成员要承担起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责任,根据党中央以及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构建德育教育校本课程,并且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然后,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珍惜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并积极参加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会议,并在会议上针对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提出意见以及倾听其他教师的案例,以此来逐步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最后,教师要明白自己需要和学生直接并且长时间的接触,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并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来说,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以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学生并开展教育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在某些方面做到和学生“步伐一致”,例如在食堂就餐时,做到有序排队以及“吃多少拿多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结合小组学习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工作方面,学生都要面对集体这一概念,如果学生不能适应集体,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对此,教师需要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彼此,让他们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收获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总结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以此来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好基础。

首先,对于刚步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由于校园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变化,很多学生会产生孤独感、失落感甚至自卑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利用课下时间或者利用现代社交软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孤独感和失落感;然后,教师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学习,并且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彼此了解,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

三、基于家校共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此,教师要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出发,利用好家长会或者班级群会议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帮助他们了解一些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观念。当然,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利用好电话访问或者线上私信的方式和学生家长尤其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以此来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比如引导家长建立平等、舒适的家庭环境,或者让家长认识到隐私的重要性并且做到尊重孩子的隐私,以此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帮助他们以更积极、更恰当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以及融入到将来的社会工作当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技能扎实、道德品质高尚的技术型人才,所以中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帮助他们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经验,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结合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征通过心理辅导以及家校共育为学生构建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微. 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策略[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0(10):99-100,112.

[2] 陈南苏,王远霞.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4):59-60,66.

[3] 杨晓平,刘青. 浅析学校家庭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策略[J]. 魅力中国,2021(3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