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水表在城市节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毛杰

涟源市腾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417100

一、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用水量巨大,节水管理对于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至关重要。传统的水务管理模式在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满足城市节水管理的精细化需求。智能水表作为物联网技术在水务领域的重要应用,能够实现用水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为城市节水管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智能水表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

2.1 工作原理

智能水表主要由基表、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基表用于测量水的流量,其工作原理与传统水表类似,常见的有机械旋翼式、电磁式、超声波式等。传感器负责将基表测量的流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准确的用水量数据。通信模块则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NB-IoT(窄带物联网)、LoRa(远距离无线电)、4G 等,将用水量数据传输至水务管理平台或用户终端。电源为智能水表各部件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一般采用电池供电,以确保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例如,电磁式智能水表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电流体(水)在磁场中流动时,会切割磁力线,从而在与磁场和流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检测这个电动势,就能精确测量水的流量。超声波式智能水表则利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关系来测量水流量,通过测量超声波在顺流和逆流传播时的时间差或相位差,计算出水流速度,进而得到用水量。

2.2 技术特点

智能水表具备高精度计量、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远程监控与控制以及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核心技术特点,为城市节水管理提供强大支持。在计量方面,其采用先进传感器技术,相比传统水表精度大幅提升,电磁式可达0.5 级及以上,超声波式兼具高精度、低功耗等优势,保障水费结算公平性与数据准确性。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借助无线通信网络,替代人工抄表,高效精准地将用水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便于及时掌握用水动态。远程监控与控制则能实时发现漏水、偷水等异常行为,并在必要时远程开关阀门,避免水资源浪费。此外,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用水数据,可挖掘用户用水规律,为用户定制节水方案,也为城市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智能水表在城市节水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3.1 居民用水管理

3.1.1 精准计量与水费结算

智能水表的高精度计量功能,使水费计算更加准确清晰。居民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其他终端设备实时查看自家的用水情况,每一次用水的时间、水量都一目了然。这不仅减少了因计量误差导致的水费纠纷,还促使居民更加关注自己的用水习惯,主动节约用水。

3.1.2 用水行为分析与节水建议

基于智能水表采集的用水数据,水务管理部门或相关服务平台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居民的用水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居民的日常用水高峰低谷时段、不同季节的用水量变化等规律,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节水建议。如在用水高峰时段提醒居民合理安排用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根据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和用水习惯,推荐合适的节水器具等,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降低用水量。

3.1.3 漏水检测与预警

智能水表通过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水流变化情况。一旦检测到异常水流,如漏水引起的小流量持续变化,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将信息传输给水务管理部门和用户。这使得漏水问题能够在早期被发现,及时进行维修,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2 工业用水管理

3.2.1 生产过程用水监测与优化

工业企业是用水大户,智能水表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用水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准确记录每个生产环节的用水量。企业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找出用水效率低下的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生产流程,调整用水策略。例如,工业园区在引入智能水表后,通过对用水数据的分析,发现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于是,园区管理部门与企业合作,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优化了用水流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工业园区的整体用水量下降了 15% ,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3.2.2 用水成本控制

智能水表为工业企业提供了详细的用水数据报告,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准确核算用水成本。通过分析用水数据,企业可以发现高成本用水的原因和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用水成本。如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避开用水高峰期,以享受较低的水价;对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新鲜水的取用量等。

3.2.3 水资源循环利用管理

在一些注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企业,智能水表可以分别对生产用水、回用水和排放水进行计量监测,帮助企业掌握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利用情况。通过对不同环节用水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优化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提高回用水的质量和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3 公共用水管理

3.3.1 城市绿化与景观用水管理

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在城市公共用水中占有较大比例。智能水表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绿化灌溉、喷泉、景观湖等景观用水设施的用水量,并结合气象数据、土壤湿度等信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合理调整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精准灌溉和景观用水的合理调配。避免因过度灌溉或不合理用水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同时保证城市绿化和景观效果。例如,在某城市的公园景区安装智能水表和智能灌溉系统后,通过对用水数据的分析和智能控制,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景观用水成本降低了约 20% 。

3.3.2 公共建筑用水管理

对于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智能水表可以对其内部的用水设施进行分户、分区域计量监测。通过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用水数据,发现公共建筑中存在的用水浪费问题,如卫生间水龙头长流水、公共浴室用水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如安装节水器具、加强用水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提高公共建筑的用水效率,降低用

水量。

3.3.3 消防用水管理

智能水表在消防用水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时监测消防管网的压力和流量,及时发现消防管网中的漏水、损坏等问题,保障消防用水的安全可靠。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准确记录消防用水量,为后续的消防评估和水资源调配提供数据支持。

四、智能水表应用案例分析

4.1 上海智慧供水系统中的智能水表应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上海积极引入物联网智能水表,构建智慧供水系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采用了基于 NB-IoT 技术的物联网智能水表,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水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这些物联网智能水表不仅具备高精度的计量功能,还能实时监测水压、水质等关键参数。相关部门搭建了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对物联网智能水表传输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平台能够深入了解用户的用水习惯和需求,实现精准的供水调度和管理。

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供水管理效率方面,远程抄表功能使抄表工作变得高效准确,大幅减少了人工抄表的工作量和误差,抄表效率提升了 80% 以上。通过对用水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供水管道的漏水问题,水资源漏损率降低了 20% 左右,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在用户服务方面,居民可以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看用水情况和缴纳水费,极大地提高了用水的便捷性和透明度,用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4.2 成都智能化水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智能水表应用

成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智能水表的应用,侧重于打造智能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成都采用了多种类型的智能水表,包括电磁式、超声波式等,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用水计量需求。通过建立智能水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水务、环保、住建等多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水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城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这一项目有效提升了成都的水资源管理水平。通过对用水数据的分析,合理调整了供水区域和供水时间,实现了水资源的均衡分配,保障了城市的供水安全。借助智能水表的实时监测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多起水质异常事件,确保了居民的用水安全。通过推广智能水表,居民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人均用水量下降了 10% 左右,促进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智能水表在城市节水管理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5.1 面临的挑战

智能水表在城市节水管理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①技术标准不统一问题突出,不同厂家产品在技术标准、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上存在差异,导致互联互通困难,影响数据共享与统一管理,阻碍智能水表推广。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形势严峻,智能水表采集的用户用水数据含隐私信息,若安全措施不足,易发生数据泄露、篡改与滥用,降低用户信任,且数据传输面临网络攻击风险。③建设与维护成本较高成为普及阻碍,智能水表采购、安装及后续维护资金投入大,先进功能水表价格更高,安装需改造管道设施,电子部件和通信模块故障维修依赖专业人员,增加成本,限制经济条件有限地区或企业的应用。 ④ 用户接受度与认知度不足,部分用户对智能水表功能优势了解匮乏,质疑计量准确性,且习惯传统抄表缴费方式,对新型管理方式存在抵触,影响推广效果。

5.2 应对对策

针对上述挑战,可采取相应对策。 ① 加强技术标准制定与统一,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规范管理,明确智能水表功能、精度、安全等指标,统一技术标准与协议,鼓励企业按标准生产,建立产品认证制度,提升市场产品兼容性与质量。②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应双管齐下,技术上采用加密、访问控制、网络防护等手段,管理上完善制度,明确各环节安全责任,加强人员培训。③优化成本控制与运营模式,通过优化采购、合理规划安装降低前期成本,建立智能化运维系统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并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等创新模式,减轻资金压力。④加强宣传教育与用户服务,利用多种渠道普及智能水表知识,展示其精准计量、实时监测等优势,同时完善用户反馈机制,提供操作指导与培训,增强用户信任与满意度,推动智能水表广泛应用。

六、结论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持续深化,智能水表在城市节水管理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智能水表的计量精度与功能拓展性,实现更精准的异常用水识别、用水行为预测,助力城市构建动态化、精细化的节水管理体系。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难题,通过分布式存储与加密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此外,智能水表的推广应用离不开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协同合作。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推动老旧水表智能化改造,加速行业标准的统一;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模块化设计与规模化生产,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社会各界则需共同营造节水氛围,通过科普宣传、节水奖励等方式,提升公众对智能水表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当技术创新与社会共识形成合力,智能水表必将成为城市节水管理的核心利器,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刘思晴, 解迎刚, 辛博伦, 等. 基于NB-IoT 智能水表的家庭用水智能监控[J]. 物联网技术 ,2022,12(08):19-21.

[2] 池宸星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节水智能监管 [J]. 东北水利水电 ,2021,39(01):68-70.

[3] 马春阳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表系统在节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OL].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1)[2024-01-01].

[4] 伍思琪 . 基于 NB-IoT 技术的城市节水监督管理平台设计 [J]. 江西通信科技 ,2024,(03):36-39+42.

[5] 沈洋 , 邹明伟 , 左英姣 , 等 . 基于智能电磁水表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设计 [J]. 仪器仪表用户 ,2023,30(04):16-21.

[6] 李永祥 . 智能水表在给排水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 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 .nullnullnull,2024.

作者简介:毛杰(1979.12-)男,汉族,娄底涟源,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给水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