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姚春华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516083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此趋势之下,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在高效的课堂构建中提升教学质量,并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同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点拨、启发、拓展和升华,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作为学生必修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部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下面探究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教学至关重要,它涵盖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综合培养.其中,数学抽象能力是基石,教师需引导学生提炼概念,深化理解.逻辑推理能力亦不可或缺,通过归纳、类比等提升思维.此外,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以直观想象助解抽象概念;数学运算为基本技能,数据分析培养处理与决策能力.这些核心素养共同构成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师应以此为导向,创新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全面成长极为关键,这不仅契合新课标的需求,更体现了对学生未来的深度关怀.通过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如数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等,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将逻辑与理性融入日常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这一过程不仅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更为他们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
2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2.1引入生活化场景,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抽象思维作为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为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抽象能力,教师需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地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融合,引导学生顺利过渡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可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辅助教学,通过天平模型阐释方程的解法,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天平一端移除一定重量的物体,另一端也作相应的调整,天平是否还能维持平衡?引导学生将天平的平衡变化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两边进行相同操作后的相等关系.同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数值对等式的影响,鼓励学生运用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推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假设.此外,还可以引入具体的方程,让学生将天平的变化与等式的变化相联系,思考如何通过操作求解方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从日常现象中探索数学规律,并通过生活化的学习方式,积累更多数学经验,体验数学规律抽象化的过程,
2.2加强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的灵魂。为了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和归纳思维。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需要逻辑推理的题目,如证明题或推理题,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推理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推理路径,使逻辑推理成为一种自觉的思维习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引入实例,如抛硬币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记录频率,最后归纳出概率的初步概念。随后,设计一系列推理题目,如“若某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趋于稳定,试推断该结果的概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频率的波动中寻找规律,尝试演绎出概率的定值。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推理路径,相互质疑,共同完善。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逐渐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步步为营,推导结论。最后,全班分享环节,教师应细致点评学生的推理过程,指出逻辑漏洞,鼓励学生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推理路径,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2.3小组合作探究,培养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计算是数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常见形式,要求学生依据明确的计算法则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一过程深刻把握问题的核心,促进学生学习运用数学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充当辅导者角色,共同营造积极的数学学习氛围.学生自主探索掌握数学概念,并将这些概念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增强数学计算技能,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2.4全面评价覆盖,升华核心素养,推进高效课堂构建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转换方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优化改进策略,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小组讨论中的活跃度、推理实验验证中的参与度等。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培养沟通和协作能力。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课后总结以及思维拓展进行评价,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握课堂的核心要点,并进行深入思考,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升华。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水平,更为学生全面发展数学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这一改革实践仍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银.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绿色课堂”有效性探析[J].教书育人,2022(34):19-21.
[2]禚汉国.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22.
[3]杨勇.依托高效设问,引领核心素养高效发展[J].华人时刊(校长),202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