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校园体育活动 提升学校体育文化
曾福平
东莞市东城中心小学 523120
摘要: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精神风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体育承载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重要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运动员参与的项目,它应该成为一个人终身的一种文化素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健康完美的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活动;体育课程;体育文化;
一、落实体育课程,是提升体育文化的前提
在传统的思维中,人们觉得语文、数学、英语才是重要的,体育课是“次科”,可有可无,因而出现体育课程形同虚设,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的情况。随着国家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如果不在日常体育课程中扎根,是没法达到这个目标的,因此,我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硬件建设等方面,为体育课程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任何人不得随意挤占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待遇一致,体育课程“千年老二”的地位得以改变。
二、开展体育活动,是提升体育文化的重点
除了常规体育课程的落实之外,我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大课间、体育节、教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师生提供活动的平台,促进身心健康。
(一)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活动,是常规体育课程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它打破了传统的课间体育形式,活动时间增长,形式多样,组织形式灵活,广受学生喜爱。我校因地制宜,开展以跑操、球类、跳绳类、毽子等多种形式的大课间活动,有场地划分,有指导教师,在音乐的配合下,全体师生活动起来,整个校园洋溢着生机和活动。大课间活动对调节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体育节活动
体育节,作为我校每年开展的“六节”(注:另外“五节”为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活动之一,是深受同学们欢迎的,体育节已经成为增强凝聚力,加强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精神的重要谋介,在体育节举行之前,各班积极谋划,挑选运动选手,自主训练,组建“啦啦队”等等,都是为了在体育节中一展班级风采,每年的体育节,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体育苗子。一些平时学习困难,比较自卑的同学,也有机会在运动中一展所长,被老师发现闪光点加以鼓励,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教工体育活动
为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缓解繁重的工作压力,促进教职员工之间的交流,我校会定期开展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既有展示教师个人的实力和活力的项目,也有展示集体协作、团队精神的项目,有定时投篮、运球接力、拔河等,有好的身体素质就没有好的工作状态,通过举办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目的在于鼓舞士气,愉悦身心,增强体质,凝聚力量。有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通过开展运动会,让教职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实现“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三、发展特色体育,是提升体育文化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发展。目前不少学校为了在竞赛中获得荣誉,把所有精力和资源用在培养少量的特长生和兴趣小组上,就认为是具有体育特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体育特色学校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形成有效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校的体育工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的学校才能算得上体育特色学校。
(一)扎实抓好体育常规
体育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基础,学校从建立常规的体育教学管理机制入手,学校教导处、体育科组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从体育教师的备课、上课、研讨、训练等方面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常规进行了规范。使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在学校得到较好地落实。
首先在体育教师队伍配备方面,学校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田径、球类、射击等方面都有专长的对口教师,专业能力比较强,同时他们爱岗敬业,长期不辞劳苦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为创办体育特色学校创建了良好的基础。
在训练过程中,科学安排训练项目,同时结合每一个队员的专业特长及个性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手段,避免拔苗助长,确保每一个队员训练水平安全、健康地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重视队员的思想动态,及时鼓励安慰,同时加强与班主任、家长沟通,形成合力。在比赛环节,着重关注队员的实战能力及比赛经验的积累,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在总结调整环节,着重对训练、比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同时为今后更好、更科学地进行训练和比赛。
(二)有效提高体育教研
学校创建了集体备课制度,每周设定探讨时间,全组人员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义、疑心或经验、建议,能一起探讨交流。积极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展示课,学期初,对各人上课的时间,内容进行安排,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常规教学的质量提高。
由于学校重视体育工作,近年来,体育教育教学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参加市、街道等组织的各类体育竞,满载而归,更重要的是,学校逐步形成了人人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每天清晨、课间、放学后,都可以看见师生们运动的身影,这就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
(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根据校情,策动全体体育教师的聪明,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辑了《快乐篮球》校本课本,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对该教材进行了印制,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篮球运动作为遍及所有小孩的运动,人人参与,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下群众基础。
四、人人积极参与,是提升体育文化的保障
发展全民体育运动,让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并带动辐射到周边的居民,形成一种“共同参与,全民健身”的氛围,是提升体育文化的保障。为了保障周边居民体育活动的需要,我校在体育场地、体育设施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在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共享体育场地和设施。
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堪称是精神文化的大舞台。有了校园体育文化,就营造出教育的氛围,增添了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