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
徐文文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引言:立德树人是当前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肩负着传承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责任。而当前小语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现状较差,利用不好会导致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渗透不足,从而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针对这方面开展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非常必要并且十分迫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资源开发的现状
1. 资源开发意识薄弱
从立德树人角度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德育资源开发的意识。有些老师对于德育资源不够重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德育要素。使德育资源开发、运用不到位,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德育资源开发的浅尝辄止、流于形式也让德育无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影响德育的实际效度与深度。
2. 资源开发形式单一
从立德树人角度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德育资源开发的意识。有些老师对于德育资源不够重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德育要素。使德育资源开发、运用不到位,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德育资源开发的浅尝辄止、流于形式也让德育无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影响德育的实际效度与深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资源开发的策略
1.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内容自然地融入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教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德育元素,实现德育与语文知识的有机结合。
例如,教师教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可以通过揭示圆明园当年的历史背景来使学生认识到当年中国的落后和西方列强的野蛮与残暴,领悟到中华民族曾经遭受过的巨大屈辱与痛苦,有效地引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结合具体事例着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意图所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远大志向、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最后介绍圆明园是富有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名园及文物的价值— —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在后续环节中学生对圆明园被焚毁的了解必然会激发出痛惜之情,从而产生悲愤之情,由悲愤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德育资源
要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就要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样的德育资源,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和网络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德育信息,给学生呈现更直观的内容,增强他们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开拓他们的视野。
例如,对《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狼牙山的照片和视频,从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他们了解五壮士战斗发生的环境与背景,之后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了解五壮士舍身报国的英雄事迹,使学生体会本课的教学意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片段让学生体会五壮士顽强无畏、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在线课程平台搜寻加入一些优秀的德育教育资源,如:英雄人物访谈、历史事件专题讲座等等。
3.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德育资源
立德树人不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社会活动中开展德育也同样不可少,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拓宽德育资源的有效方式。小学生可由语文老师带领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通过社会实践体会德育力量,提高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做有责任感的人。
例如,学完《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可组织“红色故事进社区”活动,号召同学们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英雄事迹,把爱国主义精神送进社区里,也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老师带学生们去革命纪念馆里面看一看有关小英雄雨来的内容吧,让他们去感受下小英雄们生活的年代背景,看看他们背后的小英雄的事迹,再听下讲解员娓娓道来那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故事,体会革命先烈为国英勇就义,为国无畏杀敌的事迹,然后再带着自己所见、所闻,在社区里面,让一些大哥哥大姐姐成为活动小讲解员,去将关于小英雄雨来的感人故事和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大家。
结束语: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形势下,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德育资源如何更好地被发掘出来,并将德育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道德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掘德育素材去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 娟 . 立 德 树 人 背 景 下 小 学 语 文 德 育 的 路 径 探 析 [J]. 吉 林 教育 ,2025,(04):30-32.
[2] 李顺福 .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与德育的融合 [J]. 吉林教育 ,2024,(3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