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

肖淋瑗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8300

前言:随着各类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也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培养发展技术技能人才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中职英语教学还存在与职业脱节,或者是信息化应用不够等情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既可以将传统课堂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也可巧用各类技术手段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优化教学成果。

一、优化教学目标制定

要围绕语言、职业、素养这几个层面来制定教学目标,语言能力方面:要做到对基础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技能的熟练掌握,满足中职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职业应用方面:围绕专业特点,强化特定场景下语言沟通与应用能力培养。如,产品英语介绍等;核心素养方面:通过布置职业场景任务,或者是引入跨文化交际案例来发展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和文化意识等。

二、完善英语课程设计

首先,对于线上预学来说。要注重学习资源的分层推送。可借助智慧职教、学习通等信息化平台来进行预学任务包的发布,其中涉及主题情境动画、微课视频等内容。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将单词发音动画、基础语法讲解微课内容提供给学生;而对于侧重于职业需求的学生,则可以将一些专业领域的英语对话音频,或者是行业英文咨询摘要等资源提供给学生。另外,还要紧紧围绕与预学内容来进行开放性问题设计。如“如果你是酒店的前台,怎样用英语去回应外宾的投诉?”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是以小组形式来进行线上讨论来梳理思路,让学生带着这些开放性问题来开展课堂学习[1]。

其次,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一方面,可进行职业场景任务化教学设计。联系真实的职业场景来进行课堂任务设计,基于“项目式学习(PBL)”来推进课堂学习。比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就可联系学生现阶段的知识经验来进行“跨境电商产品推广”项目的设定,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主动尝试完成产品英文卖点提炼、英文短视频校本的撰写,还有直播带货英语模拟等各类任务,在此期间,教师要围绕具体情况提供实时指导,将语言纠错、商务礼仪讲解自然融入。另一方面,应注重多元互动增加理解。通过信息化工具的灵活运用来增加英语课上的互动交流。比如:借助希沃白板来组织学生开展“单词抢答竞赛”“句子拼图游戏”。在课堂上可通过分组投屏展示,或者是随机点名等不同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最后,对于线下拓展来讲,应注重实践环节的精心设计,促进学生素养能力的综合发展。借助线上平台来做好巩固与拓展设计。可将具有层次化特征的作业内容发布到平台上,然后借助 AI 语音评测工具来进行口语发音等问题的自动反馈;另外,要重视校企协同实践优化。围绕企业对人才提出的需求,为学生争取更多参与真实职业场景实践活动的机会,如,企业英文资料翻译等,并邀请行业导师来给予点评,为实现学用结合提供支持[2]。

三、重视实施路径优化

实现技术工具的科学选用。在学习管理平台上,可选择腾讯课堂等适合中职教学需求的平台,将各类资源及时推送给学生,做好任务管理;在智能辅助工具上。可将 AI 翻译工具、虚拟仿真软件等工具恰当引入英语课堂,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支持。

教师应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成引导者。教师应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可借助视频观看时长等线上预学数据的分析来做到对学生薄弱点的有效把握,为后续课堂教学重点调整提供参考。同时,然后基于职业场景来讲具有一定挑战性、趣味性的任务设计出来,让学生获得更多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应用英语语言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做出细致观察,针对学生遇到的语言、思维障碍来提供个性化指导。同时还要在线上及时的恢复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实现学习资源的及时推送补充,以

此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发展需求[3]。

学生要摆脱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在预习阶段要主动完成线上任务,将产生的疑问认真记录下来;课堂学习中要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场景模拟当中,主动进行学习成果的分享;拓展上,要结合职业兴趣来自主开展拓展学习,如,关注行业英文公众号等。

四、注重评价体系构建

可围绕线上数据、课堂表现、实践成果来进行三维评价体系的构建,除了终结性考试,更要重视过程性与应用性评价的有效实施。线上学习上,要围绕预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业完成质量,还有线上讨论参与情况做出评价指导;课堂表现上,要从小组任务协作情况,以及语言应用的准确性、课堂互动积极性这几个方面来提供评价指导;实践成果上,要着重围绕英文资料翻译的准确率等实践任务完成质量,以及职业场景项目作品等方面入手去优化教学评价。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中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尊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发挥职业导向。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密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围绕岗位需求来对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形式做出合理调整,以此来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为此,中职院校应注重现有资源的全面挖掘与整合利用,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出持续优化,以此来为之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珍 , 席君 . 基于 BOPPPS 教学模型的中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以“Ding Butchers an ox”一课为例 [J]. 安徽教育科研 , 2025, (06): 32-34+80.

[2] 孙亮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英语教师 , 2024, 24 (04): 115-118.

[3] 于淼 . “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中旬刊 ), 2024, (01):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