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在票务管理课程中的实施路径
孟小梅
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一、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在票务管理课程中的积极作用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按照企业需求来设定课程目标,将各方资源整合起来推动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能够准确对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岗位的核心需求。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全面掌握票务管理的专业理论,还可以借助城市轨道票务管理的真实案例分析、项目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实践经验,从而全方位提升其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操作能力。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的实习生在经过校企联合培养之后,在实际工作当中能够独立应对早晚高峰大客流的复杂业务状况,这明显改善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企业实习时,学生深入了解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内容及运行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自身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等,给未来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根基,还明显改善了就业情况和发展潜力。在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下培养的高素质票务管理人才,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占据明显的优势。此类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着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想,能够灵活应用新技术、新观念来优化轨道交通票务信息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在票务管理课程中的实施路径
2.1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能和业务流程,把课程内容融合成若干个有机联系的教学单元:基础理论单元着重讲解票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轨迹以及轨道交通票务政策法规(如票务规则等);系统操作单元针对主流票务平台,比如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城市交通一卡通系统等展开全面分析;服务营销单元围绕乘客关系管理和大客流票务组织策略实施专题训练;数据分析单元致力于票务数据采集技术、客流预测模型、异常交易分析的研究,目的在于借助科学手段优化票务运作效能。各个单元都有清晰的学习目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保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进而推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2.2 创新应用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依靠具体工作任务去引导,目的在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实践的程度。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里,校企双方联手开发票务管理课程中的实践任务模块。以轨道交通节假日大客流票务保障为例,形成票务预案制定、窗口售票组织、闸机应急处理以及票务数据复盘的多维度任务链。学生分组合作,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的引领之下,完成各个部分的任务。学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应对设备故障、乘客票务纠纷以及突发大客流疏导等问题。经过实际情境里的任务演练,既改善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又明显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票务管理实务包含诸多客户服务环节,情境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专业素质。校企双方应当一同创建多种化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设计城市轨道票务服务情景,安排学生轮流扮演售票员和乘客角色,着重训练票务服务标准化流程、特殊票种处理(如优惠票等)以及无障碍服务沟通技巧;也要加入票务纠纷处理实训部分,设置车票超时补票争议、乘客投诉应对等场景,有效提升学生应对乘客意见和投诉的能力,守护企业的形象。其间企业导师凭借自身经验对学生的表演展开即时点评并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足之处,从而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与应急处理水平。
2.3 共建优质师资队伍
为优化票务管理的教学效果,高校就要促使该领域的老师深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做实践研究,全面参与到企业的城市地铁票务管理实际运作当中去。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实地考察来得到行业的最新动态,了解业务流程并积累起实际操作经验。例如,在交通枢纽票务中心参与节假日票务现场调度,处理突发大客流票务应急响应以及跨线路票务协同等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把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实际案例融合进课堂里,使教学内容具备应用价值和针对性,从而明显改进教学质量。
2.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创建的城市轨道票务管理实训基地,力求营造符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场景的实践场景。实训基地里装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如地铁自动售票机、闸机、票务终端设备等),现代化的票务管理系统以及按照企业运营模式划分售票区、乘客咨询台、票务监控中心等主要功能区域。学生可以在这些地方开展票务数据录入、异常票卡处理以及客流方针推演等实践训练,深刻体会票务管理的全流程运作情况。企业全面参与到基地的规划、创建和维护当中,提供技术支援并促使设备更新换代,保证实训资源一直同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保持同步,进而全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校外实习基地属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部分,其作用无法被取代。高校同地铁运营公司、城市交通票务中心、智慧出行科技企业等达成长期合作,给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在学生结束基本课程学习之后,可以在合作单位展开实地训练,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全面把握票务经营的关键技能。例如,在地铁车站实习时,学生负责售票、验票、乘客引导以及票务数据统计等工作,在票务中心实习时,则参与到票务稽查等核心业务中。这样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技能,改进职业素养并优化综合竞争力,而且为合作企业供应了高素质人才,促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断深化。
2.5 设计多维度评价指标
教学评价体系包含知识、技能、素养这三个主要方面。在知识方面,着重考查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政策的掌握情况;技能方面,着重考查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设备操作、大客流票务组织以及票务报表制作等实际应用方面的表现;素养方面,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票款安全意识、应急响应能力(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故障时的人工售检票组织)以及跨部门协作能力等。通过创建起这样的多维评价框架,就能更为全面地体现出学生的总体素养水准,并且给教育革新给予科学依照。
结语:
票务管理专业教育实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时,需从目标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建设、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同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场景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育工作,助力学生强化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梅 , 周刘丽 , 陈婵娟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J]. 人民公交 ,2025,(02):67-69.
[2] 王友珍 .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专业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J]. 山西青年 ,2024,(2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