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融入中职烹饪课程的教学策略

作者

高婷婷

衡东县职业中专学校 421400

引言

当前,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中职烹饪专业作为培养餐饮行业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亟需顺应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新要求。衡东土菜在衡阳市乃至湖南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食材资源、传统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故事,蕴含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何将衡东土菜等地方饮食文化有机融入中职烹饪课程,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技能,又能感知和传承地域文化,成为当前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和育人模式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衡东土菜的文化与技艺特点,探讨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融入中职烹饪课程的现实价值与实施路径,力求为相关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一、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融入中职烹饪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地域历史与民俗传统,还反映出一方水土与生活方式的独特融合。对于中职烹饪专业而言,将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烹饪技艺和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专业归属感。衡东土菜以其用料讲究、口味鲜美、技艺独特在湖南餐饮中独树一帜,是区域饮食文化的重要名片。通过系统化地将衡东土菜的历史、文化、典型菜品与技艺传授给学生,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本地餐饮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为地方经济和餐饮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此外,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融入还有助于中职院校实现课程本土化和差异化发展,提升办学特色和社会影响力。

二、衡东土菜融入中职烹饪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现有中职烹饪课程体系中,虽然专业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训练得到重视,但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融入程度相对有限。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地方菜品制作课程,但内容较为表面化,缺乏对菜品背后文化、故事和工艺传承的系统讲解。衡东土菜作为本地餐饮文化代表,在中职烹饪课程中往往只停留在技能训练层面,学生对于衡东土菜的文化背景、风味特点、创新应用等理解较为肤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教材资源匮乏、实践环节与产业实际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于地方饮食文化的认同感和创新力不足。部分教师对衡东土菜的理论与技艺掌握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化课程设计和教研支持。课程评价模式也以技能考核为主,忽视了文化素养、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三、衡东土菜文化融入烹饪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在明确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育人价值的基础上,中职烹饪课程的目标设计应突出知识、技能与文化素养三位一体的发展取向。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衡东土菜的原料选择、菜品制作、调味方法等核心工艺,打牢专业技能基础。其次,要注重衡东土菜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地域风俗、节庆礼仪等文化知识的系统传授,使学生理解菜品背后的文化逻辑和人文内涵。再次,要鼓励学生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结合现代餐饮理念对衡东土菜进行改良与创新实践,培养其服务地方产业与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课程内容可分为“衡东土菜发展简史与文化内涵”“典型菜品制作与工艺传承”“衡东土菜创新与现代应用”“地方饮食文化与职业素养提升”等模块,实现文化与技能同步提升。

四、衡东土菜文化融入烹饪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

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有效融入,需要系统性教学策略的支持。首先,丰富课程资源,编写具有衡东土菜特色的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料,收集典型菜品、工艺流程、地方故事与风俗素材,构建课程资源库。其次,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可采用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体验衡东土菜的制作过程和文化魅力。教师要积极参与地方餐饮企业、乡村振兴等项目,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将最新技艺和产业需求引入课堂。再者,强化校企协同与社会实践,定期组织学生赴衡东本地餐饮企业、非遗基地、乡村厨艺大赛等现场学习交流,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解衡东土菜的传承与创新。鼓励师生参与衡东土菜相关的社会服务与文化推广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

五、衡东土菜文化融入烹饪课程的保障措施与长效机制

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融入烹饪课程需要多方协同保障。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教研团队,定期开展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学研讨等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地方名厨、非遗传承人等参与课程指导,提升教师地方文化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其次,要加大资源投入,完善实训基地和教学设备建设,推动校内外资源共享,形成多元课程支持体系。第三,建立校企、校地协同机制,推动中职院校与地方餐饮企业、行业协会、文化部门合作,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多元参与的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提升课程适应性和实效性。

结论

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融入中职烹饪课程,是传承地域饮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以衡东土菜为例,推进特色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教学实施和保障机制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促进地方餐饮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政策支持,实现地方饮食文化与中职烹饪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职业教育和地方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青 . 地方饮食文化融入中职烹饪课程的实践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14): 78-80.

[2] 张宏伟 . 地方特色菜系与中职烹饪课程融合路径探析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3(5): 112-115.

[3] 彭涛 . 职业教育中非遗美食传承与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21(8): 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