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体育核心素养,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马晓娟
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五中学
引言: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和体育素养培育的重要基础,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作用不可替代,然而传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家校协同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需求,随着教育改革推进,聚焦体育核心素养,探索创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十分紧迫。
一、创设情境化教学场景,激发运动兴趣与实践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发挥情境教学优势,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创设多样情境化教学场景,将体育技能学习融入有趣情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以小学足球教学为例,教师创设“校园足球联赛”情境:课堂教学初期,教师介绍足球联赛规则、流程和团队协作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随后将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不同“参赛队伍”;教学中,教师设置不同难度任务关卡,如“精准传球挑战”“射门得分任务”等;“精准传球挑战”环节,教师在场地设多个目标区域,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将足球准确传入目标区域,按传入数量和质量获相应积分;“射门得分任务”中,教师模拟单刀球、任意球等比赛场景,让学生逼真情境下射门练习,同时教师安排“啦啦队”加油,营造热烈比赛氛围,这种情境化教学让枯燥足球技能训练变得有趣,极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潜移默化提升实践能力。
二、实施分层差异化教学,满足多元发展需求
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显著,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和教师应实施分层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层,制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个学生在适合难度下成长进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在跳绳教学中教师先全面评估班级学生跳绳基础,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挑战组:基础组教学目标是掌握正确跳绳姿势和连续跳绳20 次能力,教学内容围绕基础跳绳动作分解练习、节奏训练展开;提高组目标是连续跳绳 50次并尝试简单花样跳绳动作,教学增加速度训练和花样跳绳基础教学;挑战组要求连续跳绳 100 次以上,熟练掌握多种花样跳绳技巧,教学重点是高难度花样跳绳学习和创新。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基础组学生教师一对一示范纠正,多鼓励耐心指导;提高组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通过交流比赛激发动力;挑战组学生鼓励自主探索创新,组织小组间花样跳绳展示交流活动。评价环节采用分层评价标准,基础组学生达规定跳绳次数和动作规范要求获优秀评价;提高组学生除完成规定任务外,速度和花样需有表现;挑战组学生注重创新和难度突破,这种分层差异化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跳绳学习中找到适合节奏和目标,有效提高跳绳技能和体育学习积极性,满足多元发展需求。
三、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教学手段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带来新机遇,学校和教师应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运动监测设备等数字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实时监测学生运动数据,为教学提供精准反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助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
小学体操教学中,教师运用 AR 技术给学生全新学习体验:教师通过AR 设备在教室投射立体体操动作示范模型,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动作细节,如身体姿态、关节转动角度等;学习高难度体操动作时,学生可手势操作放大、缩小和旋转动作模型,更清晰了解动作要领;同时运动监测手环等设备实时采集学生运动数据,如心率、运动轨迹、动作完成度等,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身体状态,针对问题个性化指导,如,系统检测到学生某个动作身体平衡控制不佳,教师立即提供针对性训练建议和辅助练习方法;此外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自主学习资源,学生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体操动作教学视频,在线模拟练习,并上传练习视频获教师和同学反馈评价。
结束语
聚焦体育核心素养,创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必然要求,通过创设情境化教学场景、实施分层差异化教学、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等策略综合运用,教师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展体育教育空间,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康尧 .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5,6(10):28-30.
[2] 张铭明 . 以趣促学,以乐锻炼——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C]// 广东教育学会. 广东教育学会2025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 靖远县刘川镇张滩小学 ;,2025:172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