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四平市村庄规划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王美娇 王智慧

四平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利用服务中心 136000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532100

一、规划背景

2019 年 1 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要求到 2020 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持之以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1]。2019 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 号)发布,提出要“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并明确了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提出制定多规合一的实用村庄规划的必要性 [2]。2020 年12 月15 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办发〔2020〕57 号)中明确要求结合考虑县、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节奏,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需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吉林省自然资源厅牵头推进吉林省村庄分类布局工作,印发《吉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现状问题

1. 人口结构比例失调

四平市村庄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常年在外务工人口占比较大,剩下多为老人和孩童,村屯普遍存在宅基地闲置现象,这将会影响农村的产业化生产及进程。

2. 配套服务设施欠缺

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为村内现状道路质量差、路网不完善、通行不便。缺少污水管网及排水设施,农户生活污水与雨水排放受限。村内现状供暖方式为燃烧煤炭和秸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村内现状无燃气管线,以使用燃气罐为主,由村庄超市代理换燃气服务。村内环卫设施供应不足,垃圾随意丢弃。配套设施缺失老旧,存在安全隐患等。

3. 产业发展类型单一

村庄以第一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研发平台和优势农业资源整合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村庄内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条件良好,但是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二、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缺少核心竞争力,产业优势不明显,无法拉动经济的增长。

4. 村庄规划编制受限

村庄规划编制受限主要表现在经费保障和技术力量两方面,一是经费保障方面,乡镇是编制主体,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各县区压力较大。二是技术力量方面,承担编制的设计单位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各县区缺少村庄规划编制人员且缺少与村民的有效沟通,致使其所设计的村庄规划方案与村民的真正生活生产习惯形成较大的差距。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提升策略

1. 鼓励村民自治

要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原则,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中来。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及时向村民公布村庄规划、建设审批流程,保障农民对村庄建设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规划宣传和交流互动机制。将规划核心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对国土空间保护、村庄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的认识,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监测和监管。在落实村庄规划过程中,组织召开会议征集村民意见,做到让农民参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培育村民主体意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2. 完善配套设施

优化村内道路网络格局,在原有道路系统基础上,局部结合土地使用地形地物进行调整,使路网线形流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及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实现污水有效收集、就近处理、达标排放。镇政府驻地采用集中供热模式,村庄采用自供热方式,逐步提高电供热、空气能等新能源供热比例。推动天然气下乡,建立互联互通、安全保障的管网输配系统,提升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构建多气源、多层级、广覆盖的绿色安全的供气格局。建立垃圾收集、转运、运输体系,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

加强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完善公共卫生设施配备,使环境卫生设施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较高程度。基础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满足各年龄区间人群需求,规划应对现状缺少及配置不达标的基础设施及时进行补充完善。

3. 提升产业规模

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将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将绿色农产品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鼓励村民发展“共享菜园”“采摘园”等特色农业,种植具有本土特色的作物,延展传统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的多重功能。依托环境及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民宿等旅游产业。借助融媒体大力宣传推广,增加知名度。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建立龙头企业,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4. 强化规范管理

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应从村庄发展建设的实际出发,综合考量其土地利用、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等,精准定位编制目标。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加强与村民的沟通交流,采纳建设性的意见并将其融合入规划中满足村民需求。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内规划编制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保障好规划编制经费。各级政府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从规划编制、审查审批、批后监管等环节统筹配置资源,提升整体效能水平和管控水平。

四、结语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抓住推进东北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理念,落实吉林省加快村镇建设步伐 [3]。从四平市辖区实际出发,优化村庄布局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现实需要,村庄规划对于理清村庄发展思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结合吉林省村庄规划工作要求,从四平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广大村民的迫切需要出发,切实增强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平市村庄规划编制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期能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供空间保障和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曦悦 .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策略与空间布局管控方法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 ,2020.

[2] 卢梦 , 汪颔杰 , 李玉明 , 等 . 乡村振兴与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双重背景下对村庄规划的思考 [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40(05):1053-1062.

[3] 卜鹏程 . 亳州市村庄规划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 [J]. 安徽建筑 ,2023,30(0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