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轮机工程中柴油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
赵昆
湖南远洋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在现代船舶运输及相关动力领域,轮机工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船舶的 “心脏”,柴油机以其热效率高、功率范围广等优势,成为轮机工程中核心的动力设备。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全球 90% 以上的商船均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推进动力,其运行状态直接关乎船舶航行安全、运输效率以及运营成本。然而,柴油机内部包含燃油喷射、配气、润滑等数十个精密系统,且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振动的恶劣环境,日均运转时长超 18 小时。在远洋运输中,因柴油机故障导致的停航事故年均占比达 35% ,单次维修成本往往高达数十万美元。因此,科学合理的日常维护与精准高效的故障排查,是确保柴油机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举措。本文将从柴油机的结构特性与工作原理出发,结合 ISO 8662 国际维护标准及 CCS 船级社规范,深入探讨轮机工程中柴油机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的相关技术与方法,为行业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同时,通过典型故障案例分析,揭示常见故障的发生机制与应对策略,助力提升轮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一、柴油机日常维护
(一)润滑系统维护
润滑系统是保障柴油机各运动部件正常运行的关键,犹如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为设备注入持续的生命力。润滑油的选择需依据柴油机的工作条件、技术参数及制造商要求,综合考虑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抗氧化性、抗磨损性等性能指标。以船用低速柴油机为例,其长时间处于高负荷、高转速工况,需选用具有高粘度指数和优异抗磨性能的润滑油,确保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仍能形成稳定油膜。合适的粘度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形成稳定的油膜,既避免因粘度过大导致的能量损耗,又防止因粘度过小造成润滑不良。值得注意的是,多级润滑油因能适应较宽温度范围,在昼夜温差大的远洋航行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定期更换润滑油及滤芯是维持润滑系统性能的核心。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氧化、污染等因素逐渐变质,其润滑、冷却和清洁性能下降。例如,当润滑油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会生成酸性物质和油泥,不仅腐蚀金属部件,还会堵塞油路。滤芯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滤芯的过滤能力减弱,若不及时更换,杂质会随润滑油进入运动部件,加剧磨损。现代柴油机多采用复合式滤清器,集成纸质滤芯和磁性滤芯,前者拦截颗粒杂质,后者吸附铁磁性金属碎屑,显著提升过滤效率。
检查润滑油油位时,需在柴油机停机且静置一段时间后,通过油标尺准确测量,确保油位处于正常范围。同时,可采用理化检测手段,如检测润滑油的酸值、水分含量、机械杂质等指标,评估润滑油品质,及时发现润滑油异常情况并进行更换。实验室常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通过分析润滑油分子结构变化,精准判断其氧化程度和添加剂消耗情况。此外,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润滑油数据,当酸值超过设定阈值或水分含量大于 0.1% 时,自动触发报警,为预防性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燃油系统维护
燃油清洁度对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性能表现有着直接影响。燃油中的杂质、水分等会导致喷油器堵塞、燃油泵磨损,进而影响燃油喷射质量和燃烧效率。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标准,燃油杂质粒径超过 40μm 即可能造成精密部件损坏,而水分含量超标则会引发燃油乳化现象,显著降低燃烧值。
燃油滤清器作为保障燃油清洁的首道防线,需定期检查其滤芯的堵塞情况。现代柴油机通常配备纸质或金属网式滤清器,当滤清器进出口压力差超过规定值(一般为 0.3-0.5MPa)时,表明滤芯已堵塞,应及时更换。建议采用 " 三滤" 更换制度:主滤清器每 500 工作小时更换,粗滤器每月检查清理,细滤器则需根据燃油品质动态调整更换周期,以保证燃油的顺畅流通。
燃油管路的检查与保养同样不容忽视。燃油管路需定期检查是否存在老化、破损、渗漏等问题。对于橡胶材质的管路,长期受燃油腐蚀和高温作用,易出现老化变硬、龟裂等现象,建议每 2-3 年或累计运行 8000 小时后进行更换。金属管路则需重点检查法兰接口、焊接部位的密封性,可采用肥皂水涂抹检测法排查泄漏点,必要时更换密封垫片或进行补焊处理。
此外,还需定期对燃油箱进行清理。清理周期应结合船舶航行区域、燃油品质综合确定,远洋船舶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开盖检查。清理时需彻底清除箱底沉积的油泥、铁锈及水分,可采用专用燃油箱清洗设备配合清洗剂进行循环冲洗。同时,应注意检查油箱呼吸阀的畅通性,避免因压力失衡导致的燃油供给异常,全方位保障燃油系统的清洁度,确保柴油机稳定高效运行。
(三)冷却系统维护
冷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柴油机的工作温度,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冷却液的选用应根据柴油机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具有合适冰点、沸点及防腐性能的冷却液。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冰点的冷却液,防止冷却液在低温环境下结冰,损坏冷却系统部件。
定期更换冷却液是维持冷却系统性能的重要措施。冷却液在使用过程中,其防腐、防垢等添加剂会逐渐消耗,性能下降。冷却系统压力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泄漏问题,通过压力测试设备对冷却系统施加一定压力,观察压力变化情况,若压力下降过快,则表明系统存在泄漏点,需进行排查和修复。管路泄漏排查可采用目视检查、打压测试等方法,重点检查管路接口、散热器等部位。同时,定期对散热器进行清洁,清除表面的灰尘、杂物,保证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避免因散热不良导致柴油机过热。
(四)其他部件维护
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进入柴油机的空气中的杂质,保证进入气缸的空气清洁。若空气滤清器堵塞,会导致进气量不足,影响柴油机的燃烧过程,降低功率输出,增加燃油消耗。因此,需定期检查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清洁程度,及时清理或更换滤芯。
气门间隙的大小对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和燃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气门间隙过大,会导致气门开启延迟、关闭提前,进气不足、排气不净;气门间隙过小,则会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降等问题。所以,应按照柴油机的技术要求,定期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
皮带在柴油机传动系统中起着传递动力的作用。长期使用后,皮带会出现磨损、老化、松弛等问题,影响传动效率,甚至导致皮带断裂。因此,需定期检查皮带的磨损情况和张紧度,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皮带,并调整皮带张紧度至合适状态。
二、柴油机故障排查
(一)故障排查原则
在柴油机故障排查过程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能够提高排查效率和准确性。由简到繁原则要求从简单、易检查的部位和因素开始排查,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系统和部件。例如,当柴油机出现启动困难故障时,首先检查电池电量、启动开关等简单部件,若未发现问题,再进一步检查燃油系统、启动电机等复杂系统。
由表及里原则强调先检查柴油机外部可见的部件和系统,如管路连接、传感器安装等,若外部检查无异常,再深入检查内部部件,如气缸、活塞等。先外后内原则与由表及里原则类似,先排除外部因素对故障的影响,再排查内部故障原因。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故障排查,避免盲目拆卸和不必要的工作,提高故障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常见故障类型及排查方法
动力不足故障:柴油机动力不足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从进气方面来看,空气滤清器堵塞、进气管道漏气、增压器故障等会使进气量不足,影响燃烧过程。排查时,先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若堵塞则进行清理或更换;再检查进气管道是否存在破损、漏气现象,可通过涂抹肥皂水等方法检测漏气点;对于增压器,检查其转子转动是否灵活、是否存在异响等。
燃油系统问题也是导致动力不足的常见原因。喷油器雾化不良、喷油压力不足、燃油滤清器堵塞、燃油管路泄漏等都会影响燃油喷射质量和供应量。排查时,检查喷油器的喷油情况,可通过专业设备检测喷油器的喷油压力和雾化效果;检查燃油滤清器是否堵塞,必要时进行更换;检查燃油管路是否泄漏,确保燃油能够正常供应到气缸。
此外,柴油机的配气相位不正确、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等也会导致动力不足。对于配气相位,需检查正时齿轮的安装是否正确,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对于气缸压缩压力,使用气缸压力表检测各气缸的压缩压力,若压力不足,需进一步检查活塞环、气门密封等部件是否存在问题。
异常振动故障:柴油机异常振动可能由机械部件故障、平衡问题等引起。机械部件故障方面,如曲轴弯曲、连杆变形、活塞磨损不均匀等,会导致柴油机工作时受力不均,产生振动。排查时,检查曲轴的直线度,可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测量;检查连杆是否存在变形,可采用对比法或专业的测量工具;检查活塞的磨损情况,观察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平衡问题也是导致异常振动的重要原因。柴油机的旋转部件和往复运动部件若不平衡,会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和惯性力,引起振动。对于旋转部件,如曲轴、飞轮等,需进行动平衡检测和调整;对于往复运动部件,如活塞、连杆组件等,需保证其质量分布均匀,必要时进行重量调配。此外,柴油机的安装基础不牢固、固定螺栓松动等也会导致振动,排查时需检查安装基础是否平整、牢固,固定螺栓是否拧紧。
漏油漏水故障:漏油漏水故障不仅会造成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浪费,还可能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对于漏油故障,常见的泄漏点包括燃油管路接口、润滑油管路接口、密封垫片等部位。排查时,仔细检查各管路接口处是否有油渍,可采用擦拭干净后观察的方法,若发现有新的油渍出现,则表明存在泄漏点;对于密封垫片,检查其是否老化、破损,若存在问题则及时更换。
漏水故障的泄漏点主要集中在冷却水管路接口、散热器、水泵密封处等。检查冷却水管路接口是否松动、老化,可通过紧固接口或更换管路来解决问题;对于散热器,检查其表面是否有裂纹、漏水痕迹,若存在问题可采用焊接或更换散热器的方法修复;检查水泵密封处是否漏水,若密封件损坏则需更换密封件。
启动困难故障:柴油机启动困难可能与启动系统、燃油系统、进气系统等多个方面有关。启动系统方面,电池电量不足、启动电机故障、启动线路接触不良等都会导致启动困难。检查电池电量,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电压,若电压过低则需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检查启动电机是否正常运转,可通过短接启动电机接线柱的方法进行测试;检查启动线路是否存在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现象,修复或更换有问题的线路。
燃油系统方面,燃油管路堵塞、喷油器不工作、燃油压力不足等会影响燃油的供应和喷射。排查时,检查燃油管路是否畅通,可采用分段检查的方法确定堵塞部位并进行清理;检查喷油器是否通电工作,可通过测量喷油器电阻值和观察喷油器喷油情况来判断;检查燃油压力是否正常,使用燃油压力表检测燃油系统压力,若压力不足则需检查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等部件。
进气系统方面,空气滤清器堵塞、进气管道不畅等会导致进气量不足,影响燃烧。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清理或更换滤芯;检查进气管道是否存在异物堵塞或变形,确保进气畅通。此外,柴油机的压缩比不足、气缸密封性差等也会导致启动困难,需检查活塞环、气门密封等部件,修复或更换有问题的部件,提高气缸压缩压力。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轮机工程中柴油机的维护与故障排查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变革。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柴油机维护领域,例如利用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柴油机运行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故障的早期预警和精准诊断。同时,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应用将提高柴油机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维护频率和难度。未来,柴油机维护与故障排查将朝着更加高效、精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轮机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车启华 , 李则龙 . 浅谈示功图在柴油机上的故障诊断研究 [J]. 珠江水运 , 2024, (17):14-16.
[2] 杜进鞾 . 汽轮机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 [J]. 内燃机与配件 , 2020, (06): 141-142.
[3] 李亚玮 . 柴油发电机组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J]. 中国设备工程 , 2019, (09): 70-71.
[4] 张伟旗 . 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研究 [J]. 汽车零部件 , 2016, (09): 73-76.
[5] 张海涛 . 柴油机的使用和日常维修研究 [J]. 硅谷 , 2013, 6 (12): 109+115.
作者简介:赵昆(1987.11)男,汉族,湖南衡山,本科,工程师,从事船舶工程与水运技术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