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作者

胡洪章

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株洲 412000

早春薄皮甜瓜以其口感清脆、甜度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早春特定的生长季节,由于气温波动大、湿度变化快、光照不足等因素,薄皮甜瓜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影响甜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品质恶化,为农民群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技术,对于提高甜瓜产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发生

1.1 气候条件的影响

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暖,为甜瓜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而此时节的昼夜温差大,且常伴随阴雨天气,使得空气湿度居高不下,为甜瓜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温度,也为病原菌的滋生、繁殖提供温床。高湿度环境是病原菌生长的理想场所,湿润的条件下,病原菌的孢子可迅速萌发并侵染甜瓜植株,同时光照不足也是早春时节常见的气候现象。甜瓜作为光合作用强烈的植物,光照不足会直接影响其能量积累和物质转化,进而降低其抗病能力。因此,在早春时节,甜瓜植株处于较为脆弱的生理状态,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1]。

1.2 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是甜瓜生长的基础,其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甜瓜的生长发育和病害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早春时节,土壤温度较低,透气性较差,不利条件为病原菌的存活和侵染提供便利。在低温条件下,甜瓜根系活动减弱,养分吸收能力下降,导致植株整体生长势弱,抗病性降低,同时土壤透气性不佳也会影响甜瓜根系的呼吸作用,进一步削弱其生理功能;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也是影响甜瓜抗病性的重要因素,养分不足或过量、酸碱度失衡都会导致甜瓜生长不良,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连作和轮作不当会导致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在连续种植甜瓜的地块中,病原菌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或繁殖,形成所谓的“土传病害”。病原菌会经由根系侵染甜瓜植株,导致严重的病害发生,即使进行轮作,如果轮作作物选择不当或与甜瓜存在共同的病原菌,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1.3 种植管理的影响

种植管理是早春薄皮甜瓜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种植密度、过量的氮肥施用、灌溉不当等都会降低甜瓜的抗病性,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间相互遮挡,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增加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机会,还会导致养分竞争激烈,部分植株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反之,密度过小则会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下降。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甜瓜植株生长过旺,枝叶繁茂但果实发育不良,降低甜瓜的品质及产量,还会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过量灌溉会导致土壤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菌的滋生传播,且灌溉水携带病原菌,而灌溉不足则会导致土壤干旱,影响甜瓜的正常生长发育与抗病性[2]。

1.4 病原菌的传播

病原菌可凭借多种途径传播到甜瓜植株上,在适宜的条件下侵染致病。如果种子携带病原菌,在播种后病原菌就会在土壤中迅速繁殖并侵染甜瓜植株,因此在选购种子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品质可靠的种子,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连作或轮作不当的地块中,病原菌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繁殖。当甜瓜根系接触到此类病原菌时,就会发生侵染,在种植甜瓜前要对土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灌溉水可能携带病原菌,而农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病原菌,如果消毒不彻底,就会将病原菌传播到其他植株上。

2 早春薄皮甜瓜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2.1 保障甜瓜产量及品质

病害会导致甜瓜植株生长势弱,叶片黄化、枯萎,果实发育不良,甚至提前脱落都会影响甜瓜的产量。合理的种植管理、土壤改良、病原菌监测和控制可降低病害对甜瓜的危害程度,保障其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群体的经济效益,还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甜瓜产品,满足其对健康、美味的需求。与此同时,在甜瓜市场上,品质优良、口感鲜美的甜瓜更受消费者欢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可生产出品质上乘、口感独特的甜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农民群体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与经济利益[3]。

2.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防治手段,而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及合理的种植管理与土壤改良措施,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风险。农业生态多样性是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灾能力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病害防治措施可保护甜瓜种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推动农业向更加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合理的种植管理和土壤改良措施,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采用有益微生物和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增强土壤的抗病能力及生态功能,为甜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4]。

2.3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防治环节,优化种植管理、加强病原菌监测和控制等措施可降低病害对甜瓜生长的影响,减少因病害导致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提高农民群体的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及产业化进程。病害会导致甜瓜生长周期延长、产量下降、品质恶化等问题,增加农民群体的劳动强度与成本投入,还会降低其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因此,的病害防治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科学的病害管理措施可缩短甜瓜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投入,提高农民群体的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此过程中,科学的病害管理措施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引入先进的病害监测控制技术、优化种植管理手段、提高农民群体的科技素质等方式,可推动农业生产向更加现代化、产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为农民群体赢得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

3 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主要是基于甜瓜的生长习性和病害发生规律,调整种植管理措施来预防病害的发生。避免甜瓜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可阻断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或传播。轮作作物应选择如豆类、禾本科作物等与甜瓜没有共同病害的作物,以破坏病原菌的生存环境与食物链,同时间作可充分利用光能、水分和养分资源,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甜瓜的抗病性。例如:将甜瓜与矮生作物间作,可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的发生。施肥是甜瓜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满足甜瓜对养分的需求,还能增强甜瓜的抗病性。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甜瓜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化肥则能快速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满足甜瓜快速生长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甜瓜抗病性下降,因此应合理控制氮肥的用量,同时注重磷、钾肥的补充;微量元素对甜瓜的生长和抗病性也至关重要,应按照土壤检测结果补充。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甜瓜的生长,应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以减少水分蒸发及病原菌的传播,同时应按照天气条件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例如:在晴朗天气下,可适当增加灌溉量以满足甜瓜生长的需求;在阴雨天气下,则应减少灌溉量以避免土壤湿度过高,且灌溉时应注意避免水溅到甜瓜叶片和果实上,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在此基础上,按照甜瓜品种特性和生长环境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和蔓生品种可适当密植,晚熟品种和直立品种则应适当稀植,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还应注意植株间的排列方式,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田间通风性。在甜瓜生长期间和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病株、病叶和病果等病残体,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同时应加强田园管理,保持田园整洁,避免杂草滋生和垃圾堆积;在甜瓜种植前还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与虫卵,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5]。

3.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抑制或消灭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病原菌,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是实现病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在早春薄皮甜瓜病害防治中,可引入甜瓜病害的天敌,例如:寄生蜂可寄生在甜瓜白粉病的病原菌上,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传播;捕食性昆虫则可捕食甜瓜上的害虫与病原菌的孢子,减少其对甜瓜的危害。在引入天敌时,应注意天敌与甜瓜病害的匹配性、释放时间和数量等因素,以保证天敌可发挥最大的防治效果。生物制剂是以生物为原料制成的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早春薄皮甜瓜病害防治中,可选用对甜瓜病害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生物制剂进行叶面喷施或土壤处理。例如:细菌制剂中的芽孢杆菌可产生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真菌制剂中的木霉菌则可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空间,降低其致病性;植物源农药则是利用植物中的川楝素、印楝素等活性成分来防治病害,有防治病害的效果,还能促进甜瓜的生长发育。在使用生物制剂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喷施时间和次数等因素,以保证防治效果的最佳发挥。在早春薄皮甜瓜病害防治中,可在甜瓜种植前或生长期间施用有益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可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养分,促进甜瓜的生长和发育;还可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空间,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在使用微生物菌剂时,应注意菌剂的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等因素,将微生物菌剂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策略,提高病害防治的整体效果。

3.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方法,虽然化学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但过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在早春薄皮甜瓜病害防治中,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具有杀菌谱广、杀菌速度快、杀菌效果好等特点,可迅速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同时此类农药的毒性较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小。在选择农药时,应注意农药的杀菌谱是否与甜瓜病害的病原菌相匹配,还应考虑农药的残留期及安全性等因素。在使用农药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用法进行喷施或灌根处理,还应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在早春薄皮甜瓜病害防治中,应按照天气条件、甜瓜生长阶段和病害发生程度等因素合理安排施药时间和剂量。例如:在晴朗天气下,可选择上午或下午进行喷施处理;在阴雨天气下,则应避免喷施处理以减少农药的流失和挥发。在甜瓜幼苗期或病害初期,可适当增加用药量以提高防治效果;在甜瓜生长后期或病害严重时,则应减少用药量以避免对甜瓜造成药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农药时还应注意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农药与食品、饮用水等接触以免造成污染或危害。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用药标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农药产品;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及用法进行喷施或灌根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及环境保护。例如:在喷施农药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在农药使用后应清洗喷雾器等工具并妥善处理废弃物;还应避免在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农药,以减少农药的流失挥发。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避免接触和使用化学农药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发生是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为防治此类病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优化种植管理、改善土壤环境、利用天敌和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降低早春薄皮甜瓜病害的发生程度,保障甜瓜的产量与品质稳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病害监测、预警工作,发现并处理病害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曹光华, 王迪轩 , 臧文兵 , 等 . 益阳市薄皮甜瓜炭疽病的显微识别与综合防治 [J]. 果农之友 , 2023,13(01):69-70.

[2] 吴秋芳 , 何玲敏 , 侯立江 , 等 . 早春茬保护地博洋 96 薄皮甜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 [J].乡村科技 , 2024, 15(06):75-77.

[3] 宋文喆 王立秋 王妍 张丽娟. 梨树县大棚薄皮甜瓜双断根嫁接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应用及推广 [J]. 吉林蔬菜 , 2023,11(22):44-49.

[4] 王永卓, 李婷婷, 潘博, 等. 吉林省薄皮甜瓜复种秋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2024,15(04):56-58.

[5] 陈斐 , 赵丽娜 , 雷娅红 , 等 . 兰州市西固区大棚甜瓜新品系引进比较试验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23,23(11):30-33,42.

作者简介:胡洪章,男汉族,1981 年01 月,大专,农艺师,蔬菜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