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路径与挑战
袁安群
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地勘行业作为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关键领域,其发展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传统地勘单位依赖政府任务和财政拨款,资源配置效率低,市场适应性差。企业化改革使地勘单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参与市场竞争使地勘单位了解市场动态,调整业务,提升服务和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适应市场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了要素市场,企业化改革有助于地勘单位获取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地勘行业正经历变革,技术创新加速,业务领域拓展。新技术如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地质调查、数字化地质建模等,补充和升级了传统勘查手段。服务领域也从矿产资源勘查拓展到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新兴领域。行业发展趋势要求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化改革能注入市场活力,推动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技术水平。整合内部资源,实现业务多元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的多样化需求。
二、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体制机制改革
1. 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是企业运营的基础,明确的产权归属有助于保障市场化运营。地勘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关键在于界定国有资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首先, 需全面清查评估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多元投资,促进产权多元化,为企业带来资金和管理经验,完善治理结构。同时,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增强市场活力。最后,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2. 管理模式转变
传统地勘单位的管理模式 决策流程冗长, 激励机制不足,难以适应企业化运营的需求。企业化改革 人治理结构,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 督机制。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实现企业决策的民主 架构,根据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和市场定位,合理设 层级,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同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 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此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 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二)业务发展转型
1. 多元化业务拓展
在巩固传统地质勘查业务的基础上,地勘单位应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领域。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修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地勘单位凭借其在地质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可以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土地整治、水污染防治等生态修复业务。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地勘单位可参与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城市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等新兴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城市地质调查能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地质基础数据,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农业地质调查则可为土壤改良、特色农产品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元化业务拓展,地勘单位能够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分散经营风险,拓展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产业链延伸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应注重 业链延伸 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产业附加值。在产业链上游,地勘单位可加强与地质科研机构的合作 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勘查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在产业链下游 实现从地质勘查服务到资源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通过产 业的协同合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增强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竞 勘查工作后,可参与矿山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勘查、开发、加工一体化发展 子 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三)人才队伍建设
1. 人才引进机制
企业化运营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人才引进是补充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地勘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计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明确人才引进的方向和重点。在吸引管理人才方面,可通过优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富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市场拓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技术人才引进方面,要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积极引进掌握先进勘查技术、信息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专业人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此外,地勘单位还可通过建立人才合作机制,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优秀人才参与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2. 人才培养体系
除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也是地 伍建设 重要环节。地勘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多元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帮助员工 方面,注重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管理知识培训、市场营 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地勘单位还应建立科学的人才晋升机制 断学习和进步。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地勘单位能够培养出 人 为企业化改革提供人才保障。
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体制遗留问题
1. 历史包袱
地勘单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 化改革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离退休人员安置问题是其中的 ,企业化改革后,需要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纳入社会 一系列复杂问题。同时,地勘单位在资产运营过程 包括长期难以回收的应收账款、闲置的固定资产等,不仅占 营效率。处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 业化改革的难度和成本
2. 观念转变困难
传统事业单位的思维惯性在员工思想中根深蒂固,观念转变困难成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一大障碍。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员工习惯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模式和保障体系,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在企业化改革过程中,员工面临着工作内容、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对改革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部分员工担心企业化改革后工作稳定性下降,收入减少,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此外,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导致员工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性,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难以适应企业化运营中对员工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转变员工观念,增强员工对企业化改革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是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市场竞争压力
1. 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地勘市场的逐步开放,参与地勘行 机构不断增多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传统的国有地勘单位,民营地勘企业、外资地 度。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价格优势等方面各 争夺压力。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地勘单位需要与众多竞争对手展开 术方 同质化等问题。为了获取项目,部分地勘单位不得不降低报价,压缩利润 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 市场风险应对
地勘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市场波动对企业经营产 生较大影响。在企业化改革过程中,地勘单位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 资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会直接影响地勘项目的经济效益;国家环 开展。此外,地勘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 技术难题难以攻克等 勘单位的市场风险应对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在面对市场风 往往处于被动应对状态,难以有效降低风险损失,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
(三)技术创新瓶颈
1. 研发投入不足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但地勘单位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由于企业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压力,地勘单位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能够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业务领域,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地勘行业的技术研发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研发成果转化难度较大,这也使得地勘单位对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不高。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地勘单位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限制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创新能力薄弱
除了研发投入不足,地勘单位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企业化改革过程中,地勘单位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协同创新平台。在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技术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创新合力。在外部,地勘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地勘单位的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不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也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四、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地勘单位企业化改 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解决体制遗留问题方面,政府可出台专项政策, 休人员,处置不良资产。对于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过程中的税收 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地勘行业的宏观调控, 标准和规范,引导地勘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此外,政府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税收减免、财政奖励等支持,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地勘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强化市场竞争能力
地勘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地勘单位应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提供优质的 务利 打 形象。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地勘单位应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 ,注重客户需求调研,提供个性化的地质服务解决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地勘单位 还应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建设,组建专业的市场营销团队,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参加行业展会、开展网络营销等方式,扩大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
(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地勘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一方面,企业应合理安排资金,提高研发资金在企业预算中的占比, 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应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与高校、 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整合各方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此外,地勘单位还应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结语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于提升地勘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改革路径与挑战的分析,明确了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需要在体制机制、业务发展、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与实践,同时也面临着体制遗留问题、市场竞争压力、技术创新瓶颈等诸多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市场竞争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等推进建议。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的认识,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探索创新改革路径,推动地勘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支持,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助力地勘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媛 .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与发展之探讨 [J]. 中国科技投资 , 2021, (12): 190+200.
[2] 罗卫宾.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 革现状及对策探究 [J]. 财经界 , 2018, (36): 55.
[3] 杨国川.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 发展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16, (10): 220.
[4] 赖庆林. 浅谈地勘单位改革 的方向与途径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9, (23): 118-119.
[5] 郝树波 . 浅析地勘单位的改革 方向问题 [A] 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200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 2003: 4.
作者简介:袁安群(1972.10)男,汉族,湖南洞口,本科,高级经济师,从事经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