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如何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

作者

彭春花

吉首市城乡规划事务中心 湖南吉首 416000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始终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以推进,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与挑战,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成为必然要求。这不仅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更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构建这一大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二、构建大格局的主要方面

2.1 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明确党委统一领导的核心地位是关键。各级党委(党组)需落实政治与领导责任,健全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清单与推进步骤,从战略层面统筹规划。例如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地方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建设同部署同考核。党政齐抓共管是形成合力的重点,政府部门应在政策、资源上与党委协同,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同步开展全员思政教育。宣传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媒体资源构建宣传矩阵,联合开展主题展览等活动扩大影响。

各部门和人民团体需分工负责:工会通过技能竞赛等增强职工凝聚力;共青团针对青少年开展志愿活动引导价值观;妇联围绕家庭建设弘扬美德,切实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此外,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与高端智库建设,针对网络思政等新问题开展专项研究,为新时代思政工作创新提供理论与智力支持。

2.2 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

塑强骨干队伍是基础。党务宣传、思政教师、政工群团、社区工作者等直接面向群众开展工作,其能力直接影响思政工作成效。需加强选拔培养,通过定期培训、业务交流,提升其政治理论、业务及沟通能力,如对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培训,增强教学吸引力。

充实兼职队伍充分发挥多元优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传递价值,教师实现课程思政,“五老” 传承传统,英模人物树立榜样,行业代表分享正能量,丰富思政工作形式与内容。

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能扩大覆盖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将文明劝导、文化传播等志愿服务与思政工作结合,在服务群众中提升思想素养,形成双向成长机制。

强化全员培训是时代要求。培训覆盖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新媒体应用等内容,通过集中授课、线上学习等方式,结合经验交流分享会,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可激发活力。将政工职称纳入专业序列,建立以业绩、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标准,设立创新奖项表彰优秀人员,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

2.3 用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

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优化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布局与展陈,依定位规划功能分区,更新多媒体互动内容。科学安排开放时间,在重要节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如主题党日宣誓;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研学路线,通过沉浸式体验厚植爱国情怀。

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开放升级,持续落实文化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政策。创新开展文化讲座、非遗展演等活动,依托数字技术搭建线上文化矩阵,实现优质资源云端共享,扩大思想文化传播覆盖面。

夯实基层文化阵地效能,强化基层党校、市民学校等建设。组建专家学者与基层骨干结合的师资队伍,开设党的理论宣讲、惠民政策解读等课程,同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思想引领与民生服务双提升。

构建立体公益宣传网络,整合户外大屏、公共交通、新媒体等平台资源,高频次投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制作精品宣传片,通过多渠道传播弘扬文明新风,强化舆论引导。

培育基层思政工作样板,在社区、企业、学校打造特色示范点。如推广 “邻里文化”社区模式,以文化活动凝聚群众,形成可复制经验,通过观摩交流、结对共建带动全域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2.4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构建全面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准确反映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关键。该体系应内容全面,涵盖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部署、活动开展、队伍建设、效果评估等;指标合理,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方法科学,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确保测评结果客观公正。例如,在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测评时,可设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情况、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效果等指标,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日常行为表现、参与活动情况等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结合教师教学评价、家长反馈等定性评价,全面评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将思想政治工作测评结果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从政治监督层面推动工作落实。通过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及时发现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切实重视和有效开展。例如,在巡视巡察过程中,重点检查党委(党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否有力、工作责任制是否落实、工作效果是否明显等,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把测评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促使领导干部重视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将 “软指标” 变为 “硬约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实际成效。在领导干部考核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指标的权重,将其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业绩的重要依据。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改进,从而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

三、结语

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从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打造高素质工作队伍、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以及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只有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 。

参考文献:

[1] 刘爱玲 , 徐飞越 .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回溯与未来进路研究 [J]. 云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25, 24 (01): 133-144.

[2] 郭晶 . 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J]. 思想教育研究 , 2022, (03):130-135.

[3] 杨增岽 . 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科学蕴意 [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 2021, 40 (06): 49-55.

[4] 陈华洲 .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建构研究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6): 105-108.

作者简介:彭春花(1971.05)女,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本科,政工师,从事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