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下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路径
古志敬
广东潮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引言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其推进过程中伴随利益格局深度调整和体制机制系统重构,伴生性矛盾诉求逐步显现。信访维稳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政治责任和基础性工作,既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减压阀”,更是检验改革举措实效的“试金石”。面对改革攻坚期和窗口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亟须加快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处置有力的新时代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新格局,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 理论基础
社会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信访维稳工作需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参与”,整合企业、员工、社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国企信访工作应注重平衡维权与维稳的辩证关系,将群众合理诉求的解决作为维稳的基础,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国企混改等改革举措涉及多元利益主体,需通过制度设计平衡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员工等各方利益。利益协调理论要求在信访工作中建立动态的利益表达与调整机制,确保改革过程中各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信访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风险的显性化表现。风险管理理论强调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国企应建立常态化的信访风险排查机制,强化对改革敏感领域的监测与预警。
2 全面深化改革下国企信访维稳工作路径
2.1 制度建设:构建规范化、法治化的信访工作体系
构建规范化、法治化信访工作体系需从制度建设入手,推进信访工作全流程管理。国企要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制定贴合企业实际的信访工作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督办、考核等核心流程,清晰划定各部门信访工作职责边界,尤其要建立“首接负责制”与“限时办结制”,从制度层面确保信访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夯实信访工作执行基础[1]。在此基础上,国企必须强化法治思维与政策执行力度,组织信访工作人员深入研习《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信访事项接待、协调、处理全过程,特别是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处理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办理,坚决杜绝“以闹取利”“以访施压”等不良现象;同时通过专题宣讲、政策解读会等形式,向员工全面阐释改革政策的核心要义,引导职工群众树立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意识,营造法治信访的良好氛围。为保障制度执行的持续性,国企还需建立长效责任机制,将信访工作成效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科学设定“减分”与“免责”情形,以刚性考核指标强化责任约束;对因政策执行不到位、矛盾化解不及时导致信访问题升级的,严格依照责任清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形成“制度有遵循、执行有标准、落实有考核”管理模式,从制度根源提升国企信访维稳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2.2 机制创新:推动信访工作科学化、协同化
推动信访工作科学化、协同化发展,需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多维联动现代化治理体系。国企应构建多元化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积极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行业专家等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信访事项处理,借助“访调对接”“诉访分流”工作机制,将符合条件的信访问题依法导入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解决渠道,形成法理融合、刚柔并济的矛盾化解格局,有效提升复杂信访问题的化解效率。在此基础上,国企需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智慧信访”平台,实现信访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反馈全流程数字化 [2]。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精准分析信访问题的高频领域、演化趋势及群体特征,建立重点人员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模型,为管理层预判矛盾风险、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同时,强化企地协同机制建设,与属地政府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商、矛盾共解”联治模式,通过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建立联合工作组等方式,共同研判重大信访风险隐患,协同处置跨区域、跨行业的复杂信访事项,在政策解读、人员稳控、应急处置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构建起“企业主责、属地支持、多方协同”信访维稳共同体,为深化改革营造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2.3 队伍建设: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水平
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水平,需将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统筹推进,通过能力培养、结构优化、激励保障三重维度构建高素质信访工作力量。首先国企要强化能力培养体系,建立“理论学习 + 实践淬炼 + 业务比武”常态化培训机制,重点提升工作人员政策解读能力、矛盾研判能力和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尤其注重培养“三会干部”(会看账、会查账、会分析),打造应对复杂信访问题的骨干力量。国企要优化人员结构,按照“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善做群众工作”标准,从基层一线、业务部门选拔优秀干部充实信访队伍,搭建“资深骨干传经验、中年干部挑大梁、青年人才强储备”老中青人才梯队;通过跨部门挂职锻炼、定期轮岗交流等方式,促进信访干部与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等部门的经验互通,培养既懂信访业务又熟悉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协同效能 [3]。
2.4 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
国企信访维稳工作需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思想引领、沟通赋能、情感凝聚构建和谐内部生态,从源头筑牢信访问题“缓冲带”。强化思想引领,依托党委理论学习、支部“三会一课”等载体,深入解读国企改革战略意义、目标、政策,引导员工树立“改革促发展、发展惠职工”共同体意识。建立“思想动态预警机制”,及时捕捉员工对岗位调整、薪酬改革等敏感问题的情绪波动,针对性开展政策答疑和心理疏导,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化解改革焦虑的“润滑剂”。以文化凝聚力建设为纽带,围绕“改革攻坚”“提质增效”等中心任务,开展技能比武、创新大赛、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培育“共创共享”价值理念;举办职工运动会、文艺汇演等特色活动,打造有温度、有活力的组织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企业发展我尽责、矛盾化解我参与”成为全员共识,从文化根基上减少因利益调整、情感疏离引发的信访隐患,为改革发展营造心齐气顺的良好环境。
3 结论
全面深化改革下,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需以理论为指导、以政策为依据,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访维稳体系。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行,不仅有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企业稳定,更能为国企改革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与发展动力。未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国企应不断优化信访维稳工作路径,提升治理效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黄 平 . 国 有 企 业 开 展 信 访 维 稳 工 作 的 路 径 [J]. 新 丝 路 : 中 旬 ,2022(02):149-151.
[2] 刘海森 .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研究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下旬刊 ),2021(05):156-157+160.
[3] 杨忠智 . 企业维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探索 [J]. 区域治理 ,2023(07):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