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克石市委党校为例探索关于“六大行动”之节水行动的路径探究
王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共牙克石市委员会党校 022150
引言
内蒙古水资源分布不均且部分地区短缺,“节水行动” 作为内蒙古 “六大行动” 关键一环,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旗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深入参与节水行动责无旁贷。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从多方面探索路径,能有效提升干部群众节水意识,推动节水实践,为内蒙古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贡献力量。
一、内蒙古 “节水行动” 现状剖析
1.1 实施节水行动的意义
从内蒙古自治区层面本身来看,内蒙古实施的“六个行动”中的节水行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是我国 13 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业用水比例较高。通过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如推广滴灌、微灌技术,核减耗水耕地,显著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为可持续发展守住底线。节水行动还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维持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缓解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
1.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节水技术推广在内蒙古部分地区面临难题。例如在牙克石市的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难以承担先进节水设备的购置与维护费用。同时,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公众节水意识整体仍有提升空间,在牙克石市,部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节水习惯尚未养成,对水资源稀缺性认识不足,存在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在跨部门协调方面,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在节水行动中职责划分存在模糊地带,沟通协作不畅,影响了节水项目的整体推进。在资金投入上,节水项目前期建设与后期维护资金缺口较大,仅依靠政府财政难以为继,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旗县级党校在 “节水行动” 中的角色定位
2.1 政策宣传与解读的传播者
党校拥有专业理论教师队伍,在传播节水政策上具备权威性与专业性。针对不同受众,对干部群体采用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形式,深入解读政策背后深意与执行要点;对普通群众,利用社区讲座、宣传手册等通俗易懂方式宣传。为确保政策解读准确深入,授课教师定期开展政策研读会,与政策制定部门沟通交流,将最新政策动态融入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对比解读等方法,让学员清晰把握政策内涵,引导其在工作生活中践行节水政策。
2.2 节水理念的培育者
党校在干部节水理念培育中至关重要。在教学课程中,将节水理念融入行政管理、生态保护等课程,从政策法规、社会责任等多维度讲解节水意义。组织节水主题研讨活动,让干部在参与中强化节水意识。通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参观节水示范企业、社区,直观感受节水成效,促使干部在工作岗位上积极推动节水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人树立节水理念。
2.3 地方节水行动的助力者
党校凭借人才与智力优势,为地方节水决策提供支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调研本地水资源状况,分析节水潜力,形成专业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在参与地方节水项目实践中,选派学员参与项目规划、监督等工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搭建地方部门间沟通桥梁,组织水利、农业等部门开展节水工作座谈会,促进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共同解决节水行动中的难题,推动地方节水行动高效开展。
三、旗县级党校开展节水宣传教育路径
3.1 开发特色节水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涵盖水资源科学知识,如内蒙古水资源分布规律、水资源与生态系统关系等;节水技术介绍,包括农业、工业、生活领域实用节水技术原理与应用;节水政策法规解读,明确不同主体节水责任与义务。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实验教学环节,让学员亲身体验节水器具使用效果;安排小组项目,让学员针对本地节水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班次,如新入职干部班侧重基础节水知识普及,中青年干部班深入探讨节水政策执行与创新,满足不同层次学员需求。
3.2 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
案例教学选取本地具有代表性的节水成功案例,如某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大幅节水,分析其改造过程、效益提升等,同时剖析失败案例原因,为学员提供借鉴。实地考察选择污水处理厂、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等典型场所,组织学员参观,安排专业人员讲解工艺流程与节水经验。互动式教学开展节水主题讨论,如 “家庭节水小妙招”“社区节水方案设计” 等,激发学员思维,鼓励学员分享经验,增强学习效果。
3.3 拓展宣传教育渠道
通过媒体赋能,开设“党校云党课”栏目,利用党校公众号推送节水短视频、文章,有效提升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让党员干部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差异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学习教育,把“党的好声音”传进千家万户。开展校外宣传活动,走进社区举办节水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升社会影响力。
四、旗县级党校自身节水实践路径
4.1 基础设施节水改造
鉴于党校仅有一座用于教学的破旧办公楼,在选用节水器具时,要着重关注办公楼卫生间的用水需求。安装感应式水龙头,有效杜绝长流水现象,相较于传统水龙头,可显著削减用水量。马桶则选用高效节水型产品,通过优化冲水结构,在保障清洁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单次冲水量。尽管党校没有大规模绿化与停车场,但仍可构建小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依据党校的地形与排水走向,在办公楼周边适宜位置设置小型雨水收集池。此举既能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又能降低党校运营成本。
4.2 用水管理优化
制定用水定额标准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统计党校教学区域的日常办公、教学用水情况。结合党校的教学特性,参考相关行业用水标准,制定合理的用水额度。例如,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安排,灵活调整用水定额。借助信息化系统搭建党校用水监测平台,以此建立用水监测与考核机制。该平台实时展示各区域的用水流量、压力等数据,一旦某区域用水量超出定额,系统便自动发出预警。党校安排专人对超定额区域展开调研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同时,将用水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评估体系,与部门评优、资源分配挂钩,促使各部门积极采取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4.3 教职工与学员节水行为引导
建立教职工节水培训制度,定期邀请水利专家、节水技术人员来党校举办培训讲座。培训内容包含水资源现状、节水政策法规、实用节水技术等。同时,组织教职工实地参观节水示范单位,学习先进的节水经验。把教职工在培训中的表现、日常节水行为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与绩效奖金、职称晋升等挂钩,激励教职工积极践行节水理念。为学员制定节水行为规范,编写详尽的《学员节水手册》并发放给每位学员。
五、结论
旗县级党校在内蒙古 “节水行动”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方面路径探索,党校在宣传教育、自身实践等方面取得成果,提升了干部群众节水意识,推动了节水实践。未来,党校应持续完善保障措施,深化参与,为内蒙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不断探索创新,助力节水行动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东北节水增粮行动后期扶持政策研究座谈会在内蒙古召开 [J]. 当代农村财经 ,2014,(09):65.
[2] 朱景亮 , 梁秀娟 , 王雅男 . 内蒙古扎赉特旗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 [J]. 中国水利 ,2014,(11):28-30.
[3] 冯国华 . 内蒙古 : 节水增粮行动实现多赢效果 [J]. 中国水利 ,2013,(23):53-54+57 .
[4] 李 建 国 . 内 蒙 古 召 开“ 节 水 增 粮 行 动 ” 现 场 会 [J]. 内 蒙 古 水利 ,2013,(0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