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肚里秘密藏不住!胃肠超声给娃肠胃“卸伪装”

作者

袁欢

陕西西安大兴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家里有孩子的经常会遇到孩子突然说肚子疼的情况,家长急得团团转,却不知道具体原因。低龄儿童患病后说不清,且病情容易变化,因此临床检查效果并不好。胃肠超声检查是临床中最为普遍的检查方法,能够帮助胃肠“卸伪装”,知道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让肚里秘密藏不住!小编将为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孩子经常胃肠不适、什么是胃肠超声检查、胃肠到底适不适合孩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配合胃肠超声检查开展。

第一讲:为什么孩子经常胃肠不适?

孩子身体发育尚不完善,胃肠道和成人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如贲门括约肌“松松垮垮”,致使低龄宝宝在吃奶后容易吐奶。另外,孩子的胃酸分泌量少、肠道菌群不稳定,因此吸收功能相对较差[1]。当孩子饮食不健康、病毒感染、受凉,胃肠道就容易罢工闹情绪。结合临床经验来看,消化不良是导致孩子胃肠道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但也有部分孩子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需要长期正规治疗才能够根治,而寄生虫容易被忽视耽误病情。

第二讲:孩子胃肠检查有哪些方法?为什么胃肠超声优势明显?

传统检查多是通过临床查体、胃镜、肠镜、X线钡餐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临床查体主要通过患者自述、医生触诊发现患者的不适,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但孩子很难配合查体过程,再加上胃肠道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度高,很难辨别具体的疾病种类。胃镜需要将装有摄像头的管子下入到胃部,肠镜则要将装有摄像头的管子从肛门探入人体内进行观察,许多孩子都非常抵触这种检查方法,难以依从检查过程。目前临床中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方法,能够减轻检查期间的不适感,但需要使用麻醉药物。部分孩子对麻醉药物过敏,并且麻醉药物应用过程中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在孩子身上使用时家长有很大的顾虑。胃镜、肠镜检查方法虽然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胃肠道内壁状况,但不具有整体观察胃肠结构的能力,容易漏诊部分疾病。X线钡餐则是利用特殊射线光线照射构建胃肠道图像,需要孩子在检查过程中喝造影剂,主要是观察肠道外在轮廓以及肠道蠕动情况,但对于细节显影效果差,并且有一定辐射,可能对孩子的未来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2]。

胃肠超声不仅是无痛检查的小能手,并且十分安全可靠,图像精准度高。胃肠超声就像一个“回声探测器”,会在设备启动时播放高频声波,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用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胃肠超声检查过程中,如果组织结构异常、残留液体食物等就会改变超声信号传导,构建不一样的影像图像,由此作为临床疾病诊断依据。

胃肠超声检查的优点特别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遭罪。胃肠超声检查不需要喝造影剂,也没有侵入性检查操作,完全无痛无创,所以孩子接受度高,检查过程中不遭罪。(2)精准检查。胃肠超声检查不仅能够观察到肠道内部黏膜状况,还可以观察肠道整体组织结构变化情况,明确组织关系。如部分孩子说胃肠道不适时,是由于胃肠道压迫所致,所以单纯的胃肠镜检查难以发现问题。胃肠超声检查相当于对孩子的胃肠道进行了一次从内到外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孩子胃肠道健康状况。(3)方便安全:胃肠道超声检查十分迅速,一般15~30min就能够检查完毕,特别适合小孩子[3]。另外,胃肠超声没有辐射,孩子短时间内可以多次接受胃肠超声检查,十分安全。

第三讲:胃肠超声都能查什么病?

揪出炎症小怪兽:胃肠道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黏膜变厚、水肿、蠕动异常、层次结构变化[4]。胃肠超声能够观察到胃黏膜厚度、组织结构变化情况,寻找到炎症的蛛丝马迹。另外,临床中炎性变化对应的胃肠道组织变化也有明显不同,因此根据黏膜厚度、水肿程度等信息进一步判断孩子是否有炎性疾病病情进展程度。让医生对孩子的病情有基本的认知,明确下一步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抓住溃疡小麻烦:消化性溃疡是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但近年来在孩子中的患病比例不断上升,主要与饮食习惯改变、身体耐受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身体发育尚不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孩子的黏膜损伤较为严重,组织处有明显的缺口,周围邻近组织异常增厚,这些都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方法观察到。

早发现先天性疾病:许多孩子在母亲肚子里时发育并不好,存在管腔闭锁、狭窄、组织旋转等多种问题。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的孩子生长发育和正常孩子有较大区别,不仅会影响营养吸收,阻碍孩子生长,还有可能危及生命。胃肠超声在先天性疾病检查中优势明显,能够通过超声影像观察到幽门肌层增厚、幽门管狭窄等问题,并且可以测量厚度、直径、长度,获得十分具体的数据,让孩子尽快得到科学救治,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早知晓腹部肿块:小儿胃肠道肿瘤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够忽视。孩子肚子里长了肿块,难以自己表达不适症状。这时腹部超声检查就能够派上大用场,能够仔细观察肿块位置、直径、数量以及同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是否有液化、钙化等问题,初步确定肿块类型。如果明确孩子是患上胃肠道肿瘤疾病后,还能够通过观察肿瘤组织血流情况、组织浸润情况判断良性与恶性,对于其后期手术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讲:胃肠超声检查需要做好哪些事?

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胃肠超声检查的作用,知晓了其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为了确保胃肠超声检查顺利开展,还需要家长们认真配合。

第一,禁食。胃肠超声检查前需要提前进食3~4小时,如果孩子超过8岁可以禁食6~8小时。禁食的目的是避免负重食物、气体干扰超声检查,形成伪影,影响判断结果。当然小孩进食难度较大,家长可以喂少量糖水减轻其饥饿感。

第二,安静。剧烈的身体活动会加快胃肠道蠕动,影响检查结果。此外,如果孩子检查前后长时间大哭可能会引发消化系统痉挛,干扰检查结果。家长要尽量安抚孩子,减少其活动量,让其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

当然年龄特别小的婴幼儿难以配合胃肠超声检查,家长需要听从医嘱意见使用镇静剂,一定要严格控制药剂量,千万不能弄错。孩子服用镇静剂后,家长也要关注其心率、呼吸、意识变化情况,确保孩子服用水合氯醛睡着后再安排检查。

胃肠道超声在孩子胃肠疾病检查中有大作用,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并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小编还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健康康,远离胃肠道疾病。

参考文献:

[1] 杨泽胜,解晓莹,王世城,等. 超声检查在儿童胃肠道高危异物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24,64(20):70-73.

[2] 苗莉莉,王峰,岳淑玲,等. 儿童胃肠道息肉的超声检查诊断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4,34(9):73-76.

[3] 程善心,金美妮. 胃肠造影超声检查对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价值[J]. 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2):72-73.

[4] 袁玲凤,熊俊鹏,袁蔡晖,等. 江西省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胃肠道淋巴瘤的超声诊断效能及其超声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4,22(3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