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堂跨学科融合的策略

作者

郭春光

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1303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专业的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较强的跨领域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所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课程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有趣和谐、高效的语文学习氛围。跨学科融合教学强调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综合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容,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

一、整合不同学科内容,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语文课、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而不同的学科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合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他学科所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与语文、科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先思考“什么是加法?”等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乘法?”等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数学和语文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将化学知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除法?”等问题,让学生从数学和语文两个角度来思考除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之间联系的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各学科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关于春天、大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春天和大自然。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春是什么颜色?”“春天为什么要给万物披上一件绿色的衣服?”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到“春天是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万紫千红的季节”等词句。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介绍“春雨、春雷、春雨……”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知识体系之间联系的教学,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有关梦想方面的知识和内涵;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等问题

二、丰富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想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必须要丰富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其他学科知识,通过丰富课程资源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将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拓展和延伸。教师可以借助《中国地图》这一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南海诸岛和西沙群岛,引导学生对这些岛屿进行分类梳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还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多个省份、地区进行了解[2]。

1、通过展示中国地图,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中国地图》这一教学资源,通过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对祖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祖国的各大名山大川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进行展示,如:珠穆朗玛峰、九寨沟、桂林山水等。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又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和省份,并用语言来描述这些城市和省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母亲的伟大与伟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3]。

2、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家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家乡附近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杨梅品种,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让他们从中了解杨梅的种类、生长环境、生长习性等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意识。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足,对于很多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这种美进行表达和分享。例如:在学习《故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鲁迅笔下故乡的美,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来体会故乡的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照片或者是录像资料,让学生来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所蕴含的美。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其他学科知识,促进跨学科融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主题,这些主题之间又存在着紧密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例如,在教授《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黄山奇石》中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历史故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还可以从《黄山奇石》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以及科普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4]。

小学语文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兴趣。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有效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许冬莲 . 跨学科视野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J]. 读写 算 ,2025,(15):76-78.

[2] 潘莲花 . 以思维为翼,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J]. 新教育 ,2025,(14):35-37.

[3] 卜 颖 颖 .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跨 学 科 融 合 的 策 略 [J]. 江 西 教育 ,2025,(07):43-45.

[4] 高萍 . 跨学科学习助课堂提质——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构建高效课堂 [J]. 新智慧 ,2022,(29):89-91.

作者简介:姓名 郭春光,性别 女,出生年 1991,民族 汉,籍贯吉林德惠,职务 小学教师,职称 一级教师,学历 本科,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