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杨树的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方法

作者

安绍波

青冈县林业和草原局

摘要:杨树是一种发展历史悠久的绿植树种,相比于其他品类,杨树具有生长快、存活率高、适应性强、轮伐周期短等优势,是生态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较为青睐的种植树种,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还可为相关产业提供充足木材资源,具有较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为保证杨树的种植质量与效果,应加大对栽培技术、抚育管理方法的研究力度,结合种植区域实际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合理选择适合的杨树树种,以实现增产丰产的目的。据此,本文分析了的杨树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要点。

关键词:杨树;栽培技术;抚育管理

杨树作为杨属植物,被广泛用于防护林建设工程中,整体树干较为顺直,具有灰白色树皮,树皮表面或光滑平整、或分布纵裂纹理,具有较多芽鳞,且内含粘脂,叶柄较长,叶片普遍呈现为卵圆形、三角状卵形,具有分布范围大、生命力旺盛等特点。而青冈县坐落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表现出“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少雪”的气候变化规律,可良好满足杨树种植生长需求。

1.杨树的栽培技术

1.1种植地选择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土壤含水量充足,土层较为深厚,且场地主要以冲积土为主的区域为杨树的最佳种植地,因此,在实际进行选地时,应做好现场勘察、检测工作,全面评估场地的水文条件、土质条件,调查分析土壤内部结构,进而为后期顺利开展种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杨树优质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1.2选条与扦插

种植人员应选择在春季杨树发芽前2周开展选条活动,以生长状态可观、无病害,且枝条长度不超过40cm,枝条直径维持在1~2cm的侧枝为优选,将之用于后续扦插作业中。对于扦插而言,一般在春季早期温度较为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此时枝条进入萌发生长期,内部分泌着充足的营养素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扦插成功率,或是选择在秋季杨树进入休眠期后进行扦插,能够确保生根效果。在正式进行扦插时,应预处理插枝,分别按照尾巴状、树形形状修剪插枝顶端、底部,之后以45°倾斜角度插入插穴中与土壤深度接触,并踩实周围土壤。

1.3苗期管理

在扦插结束后,应适时对幼苗进行浇水,为精准控制浇水量,有效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幼苗对水分的需求,防止出现树根腐烂、土壤干旱的情况,就要考虑使用滴灌、沟灌等方式进行浇水。同时,在幼苗成长期间,还应合理进行拔芽使新芽生长长度不超过10cm;进行施肥增强幼苗的生长力,具体而言,可对生长初期的幼苗按照300kg/667m2的剂量依次施加复合肥、碳酸氢铵等基肥,对生长中后期的幼苗适量施加尿素,进而加快幼苗生长速度,提高杨树种植产量。

1.4栽培密度确定

杨树以人工培育为主要种植手段,在栽培密植环节应结合杨树生长规律、生长习性、生长形态、种植品种,确定最佳的栽培密度,避免在生长后期出现相互抢夺养分、光照的情况。例如,若选择的树种为大口径杨树,就要按照稀植模式进行栽培;对于部分根系较为发达的杨树树种,在栽种时应严格控制株行间距,否则将导致邻近树种根系在土壤内部激烈竞争,不利于杨树健康成长;而根据种植区域地形、水文条件看,选择在平原、水源条件良好的区域种植,可按照600~800株/667m2密度进行种植。

2.杨树的抚育管理方法

2.1肥水管理

在灌溉环节,应根据各个季节气候情况调整灌溉计划,确定灌溉量与频率。 合理选择畦灌、滴灌或喷灌方式,在春季树叶生长前期进行及时灌溉,在夏季若温度较高、光照强度较大,应适量增加灌溉量,在秋季降雨量少时,应保证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在施肥环节,选择于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追加氮肥,幼树需施加0.5kg的氮肥,而大树应施加1kg的氮肥。

2.2松土除草

针对松土工作而言,因生长初期的苗木根系尚未发育成熟,仅在土壤浅层分布,所以要注意把控松土深度以免损伤幼苗根系,对于已发育壮大,在土壤中分布较深的根系,可适当加深松土深度达到5~10cm左右即可。针对除草工作而言,应采用人工与小型旋耕机相配合的方式进行作业,保证将杂草全面、彻底清除,防止杂草枯死腐烂后增大种植地病虫害产生几率,但需要注意除草时避免对树皮、嫩枝造成损坏。

2.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环节应科学选择修剪方法,把控修枝强度。一方面,应在夏季初期非雨季修剪树枝,可抑制小枝生长,降低对杨树生长的负面影响,保证修剪创伤快速愈合。同时,修剪时应禁止留桩,否则易产生死结妨碍主干正常生长,而是要精准定位切口,之后从距离切口30cm的位置下锯。另一方面,应根据杨树树龄调整修剪强度,例如,1~5年树龄的杨树应在2/3树高处进行修剪,6年树龄的杨树应在1/3或1/2树高处进行修剪,并按照林地郁闭强度适量增加修剪频率。

2.4病虫害防治

2.4.1溃疡病防治

溃疡病的患病高峰期为每年春夏交替阶段,患病的杨树将出现带有水疱状的树皮。治理该病害时,首先应加大种植管理强度,开展精细化管理,通过科学抚育、定期修剪病枝提高杨树抗病性、免疫力。其次,对于已经患病的杨树应采用针对性的杀菌药剂进行治疗,如在患病位置定时定量喷洒硫酸铜溶液以阻止病菌繁殖;也可在患病区域均匀涂抹或注射浓度为1%的50~80倍液溃腐灵以减轻病状。

2.4.2烂皮病防治

烂皮病是杨树生长期间出现较为频繁的腐烂病,主要患病部位集中在树干、树枝部位。为防治该病害,应在每年5月上旬、9月上旬,安排种植人员选取小型刮刀对患病杨树的病斑进行剔除,彻底清理掉染病的皮层组织,随后均匀涂抹浓度为10%的碱水液、25倍液的多菌灵,在治疗的第5~7d,选择叠涂50~100ppm的萘乙酸液,从而加快患病组织的愈合速度。

2.4.3桑天牛虫害防治

桑天牛属于杨树抚育阶段较为常见的虫害,每两年繁殖一代,每年初夏阶段进入成虫羽化旺盛期,通常选择在1.0~3.5cm直径的杨树枝条上进行产卵,产出的幼虫以树干为食,破坏了杨树树干水分、养分输送循环系统,进而导致树木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在具体进行防治时,可通过物理防治法,在种植区域布设大量的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集中诱杀;或是采用生物防治法,养殖啄木鸟抑制害虫繁殖。

结语:熟练应用杨树栽培技术,切实落实好抚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快生长速度,促使健康茁壮成长,提升整体种植品质、成活率,更好满足现代化社会环境下工业、制造业对于木材的供应需求,并为绿化环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可促进当地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因此,就要深入分析杨树种植地选择、扦插选条、苗期管理、栽培密植、肥水管理、松土除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工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强化种植人员的栽培管理水平,降低杨树生长期间的患病率,从而推动林业种植工作长效、优质开展。

参考文献:

[1]冯振.杨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24,14(02):22-24.

[2]殷辉.阜南县杨树栽培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