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析天然气场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作者

张凤伟

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采气管理三区 陕西 榆林 719000

0 前言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与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稳步推进,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且低碳的优质能源,其在城市供能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天然气场站作为天然气输配系统中的关键节点,承担着气源的接收与分输等核心功能,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城市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公共安全[1]。但是天然气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物理化学特性,天然气场站在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较大,尽管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加大安全投入与管理力度,但天然气场站的安全风险问题时有发生。针对该问题,本次研究将对天然气场站运行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为提高提升风险预控能力奠定基础。

1 天然气场站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是确保场站平稳运行的基础,更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在这一方面,首先是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实行一岗双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2]。场站负责人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各级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则对本岗位的安全负直接责任。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场站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预案等。特别要针对天然气易燃易爆的特性,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明确危险区域划分和作业许可管理要求,操作规程要具体且详细,便于执行和检查。需要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对场站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分级,实施差异化管控。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采用多种类型的风险分析方法,系统识别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对重点部位实施实时监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建立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 天然气场站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

在技术防护方面,应配备完善的安全监控和报警系统,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压力监测装置等,实现对关键区域的实时监控。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自动启动紧急切断阀或消防设施,同时,定期对所有安全设备进行检测校验,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运行管理方面,实施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作业都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票证,明确作业范围和责任人。特殊作业如动火和受限空间作业等,需经过多级审批并有专人监护,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关键信息的准确传递,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各项作业,禁止违章操作[3]。设备维护保养是保障安全的基础,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管道和压缩机等关键设备进行检修。采用超声波检测和红外成像等先进技术进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对易损部件建立备件库,确保随时可以更换,重要设备应设置冗余系统,防止因单一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开展定期体检,确保作业人员身体条件符合岗位要求,建立行为观察和反馈机制,鼓励员工互相监督,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严格控制场站周边环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栏,定期清理周边杂草和易燃物,保持防火间距,对场站内的静电接地系统进行检查,防止静电积聚引发事故。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随时可用,严格控制明火和热源,在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防爆型电器。实行定时定点巡检制度,重点检查管道阀门和压力容器等关键部位。使用专业检测仪器进行泄漏检测,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处理,建立巡检记录档案,跟踪隐患整改情况,运用智能巡检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辅助人工巡检,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3 天然气场站运行过程中应急管理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的核心,根据场站实际情况和风险特点,制定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完整的预案体系,预案应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资源调配方案。针对泄漏和火灾爆炸等典型事故场景,制定详细的处置步骤和操作要点,定期评估和修订预案,确保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急组织体系应清晰明确,成立以场站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下设现场处置组和医疗救护组等多个专业小组,明确各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确保应急响应高效有序。建立值班制度,保证应急指挥系统随时可以启动,与上级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确保重大事故时能够获得外部支援。应急装备配置要充足完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包括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和应急照明设备等。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集合点,配备应急广播系统,建立应急物资台账,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随时可用。应急培训演练是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分层次和多形式的应急培训,内容包括应急知识和个人防护等,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每季度开展专项演练,演练要贴近实战,注重协同配合,及时总结评估,持续改进提高。与消防和医疗等外部单位定期开展联合演练,提升协同应急能力。应急响应流程要科学规范,建立快速报警机制,发现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影响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预案。现场处置遵循先控制源头和再消除危险的原则,及时疏散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事故扩大,做好现场监测,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处置策略。建立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实现预案管理和指挥决策等功能的信息化,建立场站三维模型,直观展示事故影响范围和疏散路线。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应急物资的智能管理,确保物资调用快速准确,建立应急通讯保障系统,确保在复杂环境下通讯畅通。

4 结论

综上所述,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和遇火即燃等危险特性,场站中存在高压设备和调压装置等易出故障的关键设施,且作业多涉及动火和受限空间等高风险操作,一旦安全管理不到位,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天然气企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提升整体安全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扬.天然气场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21):80-82.

[2] 单 兵 兵 . 天 然 气 场 站 运 行 的 安 全 管 理 [J]. 化 学 工 程 与 装备,2020,(12):282-283.

[3] 冯 超 . 天 然 气 场 站 运 行 过 程 的 安 全 管 理 研 究 [J]. 化 工 管理,2018,(2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