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江竹筠红色文创设计

作者

张菲扬 郑彩云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 自贡643000

(基金项目:2023-2025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310622045X)

摘要: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妇女干部,也是重庆解放时期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本文从江竹筠革命生涯及精神内涵入手,探讨如何将其与文创设计相结合,打造“傲雪红梅”江竹筠文创品牌。通过实地走访、梳理史料、借鉴优秀文创案例等方式深入挖掘江竹筠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文创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采用艺术插画、Q版IP形象等多样化表现形式,设计开发蕴含江竹筠革命精神的文创产品,并制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发掘和传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还可以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赋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江竹筠;红色文创;革命精神;文创产业

引言: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年代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如何创新性地将这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品,让革命英雄精神常留常新,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命题。本文以革命烈士江竹筠为例,探索红色资源的文创开发与传播路径,为助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参考。

一、江竹筠红色文创设计意义

1.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

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她为原型进行红色文创设计,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的生动实践。通过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江竹筠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将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将从这位革命先驱身上感悟信仰的力量、领会英雄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1]。江竹筠文创将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江竹筠文创以其新颖活泼的表现形式,能够唤起他们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接过革命先辈的接力棒,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具有重要意义。

2.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众审美情趣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新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江竹筠红色文创设计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以文化创意为牵引,为大众提供了兼具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精神食粮。江竹筠文创产品不仅是实用物品,更是凝结革命史诗、体现英雄情怀的审美对象。人们在使用和欣赏这些产品的过程中,将不自觉地沐浴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之中,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都会得到升华。比如,一幅再现江竹筠生平事迹的艺术画作,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美学高度,能够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江竹筠文创以其新颖别致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将在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二、江竹筠红色文创设计

1.深入发掘江竹筠的革命精神内涵

江竹筠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史诗。她出身贫苦,自幼树立救国救民理想。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3年在重庆秘密从事地下交通联络工作,屡建奇功。1948年不幸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江竹筠生命中闪耀的坚定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是文创设计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要将江竹筠事迹和精神转化成文创产品,首先要全面梳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如重庆市地方志、党史资料、回忆录等。通过扎实的案头工作,厘清江竹筠的革命生平、重要事件、精神特质、时代背景等,为文创设计提供扎实依据[2]。同时要实地走访江竹筠的故里、革命遗址等,感悟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汲取创作灵感。

2.确立“傲雪红梅”江竹筠文创设计理念

通过系统梳理江竹筠的革命事迹,提炼出“傲雪红梅”的品牌理念和视觉形象。“傲雪”二字比喻江竹筠的坚贞品格,“红梅”则象征她的革命斗志,两者结合体现了江竹筠作为新时代巾帼英雄的独特魅力。这一品牌名称和视觉符号旨在传递江竹筠不畏强暴、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激励当代青年勇于追梦、甘于奉献。

在设计理念和品牌视觉基础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发丰富多样的江竹筠题材文创产品。比如,以艺术插画的形式再现江竹筠生平中的重要历史瞬间,用Q版IP形象设计将革命英雄形象活泼化、亲民化,更好地与年轻受众产生共鸣。同时,文创设计要坚持内容为王、形式为辅,在创新表现手法的同时,注重革命历史的考证与内涵的体现,以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传播红色文化正能量。

3.创新江竹筠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

江竹筠题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情感内涵,为文创产品的创新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设计师可从多角度切入,采用不同艺术形式,创作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时代特色的文创作品。

首先,艺术插画可用于再现江竹筠生平中富有戏剧张力的历史瞬间。如以写实手法描绘江竹筠慷慨就义的场景,彰显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以写意技法刻画她秘密从事地下工作的紧张情景,渲染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3]。艺术家可发挥想象,以新颖构图、动人细节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引发观者情感共鸣。

其次,文创设计可借鉴动漫、游戏等当下流行元素,塑造既有历史味道又契合时代审美的江竹筠IP形象。如设计Q版江姐卡通形象,将革命者亲切化;开发以江姐事迹为题材的主题游戏,寓教于乐;制作反映江姐生平的动画短片,用新媒体语言讲好红色故事。在流行文化与红色内容的创造性结合中,江竹筠精神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最后,文创产品还可在材质、工艺上做文章。比如以竹子为元素设计文创品,寓意江竹筠的高风亮节;以梅花为题材绘制图案,象征江姐的凛然正气。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产品的艺术品位和实用性能,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4.拓宽江竹筠文创产品的传播渠道

江竹筠文创设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扩大文创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一方面,要整合现有的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资源。在江竹筠纪念馆、故居等红色景点设置文创产品体验区和售卖专区,让游客在参观学习中自然接触文创;将文创产品纳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活动,如组织青少年开展“学江姐精神、用江姐文创”主题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坚定理想信念。文创传播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放大江竹筠精神的社会影响力[4]。

另一方面,要用活互联网思维,积极开拓线上推广渠道。依托江竹筠文创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自有平台进行品牌传播;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打造爆款产品,积累忠实粉丝;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互动营销,让年轻群体刷屏江姐;联合MCN机构,邀请红色文化达人、意见领袖进行种草推荐,以网红经济拓宽文创传播的边界。线上营销要紧跟互联网传播趋势,讲好江姐故事,提升品牌亲和力。

结束语:以江竹筠革命事迹和精神内涵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开发,既是对红色历史的致敬,也是让革命火种代代相传的有益尝试。江竹筠文创不仅要实现经济价值,更要发挥思想价值、教育价值,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俊,王一凡.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红色文创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演化评量 [J]. 包装工程, 2025, 46 (06): 170-180.

[2]魏华,刘蒙娜.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红旗渠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J]. 天工, 2025, (08): 68-70.

[3]彭志萍,周淼葭. 文旅表达 红色巴中书写时代新曲 [J]. 当代县域经济, 2025, (03): 34-37.

[4]梁慧卿,孙志国. 让红色文旅融出别样红 [J]. 当代广西, 2025, (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