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探讨

作者

曹黎明

沭阳县正德中学 223600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学科内涵与价值。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有必要将其引入其中,引导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兴趣,理解数学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更为深入地解读数学知识内涵,并且对其进行有效应用,为学习成效的夯实奠定基础。

一、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作用与价值

第一,数学史可以使得数学文化体系变得更为丰富。事实上,数学和文化呈现出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数学史的支持。数学文化是多个数学家持续付出的成果积累,他们进行研究以及创造的过程铸就了数学史。数学文化在人类文化体系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刻感知数学文化内涵,而数学史正是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将其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对数学课堂更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持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二,在现代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比较常见的数学思想涵盖着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多元化的内容,这些思想都是诸多数学家智慧的结晶,在对数学史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这些数学思想的熏染,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也可以促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解读数学史[1]。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引入数学史可以一并将数学思想传递给学生们,促使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体系,为后续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奠定基础。

二、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1.选取恰当的数学史内容

数学史对于数学实践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因为数学史的内容体量较大,而高中生用于学习的时间与精力是相对有限的,因此,在对数学史内容进行选取的过程中,需要落实实用性的基本原则。首先,所挑选的数学史内容应该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与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兴趣,避免在课堂上引入深奥且难懂的史料内容,免得起到反作用。其次,所选取的数学史内容需要和学生实际生活以及学习活动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教学内容。在收集这些数学史料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研读,结合教材当中的提示以及教学需求来寻找相应的史料内容。唯有如此,史料内容才可以与教学活动相适应。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述函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函数发展历史内容,同时函数还映射出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因此,相关史料的展示对于教学效果的强化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众多史料内容当中探寻最为恰当、简明的史料,并且将其引入到课堂当中辅助知识的讲解。在对史料内容进行阐述时,教师不可以单纯对史料内容进行阅读,而是需要寻找更为灵活且趣味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展开授课活动,如此一来,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才会得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也会更高。总之,实用性原则不仅需要内容实用,还需要形式灵活[2]。事实上,数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行为意识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站在形式视角上进行分析,除了利用文字对史料进行表述之外,还需要彰显出图像以及图表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家的头像(如祖冲之、陈省身等)、数学图形的演变过程(如勾股定理、黄金比例等)等史料内容引入到课堂上,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相关数学学科知识产生探索的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水平,强化科学与人文意识。

2.运用趣味性的形式引入数学史内容

在对史料内容进行挑选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挑选出趣味化程度较高的内容,这些史料可以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助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解读。在应用史料时,需要做到灵活多变。例如,当教师为学生们讲述负数知识时,可以对负数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展现出相应数学家不认同负数再到认同负数最后到使用负数的发展过程,此时学生可以意识到,对于负数的困惑,并非只存在于学生群体当中,在负数刚出现时,数学家也同样表现出了困惑的态度,但是只要带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去解读负数知识,便可以有效理解负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家对知识的研究历程进行阐述,事实上,我国古代有着不少数学家,他们在相应的领域都取得了一些建树,例如祖冲之等,在近代社会中,代表性较强的数学家有活络更、陈省身等,也可以同比介绍一些国外优秀的数学家,例如笛卡尔、毕达哥拉斯等。在这些优秀科学家身上有着诸多的趣闻,将这些故事引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上可以对课堂上的沉闷氛围进行有效缓解,促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3]。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一些代表性较强的古代数学题引入到数学课堂之上,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探索兴趣的方式,例如对勾股定理进行验证的一些代表性较强的方法,数学学科教师将这些方法展示给学生们,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也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东方与西方数学家在思维层面上存在的差异性。借助上述趣味化的形式对数学史的内容进行引入,教师对知识进行呈现的过程将会变得有趣和引人注目,并非知识固化地传授公式以及定理,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更为有效地解读数学知识的奥妙,享受数学学习过程。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引入数学史的内容不但可以促使数学教学品质的提升,有效强化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主动进行探索学习活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持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深化对数学史内容的解读,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课堂之上,为课堂教学综合品质的提升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雷望.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教育,2020(7):134.

[2]马爱华.将数学史融入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20(3):66-67.

[3]高琳.高中数学课教学中数学史内容的融入与渗透[J].中学教育,2019(12):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