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提升法律法规认识的意义与方法

作者

刘莉 刘雯

三峡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是指针对高等教育领域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文件等规范性文件,旨在管理和指导高等教育体系的运行和发展。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高校教师行为的行为规范和底线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法治意识,提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本文首先解释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组成内容,然后分析了提升法规认识的必要性,最后依次从认真学习基本法律法规、关注学校规章制度、持续专业培训、关注政策动态、开展跨学科合作、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法规认识的具体路径。通过这些路径的培养,高校教师能更好地应对着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法律法规体系,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基本道德和法律要求,为学生成长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师;法律法规;认识;路径

1、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概念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是指针对高等教育领域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 政策文件等规范性文件,旨在管理和指导高等教育体系的运行和发展[1]。这些法

律法规在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教职员工以及相 关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定和保障,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公平和可持 续发展。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法律层面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2)行政法规层面主要包括国务院制定的 《普通高等学校规程》《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条例》等,对高等教育制度作了规定; (3)部门规章层面主要包括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 等学校教师的若干规定》等部门规章;(4) 规范性文件有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发布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等;(5)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6)高校规章制度,各高校依法制定的管理制度、规章等。

这些法规内容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高等教育机构管理、招生与入学、  教学与科研、师生权益、学术道德与纪律、国际交流与合作、质量评估与监管、 资金与经费管理等。法律法规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维护高校内部秩序, 保护师生权益,确保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2]。在不同国家和 地区,这些法规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会有所不同。

2、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的意义

2.1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的意义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内容广泛,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并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这是教师的天职所在,也是对学生和社会的责任担当。首先,主动提升法规认识是高校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3]。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数万学生。教师必须知 法懂法守法,并以身作则,以最高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这是每一名教师应 尽的天职和社会责任。其次,法规认识是教师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必须建立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懂法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另外,法规认识有助于教师规避职业风险。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更容易受到公众监督,只有提高法律意识,教师才能明辨是非,规避言行风险,守牢道德底线。最后,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 有利于维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师只有明确并坚守法律底线,才能以身作则,与学生形成正能量互动[4] ,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2.2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法律法规认识的意义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的意义更加重要,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为法律法规的适应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可以更好的维护学校、学生和自身的权益。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1)网络教学与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时代背景下, 特别是近几年疫情的爆发,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线教学过程中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保障自己的教育成 果受到法律的保护;(2)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 的个人信息可能会涉及到收集、存储和处理。了解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教师合规地处理个人信息,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3)在线评估与公平公正。数字化教学带来了在线评估的机会,但也可能引发作弊和不公平现象,了解相关法规,教师可以设计更加有效的在线评估方式,确保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4)知识产权与创新。数字时代,教师可能涉及教材创作、研究成果的发布等,了解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能够保障教师的创新成果受到适当的法律保护,鼓励创新 和知识产出;(5)网络安全和版权保护。教师在数字时代可能会使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涉及软件、网络资源等。了解版权法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有助于避免侵权行为,维护教育信息的安全和合法性; (6)跨境教育与国际法规。数字时代使得跨境教育更加便捷,但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可能产生冲突,了解国际法律法规,有助于教师在跨境教育活动中遵守各国法律,避免法律纠纷。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对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认识是贯彻党和国 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应对网络环境变化的现实需要,是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高 校教师提升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是应对意识形态斗争的必备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 化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重要保 障。

3、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提升法律法规认识的方法

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保障 教学质量和教育的合法合规运行,同时也为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权益保护提供 了必要的保障,法律赋予教师应有权利,教师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3.1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的路径

首先,高校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基本法律法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这两部法律确立了教育方针政策和高等教育 基本制度,是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的基本法律。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教师必须学以致用,了解教师自己的义务和权利[5] 。主动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明确了教师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是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其次,关注学校规章制度。遵守《学校教师管理规定》,该规定针对本校教师管理作了规范,教师必须遵守。遵守《校务公开规定》和《考核规定》等,这些规章制度在不同侧面对教师行为作了规范约束。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等校级文件的要求,学校还会制定其他校本化的教师行为规范文件,也需要认真遵守。另外,参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关注学校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和建设培训会,教师要重视并主动参加。参加主管部门的政策培训,教育部门也会组织相关政策培训,教师应积极参加,认真对待入职培训,新教师要重视入职培训中对政策规章的宣传。最后,加强道德规范意识,注意生活细节,防微杜渐。树立遵法守纪意识,防微杜渐注重工作细节,在每个工作环节体现法治思维和底线意识。加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内化道德规范为自我约束,而非外在强制,遇到不明情况主动请教,请教学校相关部门,对不太熟悉的规定可以请教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等,也可以直接向地方教育部门咨询和请教。遵纪守法要落实到生活细节,不只是工作,生活中也要注重遵法,避免不当的娱乐活动,要躬行具体的道德规范。

3.2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法律法规认识的路径

首先,持续的专业培训。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会定期举办关于高等教育法律 法规的培训和研讨会。教师可以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和 解读。高校教师应该定期参与专业培训,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课 程,这有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以及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遵守规定。 其次,高校教师需要主动关注高等教育政策动态,关注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文件, 要经常浏览教育部网站会发布教育政策文件。重视教育报刊的政策解读, 关注主 流教育报刊对政策的解读,增强政策认知,加入政策交流的职业群体,通过加入 政策交流群,可以获知前沿政策信息。然后,开展跨学科合作。数字化时代高校 教育面临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挑战,包括知识产权、隐私保护、在线教学等,教 师可以与法学、教育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探讨法律法规的问题,提升综合应对能力。最后,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利用[6]。利用数字化资源,如在线课程、网络研讨会和法律法规数据库,帮助教师随时获取法律法规信息。许多社交媒体 平台和在线社群中有许多教育法律专家和从业者,教师可以加入相关的群组、讨论,与其他专业人士交流互动,获取实时信息和观点。

4、结论

在数字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法律法规体系[8]。为了适 应这一变化,并确保高等教育的合规性和质量,提升高校教师的法律法规认识显 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提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认识的路径需要结合专业培训、跨 学科合作、资源利用和反思改进等多个方面。高校教师,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教 师要带头学习,主动了解数字时代下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和新的法律法规 体系,主动培养法制思维[7],提高法治素养。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高校教师才能更好地应对法律法规挑战,确保高等教育的合规性和质量。

5、致谢

本工作受三峡大学2024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工程教育全流程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类专业人工智能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编号:CX20241211)的资助,该项目由武汉威士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支持。在此谨向所有为本研究提供帮助与指导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刘磊.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国家政策法规演变研究——基于1978年以来国家政策法规文本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8, 16 (04): 87-93.

[2].支振锋.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J].全球商业经典,2021,(03):83-85.

[3].赵亮.浅议高校教师提升法治思维的意义与方法[J].秦智,2022,(11):57-59.

[4].刘丽.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利关系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付铭举, 李柏桥. 高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探索与思考[J].长江丛刊, 2017(12):203.

[6].杨富斌.高校法学教师坚持法治思维的意义和作用[J].河北法学, 2014, 32(12):34-43.

[7].徐唱,姜超.高校教师法治思维的培养与提升[J].法制博览,2023,(04):24-26.

[8].艾贤明,郑国.“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法治思维路径研究[J].黑河学刊,2020,(0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