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借力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

作者

沈雯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幼儿园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优化幼儿园的教育充满着有效性和可能性,也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该课题从信息技术的优势出发,在如何收集利用信息技术的中,有效利用技术收集和运用合理资源,以科学的手段通过有效的途径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为提升教育的质量而赋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开发;利用

信息技术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处理教学信息时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本研究中幼儿园教师主要利用手机、音响、ppt、视频播放等各类硬件设施及软件工具,在科学合理的方法下,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并根据其优势对整个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进行及时优化与加工。

一、多元化手段对教育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信息技术的助力,幼儿可以直接、快速地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数字化资源、获得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教师作为技术和资源的使用者,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收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并有针对性的归类整理,并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对资源进行更新替换及完善。

首先,有层次建立电子资源库,对教育资源收集与归类。教师在收集的材料是零碎和重复的,建立一个专门存储和管理相关资料、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的数字化平台,即电子资源库。第一维度以主题为主线收集:教师、家长、幼儿根据本主题需要收集相关内容。第二维度在主题下设立资源种类:在如某主题下图片类、音像类和PPT或其他资源等。第三维度平行性其他资源:主要按照自己班级幼儿的需要组织收集,是对幼儿感兴趣的点、对知识经验的扩充和延伸。

其次,以分级式的方法将资源再次进行整理。收集到的资源主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整理,即按照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确定资源的内容整理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如将文字较多、内容能以《指南》大班各个领域目标符合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归纳到大班教育资源中,将色彩鲜艳、画面简单、符合小班年龄段学习的内容归纳在小班资源中。资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呈现方式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最后,通过审议逐步实施教育资源的替换与更新。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不断自我更新和快速转换。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资源有图片、教具、教师个人的知识信息如未能更上技术的更新,将被淘汰。在大班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不常见的消防员职业体验缺乏,图片已不能满足幼儿对该职业情感体验和认知,审议中大家对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分组将消防员出警时的视频、消防员不同衣服的不同作用、消防车的车内结构图等知识信息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结合等方式完成了新旧资源的替换。这种方式丰富和完善了教学素材和资源从而优化了幼儿学习活动。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学习游戏的融合的几个方面

首先,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幼儿游戏环境。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的富有数字化元素的学习环境,是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将原先教学活动中主要依靠教师个体经验开展的活动转化为更加丰富、生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即将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中的数字化形式进行优化和创造。在大班语言活动中,教师将语言活动中传统的图书类故事转化为视听材料,通过蓝牙技术将音频故事转化成蓝牙耳机播放形式在视听区倾听,成为了可以反复倾听的学习材料。幼儿通过播放蓝牙耳机重复倾听故事内容,再配合故事内容排序等游戏操作活动进行学习,在好听好玩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信息技术不仅直接反应出教学内容,更符合幼儿学习特点,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总结零散性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学习型区域游戏活动逐渐变成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区角中自我学习和探究,幼儿的学习经验是比较零散和片面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捕捉到幼儿零散的学习经验并及时总结。在一次关于“水”的科学区探索活动中,幼儿发现水漩涡的旋转大小会与搅拌棒的速度、深度、力度、时间长短等不同因素可能都有关。教师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水漩涡的秘密用手机拍摄视频的记录方式呈现,再使用QQ软件传到电脑上,通过电视机与电脑的连接进行集中展示。幼儿根据观察、对比的方法直接了当的发现了水漩涡与外力因素之间的秘密,获得了更多、更完整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聚焦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引导幼儿共同发现,及时交流分享,帮助幼儿将个体零散的经验得到及时推广,有效总结,使全体幼儿获得游戏过程中必要的知识技能,使学习与知识更为系统化。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地域的限制,解决一些传统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难题,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园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并通过教学资源的拓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究等方式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过程中展现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新思路,为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文献参考:

1.罗颖,徐潇,多模态理论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和应用:以《鲁兵逊漂流记》(节选)为例【J】语文建设,2021(18):67-69

2.王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游戏课程【J】江苏教育,2023(92):76-77

3.陆晓琴,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名师在线,2022(1):75-77

六、对策实施

(一)单支烟中烟丝烟重量测量

烟支单支烟烟丝重量是关键测算依据。小组成员依据工艺组资料,将粗支烟和细支烟分类。通过随机抽样,用电子天平称量各牌号烟支,确定粗支烟单支烟烟丝重量为0.55g,细支烟为 0.35g,为后续估算提供基准。

(二)卷烟机中 VE 储量

经调查,ZJ17 和 ZJ112 型号卷烟机在风力送丝无烟丝时,VE 剩余储量相近。选择两种型号卷烟机进行余量记录和排空试验,计算得出卷烟机VE 存量约为 三)过桥通道中烟丝的储量

过桥通道烟丝量难以通过常规方式获取。小组成员根据设备型号差异,将设备分为 ZB25、ZB45(粗支)、ZB45(细支)和 ZB47 型号,测量通道长度,计算烟支数量和烟丝重量。

(四)托盘中的烟丝存量

针对粗支烟和细支烟托盘,采用称重法测量烟支数量,结合单支烟重量确定不同型号托盘烟丝量。如ZB25、ZB45(粗)、ZB47 型号托盘中烟支数量约为 4300 支,ZB45(细)型号约为 9600 支。

(五)包装机机组存量包装机有 ZB25、ZB45、ZB47 三种型号,小组成员现场计数自然停车状态下的包装机存量,根据烟支单重确定不同牌号状态下的包装机内储烟量。

(六)装封箱机中条烟存量

装封箱机分为 YP11 细支、YP11、YP18、YP18D 型,其中 YP18D 型有 6 个堆垛仓且可处理多个牌号。单堆垛仓装封箱机自然停机时,最小积存 13 条,最大积存 62 条。实际排空需人工数出条烟数量,通过公式计算装封箱机存量。

(七)数据总核算

小组成员汇总核算数据,得出不同设备型号的相关数据,并确定烟丝柜烟丝总量计算公式:烟丝总重量(kg)= 码段代表的烟丝量-【机组数量 (卷烟机VE 的存量+ 过桥通道烟丝量+ 包装机组烟丝存量) 托盘中烟丝重量+ 装封箱机存量】。

(八)程序编写小组成员编写计算程序,便于迅速计算。

小组成员编写H5 界面,在使用编写的网页可以进行快速计算,计算界面如下图所示:

七、效果验证

(一)流程的优化

优化后的流程简化了原有的复杂计算环节,与系统上线前流程相似,准确性显著提高。原流程依赖人工多次核算,优化后依据中控数据计算,减少人工干预,提升了流程的科学性。

(二)时间的节约

项目实施后,统计9 月底-10 月的排空时间,平均约为60 分钟,成功实现预期目标,有效缩短了换牌(排空)时间。

(三)原辅材料的节约

直接效益方面,全年节约电费4915.2 元,每月节约原辅材成本约50000 元。间接效益上,减少停机产生的不良品,降低原辅材料消耗,提升工作效率,缓解生产延点问题。

(四)人工成本的降低

优化流程后,减少人工反复协调和返工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项目成功达成目标,优化了换牌(排空)流程,节约成本。项目组成员在问题发现、解决和工具运用等方面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未来将继续围绕车间现场管理开展研究,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