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具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杨姝
南京市金陵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210046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工具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具有的应用价值得以显著提升。对此,需针对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要求进行明确,并以此为基础,加强数字化工具创新应用研究力度,从而通过数字化色彩软件的深度应用、数字色彩资源的有机整合等多种创新应用方法,为小学美术教学活力及学生色彩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工具;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创新应用
一、数字化色彩软件的应用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为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创新应用切实提升色彩教学工作开展质效,教师则需将数字化色彩软件的深度应用重点关注起来,并从智能调色系统、AR试色等多个数字化色彩软件应用视角出发,依托数字化色彩软件的应用,使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能够更加高效,并达到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色彩创作思维的良好效果[1]。
智能调色系统能够为学生色彩学习精准性的提升提供助力。例如,Clip Studio Paint中涉及的智能色彩匹配功能,可依据给出的观念词语,生成相应的色彩搭配方案。在此期间,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海洋”主题绘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这一数字化工具的合理使用,结合自己心中的海洋,提取出观念词汇输入到数据化软件中,依托工具具有的智能色彩匹配功能,实现对于深蓝、白色等色彩的合理搭配,以便在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色彩搭配技巧的同时,提高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效率。
AR试色功能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课堂实践体验感。现阶段,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数字色彩软件中的AR试色功能板块愈发完善,将其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则可帮助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在扫描实体物品后便可获得相应的虚拟色彩呈现效果。以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植物色彩改造”实践活动为例,借助AR试色,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树叶涂抹上不同的颜色,以便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同色彩给物体氛围带来的影响,最终有效助力于学生色彩意识的提升。
二、数字色彩资源的整合
数字色彩资源整合方面,教师需将跨平台资源库建设、生活场景色彩资源采集等多项工作的开展重点关注起来,以便在有效提升数字色彩资源整合效率的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色彩教学资源,为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增强提供助力[2]。
首先,跨平台资源库建设方面,教师需与学校一同针对数字化工具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具有的实践应用价值进行明确,从而通过与数字科研企业构建良好合作关系的方式,根据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实践需求,共同推进跨平台色彩资源库建设工作,并以此实现对于国内外美术数字藏品、艺术创作视频资源以及色彩理论科普动画等多源资料的有机整合,促使教师在后续美术色彩教学中,仅需通过输入关键词语,便可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最终在丰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接触色彩艺术作品的机会,以便助力学生色彩意识形成与发展。
其次,生活场景色彩资源的采集方面,需通过数字化采集工具的合理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引入学生生活场景中涉及的色彩教学资源,从而拉近学生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深入生活展开观察,并借此为学生色彩感知敏感性的提升及观察能力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教师需引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机等设备针对生活中存在的色彩搭配案例展开收集,如夕阳下的河边等等,对于学生手机的色彩素材,教师需做好整合处理工作,并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素材融入美术色彩教学工作中,进而带领学生在课堂中针对这些实际场景中色彩搭配呈现出的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借此有效拉近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并为学生后续色彩搭配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合理引入数字评价体系
数字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能够有效优化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评价全面性与科学性。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工作中,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以教师主观判断为主,这使得教学评价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数字化工具的数字评价体系则可依据多种数据工具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从色彩教学中,学生色彩运用、课堂表现、实践成果等多个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的评价量化标准[3]。如,在色彩运用环节的教学评价工作中,依托数字化评价体系能够从学生对于色彩原理的认识、色彩搭配效果等视域出发,针对学生展开有效评估,以便通过精准评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借此为教师后续色彩教学内容的优化与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数字评价体系还可在针对学生色彩创作作品进行动态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创造过程进行有效记录,并帮助教师深度把握学生色彩搭配创作思路,进而为后续评价工作的有序落实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评价依据。此外,数字评价体系还可通过为学生提供线上作品展示平台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定期上传自身作品,以作品展示的形成,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并帮助学生以作品展示为基础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在此期间,学生还可通过欣赏他人作品的方式,学习他人优点弥补自身不足,进而达到推动学生色彩运用能力提升的良好教学评价效果,最终依托数字评价体系在优化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氛围的基础上,深化色彩教学层次,助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推进人工智能色彩辅助创作工具研发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人工智能色彩辅助创作工具作为一种常用的数字化工具,通过将其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方面,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将绘画主题、绘画草图进行上传,依托色彩辅助创作工作获取相应的色彩搭配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色彩调整意见,从而为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学生色彩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4]。
例如,在“动物乐园”主题绘画活动中,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色彩辅助创作工具,则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依据绘画活动主题,结合学生绘画作品,为学生推动与动物特征相符的色彩组织方式,以便在增强学生色彩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在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表现力。
现阶段,数字化工具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能够从本质上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工作的互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数字化工具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便在激发学生色彩创造力的同时,为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工具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色彩教学的直观性,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知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保障。对此,教师需从数字化色彩软件、数字色彩资源以及数字评价体系等多个视域出发,深化数字化工具创新应用研究层次。
参考文献:
[1]杨捷. 小学美术教学数字化转型推进实践研究——以“色彩感知”教学案例研究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4, (S2): 22-23.
[2]姜山. 数字化时代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创新路径 [J]. 色彩, 2024, (07): 163-165.
[3]刘程青. 数字化时代美术教育的色彩创新策略探索 [J]. 色彩, 2024, (02): 117-119.
[4]潘红莲,李杰. 论色彩通感在数字美术中的色调量化表述 [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6 (01): 98-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