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语言接触视域下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语音特点研究

作者

王丽娟

德宏师范学院 ,678400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3— )女,汉族,四川双流,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德宏师范学院 ,678400。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课题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德宏傣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2021J1169)。

摘要:语言接触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会导致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德宏傣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汉语产生了广泛的接触。本文聚焦于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的语音特点展开研究,首先梳理德宏傣语与汉语接触的历史背景下汉语借词的发展,然后结合德宏傣语语音系统,深入探究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的声母、韵母、声调特点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德宏傣语;汉语借词;语音特点

一、德宏傣语与汉语接触概况

(一) 德宏傣语与汉语接触背景

德宏傣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先民可以追溯到古代百越族群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德宏傣族经历了部落联盟、封建领主制等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体系。德宏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为傣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德宏州下辖多个县市,傣族人口分布较为广泛,在各个地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聚居村落,作为德宏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同时,德宏地区处于交通要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使得该地区与外界的交流频繁,为德宏傣语与汉语的接触提供了客观条件。

德宏地区汉族傣族的交往历史可以追溯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就开始对西南地区进行开发和管理,汉族人口逐渐迁入德宏地区。在政治方面,中央王朝在德宏设立了相应的行政机构,汉族官员和士兵的到来促进了汉族傣族之间的政治交流。在经济方面,汉族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商业贸易模式,与傣族的传统经济相互补充。双方在集市上进行商品交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文化方面,汉族的儒家思想、文学艺术等对傣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傣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为汉族所了解和尊重。但此时的接触相对较少,汉语借词的数量也有限。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德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汉语借词开始增多。明清时期,大量汉族移民进入德宏地区,德宏傣语与汉语的接触更加密切,汉语借词在德宏傣语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汉族的教育、医疗等资源逐渐引入德宏地区,进一步促进了汉族傣族的融合。德宏傣语与汉语的接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汉语借词在德宏傣语中大量出现。

(二)汉语借词的发展

德宏傣语词汇从发展来看,有三次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汇:第一次是南传佛教传入德宏前,德宏傣语中的外来词汇主要是古汉语借词;第二次是南传佛教传入德宏地区后,德宏傣语大量吸收南传佛教词汇;第三次是建国以后,随着德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德宏傣语吸收了大量汉语借词。德宏傣语与汉语接触的历史背景下汉语借词进入德宏傣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原王朝对德宏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使得汉语在官方场合和行政管理中得到广泛使用,这促使德宏傣族学习汉语,汉语借词也随之进入德宏傣语。从经济方面来看,德宏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促进了语言的交流,许多与商业、贸易相关的汉语词汇被借入德宏傣语。从文化方面来看,汉族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如文学、艺术、宗教等,也使得一些与文化相关的汉语借词进入德宏傣语。

(三)汉语借词的来源

不同历史阶段的接触特点也决定了汉语借词的来源、数量和使用频率等。德宏傣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分为古汉语借词和现代汉语借词。

1.古汉语借词

傣族的先民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接受了中原华夏民族文化的熏陶,包括生产生活用语、历法(十天干、十二地支)、数的应用等等,这些历史的痕迹往往体现在汉语借词上。如:马ma⁵³、破 pʰa²¹、鸡kăi²¹、秤ʦăŋ³³、碗van²¹、凳tăŋ²¹、匠ʦaŋ³³、一ləŋ³³、三 sam³³、四si²¹、七ʦet²¹、八pət²¹、百pak²¹、万 mun²¹

2.现代汉语借词

新中国建立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德宏傣语大量吸收汉语借词以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词汇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了傣语的词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音译方式借入到傣语的新词语达到百分之九十,这类汉语借词主要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卫生。如: 主席ʦu⁵³si³¹、总理ʦuŋ⁵³li⁵³、县长sɛn²¹ʦaŋ⁵³、书记su³³ʦi²¹、党员 taŋ⁵³jɛn⁵³、团员tʰɔn⁵³jɛn⁵³、共产党kuŋ²¹saŋ⁵³taŋ⁵³、共青团 kuŋ²¹siŋ³³tʰɔn⁵³、村委会 son³³voi⁵³xoi²¹、派出所pʰai²¹su³¹so⁵³、变电站pɛn²¹tɛn²¹ʦan²¹、变压器pɛn²¹ja³¹si²¹、网络 vaŋ⁵³lo²¹、手机 səu⁵³ʦi³³。

(四)汉语借词的借用方式

德宏傣语中汉语的借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借用,将外来词全部照搬使用。一种是改造借用,为了表达需要,根据德宏傣语言的语音、词汇对外来语进行改造使用。

1.完全借音

按源词语语音形式完全借用过来,音韵上由德宏傣语同化,改动较小近似于“完全借音”。如下: 主席 ʦu⁵³si⁵³、总理ʦuŋ⁵³li⁵³、县长sɛn²¹ʦaŋ⁵³、书记su³³ʦi²¹、党员 taŋ⁵³jɛn⁵³、团员tʰɔn⁵³jɛn⁵³、共产党kuŋ²¹saŋ⁵³taŋ⁵³、共青团kuŋ²¹siŋ³³tʰɔn⁵³。

2.半音半译

采用一半音译,一半意译,重新组合外来语借词构成新词的方式,并遵循傣语中心语在前,修饰成份在后的语法习惯。如下: 苹果mak²¹pʰin⁵³ko⁵³、洋芋ho²⁴jaŋ⁵³ ji²¹、草果mak²¹tsau⁵³ko⁵³、八角mak²¹pa⁵³ko⁵³、醋lăm⁵⁴su²¹、墨水lăm⁵⁴mək⁵³。

二、德宏傣语语音系统

(一)德宏傣语的声母系统

德宏傣语声母:1.从发音部位看,共有7个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面音、舌根音、喉音等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有3个双唇音p、pʰ、m;2个唇齿音f、v;3个舌尖前音ʦ、ʦʰ、s;4个舌尖中音t、tʰ、n、l;1个舌面中音j;4个舌根音k、kʰ、x、ŋ;2个喉音ʔ、h。2.从发音方法看,有p、pʰ、t、tʰ、k、kʰ、ʔ七个塞音声母,有ʦ、ʦʰ两个塞擦音,有f、v、s、x、h五个擦音,有m、n、ŋ三个鼻音,有l一个边音声母,有j一个半元音,总共6类声母。也有“送气”与“不送气”、“清音”与“浊音”的区别。有pʰ、tʰ、tsʰ、kʰ四个送气音,p、t、k、ʦ4个不送气音;有m、n、ŋ、v、l、j五个浊声母,其余的声母都是清音。3.tsʰ、k ʰ、n都是古傣语中固有声母,后来由于语音演变,tsʰ、k ʰ基本消失,n在新傣文改革中,归并l下。现在tsʰ、k ʰ、n只出现在汉语借词中。

(二)德宏傣语的韵母系统

德宏傣语韵母系统较为复杂:1.没有韵头,有-i,-u,-ɯ,-m,-n,-ŋ,-p,-t,-k9个韵尾。2.有单元音韵母9个,都是长元音,除aɯ外,带a的复韵母都分长短音,复合元音韵母15个,带辅音韵尾的韵母60个。3.复合元音韵母都是二元的。4.塞音韵尾p、t、k发音时只闭塞,不破裂。

(三)德宏傣语的声调系统

德宏傣语有自己独特的声调系统,声调在德宏傣语中具有区别词义的重要作用。德宏傣语由于有塞音韵尾音节,所以有促声调,促声调是带-p、-t、-k韵尾的。但促声调不是独立的声调,而是从基本声调派生出来的塞音韵尾音节的声调。傣语有个促声调,并因元音的长短而有区别。入声的阴类调因元音的长短可分为两个调,阳入调虽有元音的长短的区别但因调值相同只看作一个声调。促声调的调值分别为低调短、低调、低调长。各调均分阴阳,入声分长短见。

三、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的音变特点

(一)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声母的音变特点

汉语、德宏傣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亲属关系较近,因而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项目。例如,傣语有p、pʰ、m、f、ts、s、t、n、k、x等声母与汉语声母有着相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这些音在发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规律,为汉语借词声母的适应和演变提供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对应情况,部分汉语声母在德宏傣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声母,如:傣语中没有n、tsʰ、kʰ 等音,这时就会选择发音最接近的声母来替代。总的来说,汉语借词声母的音变,一种情况是同化音变,当汉语借词的声母与德宏傣语固有词的声母在相邻位置时,会受到周围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同化。另一种情况是弱化音变,一些汉语借词的声母在德宏傣语的使用过程中,发音会逐渐弱化,甚至消失。具体汉语借词声母音变特点如下:

1.n变读为l,n的音变存在代际性差异。50岁以上傣族多数把鼻音声母n变读成边音声母l。如:“电脑“读为tɛn²¹lao⁵³,“暖宝宝”读为luan⁵³pau³¹pau⁵³,“胶囊”读为tsiau³³laŋ⁵³。50岁以下傣族汉语熟练程度高,汉语交际中区别n、l,因此在傣语交际中借入汉语词汇时能区分使用n、l。

2.ʦʰ变读为s,ʦʰ的音变存在代际性差异。50岁以上傣族多数把tsʰ变读成s。如:“苹果醋“读为pin⁵³ko⁵³su²¹,“村委会”读为sun³³voi⁵³xoi²¹,“西餐”读为si³³san³³。50岁以下傣族汉语熟练程度高,自然习得tsʰ发音,在傣语交际中能熟练使用声母tsʰ借词。

3.舌尖后音tʂ、tʂʰ、ʂ、ʐ分别变读为舌尖前音ʦ、ʦʰ、s、z。德宏傣语中没有舌尖后音tʂ、tʂʰ、ʂ、ʐ,用相近音舌面前音代替。如:“总书记”读为tsoŋ⁵³su³³tsi²¹,“社会主义”读为sə²¹xui²¹tsu⁵³ji²¹,“中学”读为tsoŋ³³so³¹,“日本”读为zɿ²¹pen⁵³。

4.舌面音ʨ、tɕʰ、ɕ变读为舌尖前音ʦ、ʦʰ、s。傣语中没有舌面音,用相近音舌尖前音代替舌面音。ʨ变读成ʦ,如“电视机”读为tɛn²¹sɿ²¹tsi³³,“酒吧”读为ʦiu⁵³pa³³,“交警”读为ʦiao³³tsin⁵³;tɕʰ 变读为tsʰ,“电器”读为tɛn²¹tsʰi²¹,“铅笔”读为tsʰɛn³³pi²¹,“钢琴”读为kaŋ³³tsʰin⁵³;ɕ变读为s,“胸片”读为soŋ³¹pʰɛn²¹,“摄像头”读为sə²¹sɛŋ²¹tʰəu³¹,“斑马线”读为pan³³ma⁵³sɛn²¹。

(二)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韵母的音变特点

汉语借词韵母的音变现象反映了德宏傣语在吸收汉语借词时对韵母进行的改造,以使其更符合自身的发音习惯。当汉语借词进入德宏傣语时,其韵母根据德宏傣语的韵母系统进行调整。对于汉语的复元音韵母和带韵尾韵母,德宏傣语根据自身的韵母系统进行对应和调整。有些复元音韵母会简化为单元音韵母,带韵尾韵母的韵尾会发生变化或丢失。汉语的单元音韵母在德宏傣语中会找到相似的单元音韵母对应。傣语中有i、u、o、əu、ai、au、an、in、ən、aŋ、iŋ、əŋ等韵母,这些韵母对傣族习得汉语有正迁移作用,其它不同的韵母,则有会干扰发音。具体汉语借词韵母音变特点如下:

1.撮口呼变读为齐齿呼。傣语中没有撮口呼韵,y变读为i或j。如:“剃须刀”读为tʰi²¹si³³tau³³,“律师”读为li²¹sɿ³³,“党员”读为taŋ⁵³jɛn⁵³。部分撮口呼韵变读存在代际性差异,体现在50岁以上的傣族将部分y韵变读为iu或o,如:“教育局”读为tsao²¹iu²¹ʦu⁵³,“金桔”读为ʦin³³ʦiu⁵³,“学院”读为so⁵³jɛn²¹,“科学”读为kʰo³³so³¹,这是受本地汉语方言影响而形成的变读。

2.汉语借词韵母绝大多数无韵头。受傣语无韵头影响,汉语借词中韵头因弱化而丢失。如:“安全带”读为an³³tsʰɛn⁵³tai²¹,“变电站”读为pɛn²¹tɛn²¹tsan²¹,“网络”读为vaŋ⁵³lo²¹。

3.卷舌元音ər变读为ə。傣语中无卷舌元音,就用相近音ə代替。如:幼儿园读为iu²¹ə⁵³jɛn⁵³,耳温枪读为ə⁵³vən³³tsʰiaŋ³³。

4.əŋ韵与p、pʰ、m、f组合,常变读为oŋ。如:吹风机读为tsʰoi³³foŋ³³tsi³³,蹦迪读为poŋ²¹ti³³,遮阳棚读为ʦə³³jaŋ⁵³pʰoŋ⁵³。

(三)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声调的音变特点

汉语借词进入德宏傣语后,其声调也会受到德宏傣语声调系统的影响,出现声调的对应或音变现象。声调的变化与声母、韵母的变化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的语音特点。德宏傣语有高平调、高降调、高升调3个调类与汉语相近,这对本地傣族掌握汉语的声调来说很有利。汉语借词的声调在进入德宏傣语时会尝试寻找相对应的声调,但由于两种语言的声调系统不同,这种对应并非完全一一对应。有些汉语声调在德宏傣语中有相似的声调对应,而有些则需要进行调整。具体汉语借词声调音变特点如下:

1.阴平调,受当地汉语方言负迁移的影响把标准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非入声字变读为高平调33。现代汉语借词里,古入声借入是低降调,受本族语的负迁移影响而把标准汉语普通话的归入阴平的古入声字变读为低降调31。如:“拖拉机”读为tʰo³³la³³tsi³³,“微信”读为voi³³sin²¹,“公交”读为koŋ³³tsiao³³,“吸尘器”读为si³¹tsʰen⁵³tʰi²¹,“出租车”读为tsʰu³¹ʦu³³tsʰə³³。

2.阳平调,受傣语高降调和本地汉语方言阳平调影响,汉语借词读为53。如:航空读为xaŋ⁵³kʰoŋ³³,条例读为tʰiau⁵³li²¹,“毫克”学分读为xau⁵³ke²¹。

3.上声调,受傣语高降调和本地汉语方言上声调影响,汉语借词变读为53。如:“网络”读为vaŋ⁵³lo²¹,“草莓”读为ʦʰau⁵³mei⁵³,“地铁”读为ti²¹tɛ⁵³。

4.去声调,受当地汉语方言去声调影响,变读为21。如:“记者”读为tsi²¹tsə⁵³,“键盘”读为tsɛn²¹pan⁵³,“会堂”读为xui⁵³taŋ⁵³。

六、结语

德宏傣语中的汉语借词是德宏傣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接触的产物,也是傣族和汉族语言文化融合的产物。通过梳理德宏傣语与汉语接触的历史背景,明确不同历史阶段语言接触下汉语借词对德宏傣语的影响;结合德宏傣语的语音系统,深入分析德宏傣语中汉语借词的声母、韵母、声调特点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汉语借词的语音借用对傣语语音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是丰富了傣语的语音表达。汉语借词带来了傣语中原本没有的语音组合和发音方式,使得傣语的语音更加多样化。音译借词引入了新的辅音和元音组合,让傣语的发音更加丰富。二是促使傣语语音系统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容纳汉语借词,傣语的语音规则进行一定的调整和适应。三是汉语借词语音的代际性差异表明:借用早期主要是德宏傣语对汉语借词的语音同化,强化了借词的傣语特征。随着傣族汉语熟练程度越来越高,汉语借词的发音运用更加接近汉语,傣语中汉语借词的傣语特征势必减弱。

参考文献:

1.喻翠荣,罗美珍.傣语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孟尊贤.傣汉词典[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3.黄伯荣等著.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陈保亚.论语临接触与语言联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5.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6.王丽娟.德宏傣语和现代汉语构词法比较研究[M]. 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16.

7.王丽娟.芒市汉语方言和芒市世居少数民族中介语研究[M]. 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14.

8.张兰仙,彭新有.德宏世居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