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溶剂吸收-精馏法在VOCs回收中的开发及应用

作者

陆景鹏

身份证号码:341227198905113031

引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在常温下,沸点50℃至 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按照成分分类,VOCs 包含烷烃、烯烃、炔烃、芳烃、醇、醚、酮、羧酸、卤代烃、有机胺等等。VOCs 一般是作为溶剂、燃料、材料合成原料等在转移、使用、分离等过程产生。VOCs 的价值,也体现在其来源上。VOCs 回收后,可以作为溶剂,作为合成原料,也可以作为燃料。所以,VOCs 的回收利用有非常大的意义。VOCs 回收的方式有膜分离、直接冷凝和浓缩冷凝三种种。直接冷凝和膜分离仅对高浓度含VOCs 废气有一定效果;针对中低浓度和低沸点物质(如二氯甲烷、正己烷等),溶剂吸收法作为高效率、适用范围较广的VOCs 治理系统,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1]。

图 1 常见的 VOCs 回收工艺

溶剂吸收工艺是指,通过旋流塔、填料塔等设备,将废气中的VOCs 溶解到吸收剂内,然后再通过精馏等工艺将溶解在溶剂内的VOCs 分离出来,冷凝为液体。与其他工艺相比,溶剂吸收技术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占地面积小、二次污染少、投资 及运行成本低,作为一种重要的末端处理技术,被一定范围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包装印刷、医药电子等 行业的 VOCs 治理工程[2]。

溶剂吸收的关键为吸收剂和工艺设备;当前,很多研究的重点为吸收剂。吸收剂的的进步固然可以大大促进溶剂吸收工艺的进步;但工艺设计和工程设备也大大限制了溶剂吸收的工业化。本文将从吸收工艺、蒸馏工艺两个方面,并结合工程实践去阐述溶剂吸收法在VOCs 回收方面应用的进展。

1、吸收剂与吸收工艺

吸收剂可以分为五类:1)水;2)离子液体[3-7];3)高沸点有机溶剂[8-9];4)植物提取液[10];5)表面活性剂[11-12]。例如;灯塔市某表面活性剂企业,采用水吸收塔吸收甲醇;吸收液泵到甲醇精馏装置,通过常压蒸馏获得 60‰ 的甲醇,综合处理效率在 40‰ ;南通市某特种纤维制造公司采用白油吸收四氯乙烯,精馏后获得 90% 以上纯度的四氯乙烯,综合处理效率在60-80% 。每种吸收剂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污染物的物化性质等去选择合适的吸收剂。

吸收剂的选型关系到吸收工艺的选择;当前一般吸收设备为逆流式填料塔;主要控制参数有气液比、接触时间、填料、雾化效果(喷头),吸收温度等。对吸收工艺进行专门研究的比较少,本文根据编者的工程经验对以上因素做简要说明;

1、气液比

根据经验,气液比越大,吸收效率越高(喷淋液内携带污染物相同的情况下),排口浓度越低;但是,气液比大,意味着喷淋液消耗量的增大,就需要加大蒸馏系统增大,能耗增大。所以,气液比的设计需要根据需求、投资、能耗等综合考虑。

2、接触时间

有机气体溶解到液相的传质过程需要克服气液界面,并在气相和液相内部扩散,直至整个系统达到平衡;并且,越接近平衡,浓度梯度越小,正扩散越慢,反向扩散越快,吸收的速率就越慢,所需要的接触时间就越长。此外,接触时间越大,吸收塔体积越大,投资成本会显著增加。

3、填料

填料的目的是使喷淋液在填料表面形成液膜,扩大液膜面积,提高气液传质效率。填料的材质,形状,比表面积、填料厚度等对吸收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常见的调料有树脂材质、金属材质、陶瓷材质等。不同的吸收液选择不同的填料。

4、喷雾效果

我们知道,液滴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溶剂吸收发生在气液界面上,较高的雾化效果可以提高传质面积,提高吸收效率。当前,市面上已经开发出了微纳米级别雾化喷头,可将液滴雾化至微纳米级别。

5、吸收温度

吸收温度的影响因素有进气温度、溶解热。当温度过高时有机物的饱和蒸汽增大,吸收中溶解能力降低;此外,较高的温度会导致吸收液的蒸发。但温度较低时,吸收液的流动性变差、雾化和传质都会受到影响。综合来看,吸收温度需要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但当前,一般溶剂吸收系统,较少有对吸收温度进行严格控制的,这就导致了处理效率随温度变化而波动。

2、吸收剂的再生

溶剂吸收法VOCs 治理中,饱和溶剂再生是系统长时间运行的关键。饱和溶剂的再生不仅可以实现吸收剂的循环利用和VOCs 的回收,再生的程度还严重影响溶剂吸收的效率[8]。所以,饱和溶剂的再生也是吸收法VOCs 治理工艺的研究方向之一。溶剂的再生主要为物理再生和少量生物再生[13-15]。物理再生主要是通过加热蒸馏,爆气吹脱等方式将饱和吸收剂中的溶剂与溶质分离。生物再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表面活性剂增强生物除臭领域;表面活性剂增强水中 VOCs的溶解度,微生物将溶解的VOCs 生物讲解,实现吸收剂的再生。

Blach 等人[16]组合加热、曝气、吹脱等措施回收甲苯,以环糊精为吸收剂,实现甲苯的回收和溶剂的循环使用。

Xiao 等人[17]在 (90~95C 的温度下进行蒸馏再生,实现甲苯的回收,和氟碳表面活性剂吸收剂的循环使用,且吸收甲苯的能力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实现 85% 的甲苯回收率。

张乐等人[18]采用加热蒸馏法实现水溶性离子液体吸收剂中甲苯的回收。甲苯回收率可达85%~90% 。经多次循环,离子液体对甲苯的吸收能力无明显降低。

Wang 等[19]采用加热蒸馏法对吸收甲苯后的离子液体[Bmim][NTf2]进行再生。实验显示: 5 次循环后的离子液体,对甲苯的吸收效率为保持 92% 。相较于初始离子液体 97% 的吸收效率,下降不明显。

从上可以看出,吸收剂的再生方式主要是蒸馏和减压精馏[20]。精馏过程收精馏温度和吸收剂饱和蒸汽压的影响较大。

从上可以看出,吸收剂的再生主要工艺为蒸馏。一般蒸馏塔是作为风险源,对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要求较高。针对化工企业,公司拥有完善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和专业的管理运营团队,可以做到风险可控。但针对印刷、覆膜等溶剂使用型企业,蒸馏系统已经远远超出了此类企业的运行能力和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所以溶剂吸收—蒸馏工艺的应用,一般只能在化工等行业,较难推广到普通的行业。

3、总结

溶剂吸收法作为 VOCs 回收的一种重要工艺方法,因其原理简单、工艺设备简单等方面的优势,在 VOCs 治理领域备受关注。但因溶剂吸收-蒸馏再生工艺存在较大的风险,对其设计、运行、管理等要求较高,所以普通行业较难推广。

从实际工程来看,虽然溶剂吸收法已经取得较多工业应用;但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一般溶剂吸收后的排气浓度大于 500mg/m3 ,较难实现毫克级别的排放。而我国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对非甲烷总烃的限值是 120mg/m3 ,《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限值是 70mg/m3. 。这大大限制了溶剂吸收法在工业 VOCs 治理领域的应用。所以,当前溶剂吸收法只能作为VOCs 回收的工艺或预处理方法,较难作为 VOCs 达标的手段。

溶剂吸收法如果要实现排口直接达标,只有从喷淋工艺和蒸馏再生工艺上突破。喷淋工艺需要综合优化气液比、接触时间、填料、吸收温度等参数 。

参考文献

[1]黄娟,赵卫伟,陈乐清,王志祥,史益强,张锋.吸收法处理苯系VOCs气体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1,38(11):79-80

[2]郑玉祥.液体吸收法处理含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8

[3]张文林,孙腾飞,闫佳伟,霍宇,李功伟,李春利.离子液体-水复配吸收剂对VOCs的吸收性能 [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35(6):1077-1086

[4]应天彪,张瑞娜,刘华彦等.离子液体(液/固/膜)体系吸收分离芳烃类化合物[J/OL].石油 化工:1-15[2024-03-14].

[5]吴进,张承龙,王瑞雪,马恩,巫亮,白建峰,王景伟.离子液体吸收废印刷线路板热拆解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基于COSMO-RS模型[J].中国环境科学,2020,40(5):1946-1952.

[6]赵彤彤,刘懿韬,吴天照,史祥睿,李文秀.离子液体对含卤素VOCs吸收分离计算研究[J].辽宁化工,2022,51(9):1219-12221263

[7]应天彪,张瑞娜,刘华彦,崔国凯,卢晗锋.离子液体体系吸收分离芳香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22,51(12):1465-1476

[8] 杜二冬,王跃欣.提高循环洗油洗苯效率的技改实践[J].煤化工,2023,51(5):45-49

[9] F Heymes, P Manno Demoustier, F Charbit, et al. Recovery of toluene from high temperature boiling absorbents by pervapo- ration[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6, 284: 145-154.

[10] 李英杰,田森林,莫虹,宁平.挥发性有机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间气液平衡关系[J].环境化学,2009,28(5):651-654

[11] 李远啸. 生物洗涤法净化含苯废气及其强化技术研究 [D]. 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9.

[12] 何璐红, 付大勇, 赵扬 . 吐温水溶液处 理甲苯废气的研究[J]. 盐科学与化工,2022,51(6):14-1923

[13] 江苏科技大学. 基于超重力技术的废弃油脂吸收净化 VOCs 气 体的装置及方法:CN 108671702 A [P]. 2018-10-19

[14] LHUISSIER M,COUVERT A,AMRANE A,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election of waste oils for the absorp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VOC of different hydrophobicities [J].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2018,138: 482-489

[15] QUIJANO G,COUVERT A,AMRANE A,et al. Absorp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hydrophob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ionic liquids[J]. 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2013, 224: 1528-1536

[16] BLACH P,FOURMENTIN S,LANDY D,et al. Cyclodextrins: a new efficient absorbent to treat waste gas streams [J]. Chemosphere,2008,70: 374-380.

[17] XIAO X,BO Y,FU J M,et al. Absorption of gaseous toluene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some kinds of fluorocarbon surfactant[J].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15,65( 1) : 90-98

[18] 张乐,肖潇,晏波,等. 水溶性离子液体对甲苯的吸收效果及影 响因素[J].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 3) : 1683-1690

[19] WANG W L,MA X L,GRIMES S,et al. Study on the absorbability,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ionic liquids for VOCs removal[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328: 353-359

[20] 罗成.粗苯工艺及控制系统的优化[J].山西化工,2022,42(2):125-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