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支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马雪玲
伊犁州新华医院 新疆 伊宁市 835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支架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桡动脉穿刺点护理的现状与问题,构建了标准化护理流程,并详细阐述了该流程的实施步骤。研究指出,标准化护理流程有助于降低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强调了护理人员培训、患者教育及持续质量改进在流程实施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支架术后并发症;预防作用
一、引言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桡动脉穿刺作为支架置入术的主要入路之一,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桡动脉穿刺点护理不当仍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出血、血肿、感染、假性动脉瘤及动脉闭塞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建立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预防支架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二、桡动脉穿刺点护理现状与问题
(一)护理现状
目前,桡动脉穿刺点护理主要依赖于护理人员的经验和操作习惯,缺乏统一、规范的护理流程。在穿刺前,护理人员通常会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评估,如检查桡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等。穿刺过程中,注重无菌操作,避免损伤血管壁。穿刺后,则主要关注止血效果和穿刺点周围皮肤的变化。这种护理方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难以保证护理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二)存在问题
桡动脉穿刺点护理存在多方面问题。首先,缺乏统一的护理标准和方法,导致不同医院、科室及护理人员之间的护理质量差异较大。其次,部分护理人员对穿刺点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操作不规范,如止血压力控制不当、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增加了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再者,患者对穿刺点护理知识了解不足,缺乏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容易忽视异常情况。最后,桡动脉穿刺点护理的质量缺乏持续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因此,需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提高患者教育,并建立持续质量改进机制。
三、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的构建与实施
(一)构建标准化护理流程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构建了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该流程包括穿刺前准备、穿刺中操作、穿刺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均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标准。
1.穿刺前准备
在桡动脉穿刺前,需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情、意识状态、凝血功能及桡动脉搏动情况,并排除Allen试验阳性的患者。其次,准备好无菌穿刺包、手套、消毒用品等必要物品,确保穿刺过程的无菌和安全。保持穿刺室环境清洁、安静,调节适宜温度,减少干扰。最后,向患者详细解释穿刺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穿刺中操作
进行动脉穿刺时,首先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佩戴无菌手套并铺设无菌巾以防止交叉感染。其次,要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并以适当的角度进针,确保穿刺针准确进入动脉管腔。最后,在置入导管时,要沿穿刺针送入导丝,随后退出穿刺针并沿导丝轻柔地送入鞘管,过程中需注意动作轻柔以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3.穿刺后护理
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拔除鞘管并用无菌纱布适中力度压迫止血,压迫时间依据患者凝血功能而定。要密切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此外,还需做好肢体护理,将穿刺侧肢体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并鼓励患者进行手指活动以加快血液循环,确保穿刺后的恢复顺利。
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在穿刺操作后,需加强穿刺点的压迫止血,避免过早活动以防止出血与血肿,对已形成的血肿可采取冷敷、热敷或局部用药处理。为预防感染,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对感染征象患者及时使用抗生素。对于疑似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应采用压迫或手术方法治疗,并加强患者教育以提升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要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血运情况,预防动脉闭塞,高危患者术前应进行血管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确保穿刺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
在桡动脉穿刺点护理中,为确保标准化护理流程的有效实施,我们采取了四项关键措施。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涵盖穿刺前准备、穿刺中操作、穿刺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全方面知识,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标准化流程。其次,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该流程,并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护理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我们重视患者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口头讲解等方式,增强患者对桡动脉穿刺点护理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的认识,提高其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最后,建立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针对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评估,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四、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支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我们能够有效地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每一步护理操作都精准无误。这一流程的严格执行,可以显著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并发症。如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加强穿刺点压迫止血的力度和时间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出血和血肿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的血运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动脉闭塞等严重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顺利。
(二)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实施在医疗护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规范护理操作,确保每一步都遵循科学、严谨的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医疗费用。此外,加强患者教育也是标准化护理流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向患者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还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三)提升护理质量
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每一步护理操作都遵循既定的标准和程序,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加强流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流程,不断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此外,建立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
桡动脉穿刺点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对于预防支架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加强患者教育以及建立持续质量改进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护理质量。未来,将继续完善和优化标准化护理流程,为更多的支架置入术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李明.桡动脉穿刺点护理现状与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4,23(5): 456-458.
[2]王丽,刘芳.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桡动脉穿刺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3,22(3): 289-291.
[3]赵敏,陈红.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策略[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2,30(7): 4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