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幼儿园一日工作中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策略

作者

王芳 李玉晶 苏贵军 宋雪燕

乌鲁木齐建投经开向上幼儿园有限公司第三幼儿园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皓祥幼儿园 乌鲁木齐建投经开向上幼儿园有限公司第三幼儿园 乌鲁木齐建投经开向上幼儿园有限公司第三幼儿园 830026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历史积淀的精华。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将传统文化自然融入一日工作,不仅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当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往往局限于节日庆典和特定主题活动,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一日工作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具生活化和趣味性,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园一日工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探析

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园一日活动里广泛存在,于不同的时段以及场景之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饮食文化在幼儿餐点环节得以呈现,像食用之前念诵“粒粒皆辛苦”以此表达对食物的珍惜之情,礼仪文化贯穿于日常活动之中,幼儿学习行揖礼、拱手礼等传统礼节,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生活起居环节蕴含着中医养生的智慧,比如午休之前按揉“睡穴”可安神,节气文化融入自然观察活动,幼儿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当中认识自然规律,中国传统游戏如跳房子、抖空竹等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活动时光,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折纸等则在美工区展开,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一日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又构成了独特的文化育人氛围 [1]。

二、传统文化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实践路径

(一)晨间活动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晨间活动作为幼儿一天生活的起始部分,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可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晨间音乐主要是用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演奏的曲目,能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当中感受中华音乐之美,晨检的时候教师穿着类似汉服款式的工作服,和幼儿互相致以传统礼仪,晨间谈话的主题贴近节气特点,比如在惊蛰的时候讲解“春雷惊百虫”这句谚语。晨间锻炼融入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以及五禽戏里的简单招式,这样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又能传承传统养生文化,晨间点名采用古诗词中的对答形式,教师念上句,点到名的幼儿接下句,以此寓教于乐,这些做法维持了晨间活动的规范性,又赋予了它浓郁的文化色彩。

(二)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传统文化整合

集体教学活动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载体,其教学环节应当进行精心设计,在语言领域活动中,选用《三字经》《弟子规》这类经典篇目,运用韵律朗诵的方式,使得幼儿可在抑扬顿挫的诵读过程中体会古文所蕴含的美感,于艺术领域活动里,引入民间剪纸、泥塑等技艺,幼儿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领悟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科学领域活动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自然观察,例如在立夏时节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进程,健康领域活动融入中医养生知识,教导幼儿如按摩穴位、搓手养生等简单的保健方法,社会领域活动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幼儿借助情境表演去理解节日习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

(三)户外游戏中的传统文化融入

户外游戏时段是传统文化实践的良好场域,充分发挥传统游戏的育人价值。在自由活动区摆放陀螺、沙包等传统玩具,供幼儿自主选择游戏项目,组织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集体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规则中学习合作与分享,开辟种植园地,幼儿按节气播种、施肥、采摘,体验农耕文化,设置踩高跷、滚铁环等趣味项目,增强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如舞龙舞狮表演,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又传承了传统体育文化。

三、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优化策略

(一)环境创设的文化特色营造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突出传统文化特色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墙面装饰选用中国画以及书法作品,走廊悬挂以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为主题的展板,活动室内设立国学角并摆放经典绘本、童谣卡片等阅读材料,美工区提供宣纸、水墨、泥塑工具等传统手工材料,音乐区配备古筝、葫芦丝等民族乐器让幼儿探索音乐之美,户外场地绘制跳房子、五子棋等传统游戏图案,另外在餐厅张贴饮食文化典故,在盥洗室设计传统卫生保健知识展示,在睡眠区布置中医养生常识图画,门厅悬挂中国结、灯笼等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营造浓郁节日气氛,走廊转角处设计融入竹、梅等传统园林元素的传统文化小景观。

(二)区域活动的传统文化渗透

区域活动设计需要着重关注传统文化的实践性以及趣味性,在表演区,要提供戏曲头饰、服装等各类道具,以此鼓励幼儿去表演经典故事片段,于建构区摆放古建筑图片,引导幼儿运用积木搭建牌坊、亭台楼阁等建筑,在益智区配置七巧板、华容道等传统智力玩具,绘画区展示青花瓷、年画等传统图案。种植区依据节气来栽培应季植物,还可增设传统手工艺探索区,在其中摆放泥塑工具、刻纸模具、编织材料等物品,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之处,科学区可以展示传统农具模型、节气物候变化图谱,引导幼儿认识古人的智慧,角色扮演区可添置茶具、围棋等道具,让幼儿在游戏当中习得礼仪规范 [3]。

(三)亲子活动的传统文化延伸

亲子活动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补充形式,其有效开展离不开家园携手共同努力形成强大合力,比如可以组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像是包饺子、制作月饼等传统美食活动,以此让幼儿亲身感受节日的独特氛围,开展汉服体验、茶艺表演等文化展示活动,使幼儿能直观领略传统文化魅力,邀请手工艺人来指导剪纸、编织等技艺,提升幼儿对手工艺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定期举办“传统文化亲子课堂”,邀请家长展示传统乐器演奏、书法创作等才艺,营造出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帮助传统文化在亲子间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工作乃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进程,这一进程要求从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以及师幼互动等诸多层面开展系统规划,凭借把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创设出充满文化韵味的成长环境,使幼儿在日常活动里可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化,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变得日益生动有趣且有实效性,为幼儿的文化素养筑牢良好根基。

参考文献

[1] 邓富元 , 孙山 . 传统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策略研究[J].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06):43- 46.

[2] 王若琪 .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策略分析 [J]. 求知导刊 ,2023,(36):113- 115.

[3] 饶菊娜 . 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和策略 [J]. 传奇故事 ,2023,(26):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