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作者

尤艳霞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三小学

作者简介:

尤艳霞(1977年8月11),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人,神木市第三小学教师

摘要:本文探讨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重点是提升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制定分层目标、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分层目标可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取得进步,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则可根据个人的认知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则通过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调整作业,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支持分层教学方式。通过实施这些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更加自主的学习者,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充满信心,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注重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将他们划分为不同层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当程度的挑战。通过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发展逻辑思维等关键技能。

一、分层次设定目标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分层目标设置,其是一种让教师为不同学习能力学生设计不同目标的策略。分层次设定目标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不断进步,并逐步提高数学能力。通过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多个层次,教师可以照顾到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例如,有些学生正在学习基本运算,而有些学生正在钻研更复杂的解题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提供可实现的目标,对学生提出适当的挑战,并促进学生在每个层次上的成就感[1]。分层次设定目标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为学生设定的目标与他们的能力水平相匹配时,他们就更有可能感受到动力。因此,分层目标不仅与提高数学素养的目标相一致,而且还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成长。

以“加与减”为例,教师可采用分层目标,以适应班级中不同能力的学生。例如,对于刚开始理解这些运算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简单到认识数字关系。这些学生的重点是打下坚实的数感基础。对于技能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目标是进行较大数字的加减运算,引入文字问题,并应用重组等策略。这些学生将能流畅地进行较大数字的运算,并开始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应用批判性思维。对于高年级学生,目标涉及在更复杂的实际情境中应用加法和减法,如将这些运算与乘法或除法等其他数学概念相结合。通过将目标分层,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支持,同时也能根据他们的个人能力接受挑战。分层次设定目标可以鼓励学生掌握每个层次的知识,从而营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到自信。

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灵活调整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根据学生不同理解水平来修改课程内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师能够动态地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到适合其个人能力的教材。例如,有些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但有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灵活调整需要提供不同的教材,以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调整任务难度,引入支架策略,并为需要进一步挑战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创造一个让每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的环境。通过这样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2]。当学生遇到符合他们水平的挑战时,他们既掌握了技能,又获得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乘与除”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一个班级中,有些学生仍在掌握基本的乘法口诀,教师会引入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使用直观教具来巩固乘法表等概念。相比之下,乘法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接触到更复杂的任务,如多位数乘法的文字问题。例如,他们可以解决需要在多步骤情景中使用这两种运算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将除法作为乘法的逆运算来介绍,先让学生学习简单的除法运算,然后再让他们学习更具挑战性的除法运算。通过这种方式调整教学内容,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不断接受挑战,确保他们既能掌握运算技巧,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既促进了学生的个人成长,又为所有学生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三、个性化学习任务

小学数学的个性化学习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旨在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个性化学习承认学生有不同的数学能力,旨在提供与每个学生现有理解水平相匹配的差异化任务。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合适的学习难度,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3]。例如,在教授“百分数”时,初学者可以利用简单的直观教具,让学生理解“百分数是 100 的几分之几”这一基本概念。与此相反,教师可以给水平较高的学生布置更复杂的任务,如在实际场景中计算百分比,如在购物过程中寻找折扣。个性化任务还能让学生以对他们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到学习内容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动机。个性化学习的目标不仅是要满足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4]。

在“百分数”一课中,个性化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刚刚开始理解百分数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任务,让学生使用数线或饼图等基本工具计算简单数量的百分数,如求 50 的 10%。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更复杂的任务,让他们在文字问题中计算百分数,如确定折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对百分数的理解。此外,对于高年级学生,任务涉及更具挑战性情景,如计算各种情境下的百分比增减,如人口增长随时间的变化。这些任务涉及数据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确保他们可以学以致用。个性化学习任务还能根据个人需要定制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概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分层教学策略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通过设定分层目标、灵活调整内容,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学习环境。这些策略可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在掌握关键数学概念的同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技能。此外,通过提供差异化学习,这些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张志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22(9):3.

[2] 卢玲玲.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 2023(28):0073-0075.

[3] 梅雪.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互动软件, 2022:1441-1442.

[4] 綦玉洁.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寻[J].读写算, 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