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作者

陈小琴

青云学校 湖南 醴陵市 412200

引言

新课标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英语教学正面临革新。为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的有效落实,教师需积极探索高效教学路径。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整合零散知识点,以结构化方式呈现内容,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然而,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此教学方式尚缺乏经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接着对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意义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为部分人员提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超越具体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素养体系。具体到初中英语来说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关键能力方面,核心素养体现为“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在真实情境中听懂对话、读懂文本、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在必备品格层面,表现为“跨文化包容与沟通品格”,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如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习俗的不同内涵,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表达习惯,如规范使用语法规则、准确传递信息的诚信品格;从价值观维度来说,核心素养指向“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既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又能以开放心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形成“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价值认知。

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意义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主题为统领,打破单课碎片化教学的局限,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系统支撑,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2]。从语言能力整合来看,单元整体教学将分散的词汇、语法、主题等要素串联成有机整体;在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念培育上,单元整体教学能实现文化渗透的深度与广度;从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培养而言,单元整体教学强调问题解决的逻辑性与探究性。通过全方位的培育在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整合主题,构建语言能力发展脉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先输入后互动再输出的顺序中逐步建构。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提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而输出假说则强调语言运用能促进内化。单元主题整合将碎片化语言知识用完整主题情境体现出来,为学生提供连贯的可理解性输入,通过知识的输入积累语言素材,然后再进行输出实现知识内化,顺应“感知- 理解- 运用”的语言学习规律,能有效避免孤立教学导致的“学用脱节”问题,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系统发展。

例如,“Travel”单元围绕“旅行规划与体验”主题整合资源。在知识输入环节,教师可以精选不同目的地的旅行博客,标注“landmark”等核心词汇,设计“圈画景点特色”任务;教师播放机场值机、酒店入住的对话音频,引导学生记录关键信息。知识内化阶段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最想去的旅行地及理由”强化“现在进行时表将来”的用法。知识输出环节教师可以设置分层任务:基础层“用三句话介绍自己去过的景点”,拔高层“小组合作设计3 天旅行路线并说明如何选择交通工具”。学生在规划路线时自然运用“turn right at the post-office”等句型,在真实语言运用中提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二)进行文化对比培育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出,语言学习不仅是技能习得,更是文化认知的过程。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强调,文化对比能帮助学习者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交际规则。单元教学中的文化对比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通过对比分析培养文化相对主义视角,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偏见。同时,文化传播任务能增强文化自信,符合 “文化自觉 — 文化理解 — 文化传播” 的跨文化能力发展路径,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形成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的跨文化品格。

例如,“Festivals”单元以“中外节日文化对比”为主线。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搜集春节与圣诞节的相关资料,用表格形式呈现“年夜饭VS 圣诞火鸡”、“红包VS 圣诞礼物”等习俗差异。课堂文化沙龙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讨论“贴春联的意义”和“圣诞树的内涵”,教师随后向学生讲述“年兽传说”和“圣诞故事”的文化背景。课后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小短文,分别介绍重阳节的“敬老”习俗和对比西方感恩节的感恩文化,在讲解元宵节猜灯谜时,教师设计“英文灯谜”互动小游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文化多样性,在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通过探究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思维能力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探究活动能推动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批判性思维理论强调,问题链设计能激发多角度思考,培养理性分析能力。单元教学中的阶梯式探究任务,通过逻辑梳理(分析)、辩证辩论(评价)、创新设计(创造)的层级递进,符合思维品质发展的规律。这种语言学习的过程能够训练思维,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能力,与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培育要求相符合。

例如,“Technology” 单元,教师可以设计三阶探究任务:一阶“科技时间轴”,学生分组整理智能手机发展历程,用英语标注“2007 年iPhone 发布”“2016 年全面屏手机出现” 等关键节点,培养逻辑思维;二阶“辩论擂台”,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社交媒体是否让人际关系更疏远”展开辩论,正反方需用 “statistics show that...” 等句型支撑观点,锻学生炼批判性思维;三阶 “未来实验室”,教师要求学生设计 “校园智能设备”,用英语撰写设计方案,如 “自动分类垃圾桶” 需说明 “sensor感应垃圾类型” 的工作原理。学生在阐述方案时,自然运用 “if...then...”等复合句,同步提升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深刻理解初中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意识到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整合主题构建语言能力发展脉络、文化对比培育跨文化意识、进行探究活动提升思维品质等策略为单元整体教学提质增效。未来,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单元主题与真实生活的深度联结,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持续优化教学策略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让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全面发展的沃土。

参考文献

[1] 贾晓丛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中学生英语 ,2025,(24):7-8.

[2] 孙淑荣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J]. 中学生英语 ,2025,(24):17-18.

作者简介:陈小琴(1991 年8 月—),女,汉族,郴州市人,工业大学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