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的研究策略

作者

陈丽娟

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实验中学

摘要: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人文素养、启迪思维智慧的重任。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更是情感世界的丰富与深化,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升华,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与探索。在这一领域里,学生们不仅将掌握表达与交流的工具,更将开启一扇通往广阔精神世界的大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研究策略

引言:

高中语文课程,通过经典篇目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先贤哲人的智慧与情怀,从而培养起对母语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自豪感。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在文字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体验不同的人生,理解多样的人性,进而形成独立而深刻的思想观念。

一、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通过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的结合,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这些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表达丰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模仿和借鉴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鉴赏,学生还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文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通过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的结合,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和艺术美感,从而培养起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创作实践,学生还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会用文字来描绘生活、表达情感、探索人生。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人格健全

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的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升,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健全。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人生经历、情感历程和思想观念,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同时,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的研究策略

(一)突出单元整体设计,融入“五育”教育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每个单元都精心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进行编排,如“青春激扬”的活力四射,“诗意人生”的深邃悠远。在探索这些单元的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当特别强调单元的整体设计,巧妙地将“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理念融入其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教授“诗意人生”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这一瑰宝,通过深入鉴赏和学习,引领学生们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更进一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如何在日常中秉持诗意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与挑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真实情境的创设无疑是增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剂良方。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与现实生活丝丝入扣、紧密相连的文学作品,它们如同一扇扇窗,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学资源,精心创设出真实而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深刻领悟作品的精髓与作者的情感。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高清图片、悠扬的音乐以及细腻的视频片段,共同编织出一个宁静而幽远的夜晚荷塘场景。当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片月色下的荷塘边,他们不仅能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美景,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那细腻入微的情感波动。在这样的情境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更能在心灵的触动中,悄然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让文学之美真正融入生活,成为滋养心灵的甘露。

(三)精选教学切口,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在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具备慧眼识珠的能力,精选教学切口,巧妙地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为学生搭建起一座沟通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以《边城》的教学为例,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幅幅生动描绘湘西边陲小镇生活的画卷,更是对乡村文化深沉思考的载体。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中所展现的乡村生活图景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以及乡村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等深刻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切口,学生不仅能够深入领略到《边城》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社会价值,更能激发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在比较与反思中,学生们学会了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审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从而在心灵深处种下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的种子,为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读写结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读写结合是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中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在统编版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阅读和写作的材料。例如,在教授《雷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剧本,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然后让学生尝试改编剧本或续写剧本,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结语:

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阵地,其深远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启迪与人格的塑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经典文本的研读,不仅学会了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更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体验了人生的百态,感悟了世界的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语文与文学教育也在不断革新,力求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刘莉.文学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探微[J].教学与管理,2022,(30):82-86.

[2]严冰.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J].亚太教育,2019,(06):72.DOI:10.

[3]张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9,(0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