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融合研究

作者

李燕林

南宁市华侨实验高中 5300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高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批判性思维和知识的迁移应用,大单元教学则注重打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从整体视角构建知识体系。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并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习者超越表面的知识记忆,深入探究知识的本质、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深度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的推导依据,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并能对数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应用。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以主题为核心,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教学单元。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章节为单位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高中数学中,大单元教学可以围绕某一核心概念或重要数学思想,将相关的函数、几何、代数等知识进行有机整合。

(三)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这些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持久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往往以章节为单位进行授课,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函数教学中,不同类型函数的学习可能分散在不同的学期,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影响了对函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评价片面

现有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融合策略

(一)设定融合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例如,在“函数”大单元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等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分析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函数思想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组织具有逻辑性的大单元教学内容

大单元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需兼顾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实现知识点的有机串联。以“立体几何”大单元为例,可遵循从基础到综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展开教学。首先,以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为起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基本元素的概念框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随后,逐步引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几何体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深化对空间形态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至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强化学生对几何体量化特征的认识。教学全程需注重知识间的逻辑衔接,通过问题引导、对比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逐步构建完整的立体几何知识网络 [1]。此外,结合建筑、包装等生活实例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与数学运算能力。

(三)选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教师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等。问题驱动教学法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数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探究式教学法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例如,在“概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加深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应增加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综合性评价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数学建模活动等方式,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3]。例如,在“统计”大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统计调查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然后根据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四、结论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融合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设定融合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目标、组织具有逻辑性的大单元教学内容、选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策略,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孝忱.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课堂样态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5, (18): 2- 4.

[2] 胡传捷.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 2025, (09): 30- 32.

[3] 胡爱华 . 聚焦核心素养 实现深度学习——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 2023, (33): 2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