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循证护理在妇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

杨文靖

青海红十字医院 810000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传统经验式护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妇科护理的发展需要[1]。循证护理是一种建立在科学证据之上的护理实践方式,它强调将最新和最优的研究证据与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紧密结合,以提供个性化和科学化的护理服务给患者。在妇科护理领域中,运用循证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促进妇科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本文旨在对循证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实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妇科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循证护理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1 术前护理决策优化

妇科围手术期手术前的护理决策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关系到病人的术后恢复。循证护理需要护士对高质量的研究文献进行大量阅读,把握不同妇科疾病的术前准备方案的最佳值。以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病人为例,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肌瘤的大小和位置来制定个体化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案。多项研究证实,通过合理的肠道准备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后感染和肠梗阻的风险 [2]。同时护士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对病人的术前综合评价涉及心理状况和营养状态。对病人焦虑情绪进行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等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以缓解病人紧张感、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如对手术效果存在顾虑而焦虑的病人,护士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病情及手术情况,修正错误认识,减轻焦虑;播放舒缓的音乐使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得到放松,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手术。

1.2 术中护理措施改进

术中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循证护理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在手术体位摆放方面,护士参考相关研究证据,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体位,既保证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又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神经损伤和压疮等并发症。如在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改良截石位,护士在患者身体受压部位放置软垫,定时调整体位,预防压疮发生。同时,循证护理强调术中无菌操作和体温管理的重要性。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操作,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通过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温毯、加热输液等,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减少因低体温引起的术后并发症。

1.3 术后护理方案制定

术后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帮助护士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疼痛管理中护士通过调阅疼痛评估工具和镇痛药物的研究证据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精确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对轻度疼痛的病人采用放松训练及物理疗法等非药物镇痛的方法,例如引导病人做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以及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来减轻痛苦;对中度和重度疼痛的病人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对手术后疼痛较剧的病人,遵医嘱服用适量镇痛药物,同时严密观察病人是否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适时调整药物用量。在手术后的活动指导中,循证护理依据手术类型和病人的身体恢复情况来制订个性化的活动方案。以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为例,手术后初期鼓励病人床上翻身,肢体活动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24—48 小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量,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和身体整体康复。

二、循证护理在妇科疾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1 妇科肿瘤康复护理

妇科肿瘤患者在治疗后往往会遇到身体虚弱,性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等系列生理及心理问题,循证护理为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从身体康复的角度来看,护士根据肿瘤的类型和治疗方式给病人制定了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和运动康复方案。比如对化疗宫颈癌病人来说,化疗会造成口腔黏膜损伤和食欲降低,护士会参考营养学研究的证据给病人提供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羹,瘦肉粥和蔬菜汁等以保证病人营养摄入;鼓励病人适量运动,比如单纯室内散步,八段锦,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就心理康复而言,循证护理强调重视病人的心理变化并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多项研究证实,通过心理支持小组和心理咨询等多种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3]。如组织妇科肿瘤病人建立心理支持小组并定期进行活动,使病人之间进行交流经验和交流心得,给予对方鼓励和支持;对需要帮助的病人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以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调节心态。

2.2 妇科慢性疾病康复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妇科慢性疾病病程长、容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循证护理在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循证护理指导护士应制定长期的健康管理计划,这包括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指导。护士向病人详细讲解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以及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用药意识与依从性;引导病人避免劳累过度、注意保暖、保持规律的生活以减少疾病复发的机会。比如给病人做一个详尽的用药时间表、提醒病人按时吃药等;给病人解释保暖的意义,并引导病人在寒冷天气里及时添置衣服。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循证护理注重物理治疗和中医护理的结合。物理治疗如超短波和微波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状态的改善,加强炎症的吸收和消退;艾灸,中药熏蒸等中医护理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可以缓解病人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在对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实施超短波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参数会随着患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以保证治疗的效果;给病人施灸,选择适当的穴位如关元,气海,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

三、循证护理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循证护理为妇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在对大量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根据妇科护理特点和患者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病人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以及其他基本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如妇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妇科疾病康复效果;病人对护理服务态度,技能及沟通的满意度等病人满意度指标。通过建立一个全面的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对妇科护理的质量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估,从而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明确的方向 [4]。如定期统计分析各指标,发现护理工作的问题与不足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2 护理流程优化

循证护理有助于妇科护理流程的优化及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护士研究和应用最佳实践证据对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了再审视和改进。以妇科门诊护理为例,对挂号,就诊及检查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病人的等待时间,提升了就诊体验。如实行预约挂号制度,使病人提前预约到诊,减少了现场排队候诊;合理地安排检查项目的先后顺序,尽量避免病人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多次来回奔波[5]。在病房护理方面,建立了标准化的护理操作过程,例如妇科的术前准备过程以及术后的护理过程,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以及标准化,减少了发生护理错误的几率。如建立妇科术前详细准备名单,由护士根据名单逐一做好准备,以免漏诊;手术后的护理流程确定了每个时段的护理任务及要求,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结论

随着循证护理理念的深入及研究的不断推进,循证护理必将对妇科护理实践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促进妇科护理朝着更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循证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研究与运用,继续探索出更加适合妇科病人的护理模式与方式,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雪红 , 朱宏斌 . 案例教学结合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J]. 中国病案 , 2025(4).

[2] 吴琦 .ACE-Star 循证护理在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 2024, 43(23):4311-4315.

[3] 廖艳玉 . 循证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J].中外医疗 , 2023, 42(28):175-178.

[4] 韩剑英 .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 2024(002):000.

[5] 李媛 . 循证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华养生保健 , 2024, 42(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