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
康院院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第五幼儿园 717500
摘要:科学启蒙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能促进其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发展。当前,在“双减”背景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试图从教育目标与儿童发展的双重视角出发,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原则
环境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尤其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环境的设计与创设对教育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与小学和中学教育相比,幼儿园科学教育更强调“做中学”,这对环境的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部分幼儿园在科学教育环境的布置中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缺乏对幼儿发展规律和兴趣的深入把握。因此,科学、系统、具有启发性的教育环境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一)以幼儿为本,尊重发展规律
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应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与能力水平,提供适宜的探索支持与发展空间。环境的设计应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愿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同时,应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通过感知、操作、合作等方式获得真实的科学体验。
(二)融合生活实际,注重情境创设
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应紧密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使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增强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亲切感。环境应具备真实性和生活化特征,通过创设贴近幼儿经验的情境,引导其在熟悉的背景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开展探索[1]。情境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科学现象的实际意义,还能增强其参与感与表达欲,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二、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室内环境:科学区域的合理布局与主题化设计
室内环境中,科学区域的设置应体现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原则,便于幼儿自主选择和自由操作。空间布局需兼顾探索活动的集中性与开放性,保障活动安全与秩序。区域内的材料配置应丰富多样,便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应考虑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支持。环境布置应体现主题化和阶段性特点,围绕教育目标动态调整,使幼儿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
例如,科学区域应设置在光线充足、便于观察与操作的位置,空间划分清晰,便于幼儿集中开展活动。如,在“植物的奥秘”主题中,教师可设置观察角、实验台和记录区,分别用于摆放植物样本、进行种植实验以及图文记录观察结果。区域内配备放大镜、量杯、图卡等工具,满足幼儿动手实验和表达交流的需要。主题内容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更换,如更换为“光与影”,增强环境的动态性与吸引力,使幼儿在持续探索中获得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
(二)户外环境:利用自然资源拓展科学空间
户外环境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延伸空间,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拓展科学探究的广度与深度。自然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现象和探索素材,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科学教育应将自然场景作为学习内容与实践场域,引导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尝试验证,从而获得直观、深刻的科学体验。户外科学空间的创设应注重安全性与探索性并重,合理规划活动区域,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自然生成与综合提升。
例如,在科学教育环境创设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拓展户外科学空间,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观察力与探究能力。如,教师可以将校园内的花坛、草地、水池等自然区域作为科学活动的延伸空间,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生长、昆虫活动或季节变化,激发其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在“认识四季变化”主题中,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树叶颜色、气温变化等现象,记录并讨论季节的特征。
(三)家园共育:延伸科学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家园共育在科学教育环境创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延伸幼儿科学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家庭是幼儿最初的学习环境,家长的积极参与能够增强科学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了解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2]。在家庭中延伸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幼儿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可通过家长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实现教育内容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向家长介绍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安排,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雨后的彩虹、制作家庭小气象站等。家长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幼儿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增强亲子互动和合作精神。教师还可组织家长开放日或科学展示活动,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并为家庭科学活动提供指导。
结论:在未来,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科学教育环境将不仅限于传统的室内外布局,还将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和跨学科的元素,拓宽幼儿的科学探索空间。通过家园共育等多方协作,科学教育的覆盖面与深度将进一步提升,帮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将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学习体验,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陶纪秋.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22(5):3.
[2]刘冬琴.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环境创设[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00(008):P.22-22.